2007年,青岛妇女挖出“千年参”,吃点皮四天没睡
«——【·前言·】——» 2007年9月6日,央视网报道,在山东烟台栖霞市的一个村子附近,一位来自青岛的妇女挖到了“千年参”。
人参的价值不言而喻,且年份越久的人参,价值也会更高,千年的人参似乎只存在于传说当中,百年的野山参已是极为罕见的了。
消息一出,很多人闻讯赶来,甚至已经有人找到了挖出“千年参”的青岛妇女,表示愿意以2000万的价格买下。
那么这株“千年参”究竟是不是人参呢?这位青岛妇女又是如何发现它的呢?
«【·意外发现“千年参”·】»
挖到“千年参”的人名叫林秀民,她是青岛的一名退休医生,平时对一些中药材也多有了解。
2007年8月5日,她和自己的丈夫以及另一位朋友相约出去游玩,正好就路过了国路夼村,村里有个“仙人谷”生态旅游区,三人就决定进去逛一逛。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林秀民被景区路边上一株开着蓝紫色小花的植物吸引了目光,于是上前查看,她越看越觉得和自己之前挖的野山参十分相似。
林秀民拿出了包里随身携带的红丝绳,就现将这株野山参给绑了起来,这是很多挖参人都会举行的一项仪式。
传说山参有灵性,只有绑住了才不会跑,虽然只是传说,但是这已经成为很多专业挖参人挖参前的一项必备工作。
林秀民绑好红绳之后,就开始挖,这株“山参”地面上面的花茎有一米多高,将下面的根块挖出来之后,上面长满了多个茎芽。
她表示这是一株“雌野山参”,根据她的判断,这附近一定还有一株“雄野山参”。
林秀民仔细寻找之后,果然又在不远处的一棵火炬树下发现了另一株“野山参”。
将其挖出之后,她将这两株“野山参”一起带回家,称重之后有近8斤重,这在山参中绝对算得上是重量级的。
之后林秀民对这两株“野山参”进行了处理,阴干和脱皮,她表示自己在脱皮的时候不小心碰掉了一小块,自己吃了之后4天都没睡觉,也没感觉到丝毫困意。
很快,林秀民挖到“千年参”的消息就传播开来,还有一位老板专门上门求购,表示愿意出价2000万元,但是被林秀民婉拒。
为了确定这两株“千年参”的身份和具体年份,林秀民也将其送去了鉴定机构,但是却没能给出鉴定结果,甚至对“千年参”表示怀疑。
之后她又将其送去了更加权威的机构等待鉴定,但是鉴定结果还没有出来。
林秀民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野山参100年分一个头,而她挖出来的那株“雌野山参”一共有20多个“参头”,年份至少也有2000年,为此她还打算给这株“千年参”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林秀民口中的“千年参”鉴定结果还没有出来,到底是否是野山参也还有待考究,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辨别野山参的真伪呢?
«——【·野山参·】——»
野山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深山密林的野生环境中,不依赖人工培育,生长周期极长,数量稀少。
目前我国天然野山参资源几乎枯竭,真正野生的个体极为罕见。
野山参每年只长一个“芦碗”,根部生长速度极慢,一般至少10年以上才能达到药用标准,百年以上者更是凤毛麟角。
“芦碗”数量的的多少也是判断野山参年份的一个重要依据,每年生长周期结束后,地上茎叶脱落会留下一个芦碗,芦碗呈螺旋状叠加,通常一碗一年。
但由于自然损耗、动物啃食或腐蚀,芦碗可能不完整,因此,这一方法还需结合经验判断。
野山参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尤其以中国吉林长白山区域最为著名。
在这些地区,山高林密、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正是野山参生长的理想环境。
野山参的根形状多变,通常呈纺锤形或人形,质地坚韧,皮色呈黄白或浅褐色,表皮粗糙,有明显的细小横纹和褐色斑点,这通常是岁月沉淀留下的痕迹。
它的根颈部位有“芦头”,也就是茎部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年限越长,芦头越多,排列越紧凑。
野山参的须根细长,有时附着珍珠状突起,称为“珍珠点”或“金线点”,这被认为是长时间与野生土壤共生的标志,也是一种重要的辨别依据。
野山参“起参”的时候也需要格外注意,这些根须延展非常广,挖的时候极需要耐心,有时断掉一根都是极大的损失,往往年份越久的野山参,它的须根也就越发达。
春夏季节,野山参会长出一根直立茎秆,顶生掌状复叶,一般有3至5枚小叶,边缘有锯齿,质感柔韧,这时在山林间会比较容易寻找它的踪迹。
但到了秋季,地上部分会完全枯萎,野外几乎难以辨识。
野山参作为中药材中的瑰宝,不仅因它的药用价值而受到推崇,更因其生长缓慢、采集困难、资源稀缺而价值倍增。
在市场上也有一些假冒的野山参,人们在购买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鉴别,除了观察野山参具备的一些外形特征之外,最好还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现在的野山参已经极难寻找,人工种植的人参虽然也缓解了一部分市场需求,但是野山参的保护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些野山参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人们在合理利用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它们。
参考:
央视网《女医生挖出雌雄“千年参” 2000万也不卖(图)》,2007-9-6
北京晚报《青岛一妇女挖出“千年”野山参 吃后4天无睡意》,2007-9-7
新华网《药材专家教你选野山参 看清“五形”识“六体”》,2017-9-23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