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睡觉,血管就“堵死”了!这4种错误的睡觉习惯,尽早纠正
当我们谈到睡觉时,很多人会觉得那只是休息时间,什么都不需要特别注意,可是,作为一名医生,我深刻体会到,错误的睡觉习惯其实可能对我们的血管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你可能不知道,某些睡觉时的习惯,正悄悄影响着我们的血管健康,甚至增加脑梗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那么,究竟哪些错误的睡觉习惯需要避免呢?
睡觉时捏紧拳头
这个习惯可能大家不太容易察觉,但其实它对血管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我的诊疗经历中,曾接诊过一些患者,他们有一个非常常见的睡觉习惯,就是睡觉时总喜欢把手放在胸前,捏紧拳头。
有一位患者是名工厂职员,年约五十岁,工作时压力较大,晚上休息时常常会把手放在胸前,捏紧拳头。
虽然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总是容易感到肩膀僵硬,甚至有时会觉得脖子发紧。
起初他没把这些小症状当回事,但有一天,他突然出现了短暂的视力模糊和头痛,送到医院后,检查发现,他的颈动脉已经有了轻微的血栓形成,血管壁也开始变得更加脆弱。
这种情况其实是因为捏紧拳头时,身体无形中给自己的血管增加了额外的压力,特别是在睡觉时,虽然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无意识地用力。
对于睡觉时偶尔发生这种无意识的紧张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比如深呼吸,或者在睡前通过轻松的拉伸运动来放松肌肉,避免这种不自觉的肌肉紧张。
过度依赖安眠药
不少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晚上常常难以入眠,甚至开始依赖安眠药来帮助自己入睡,虽然安眠药的短期效果显著,但它对于血管健康的负面影响,很多人却并不了解。
我有一位常常在晚上无法入睡的患者,他是一位中年律师,因工作繁忙和心理压力过大,经常使用安眠药来帮助自己入眠。
起初,他认为这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感到头痛和胸闷,最终,检查发现他的血管出现了轻微的堵塞,安眠药可能是导致血管健康受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眠药的副作用也可能增加血栓的形成几率,尤其是当血管已经有一定硬化或堵塞的风险时,长期使用安眠药会使血管变得更加容易受到伤害。
根据研究,长时间依赖安眠药的患者,血压波动较大,可能会加速血管的老化和硬化,甚至影响血液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脑梗的风险。
因此,我常常建议我的患者,尽量不要长期依赖安眠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有失眠问题,可以寻求其他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睡前做过度的深度放松
曾经有一位患者,是一名做文职工作的中年女性,她长期面对电脑,工作压力大,晚上入睡困难,为了帮助自己放松,她开始依赖一些睡前的放松技巧,尤其是深呼吸和冥想。
起初她的睡眠质量有所提高,但几个月后,她开始出现胸闷、乏力,甚至时常感到腿部浮肿,她没能立即联系到睡前放松的习惯,认为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在做进一步检查时,我发现她的血管并不健康,特别是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明显高于常人。
详细了解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她的深度放松技巧虽然有效放松了身体,但因为她过度集中注意力于深呼吸,且多次进行冥想。
实际上反而导致了她交感神经的持续活跃和身体内的激素水平失衡,血压波动较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长此以往导致了血管健康的恶化。
睡前的冥想和呼吸练习要注意时间和强度,避免身体过度放松,导致反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潜在心血管问题的人来说,过度的放松不但不能促进健康,反而可能加重血管负担。
低头睡
很多人习惯性地在床上低头看手机或者看书,但你知道吗?这种低头姿势在睡觉时的延续,可能对血管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低头不仅会影响颈椎健康,甚至可能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
有一位患者是一位作家,常常在晚上躺在床上看书或者用手机写作,他习惯在枕头上低头,这样他觉得脖子不容易疲劳,姿势也很舒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肩膀和颈部的酸痛,甚至时常会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终于,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他的颈动脉血流不畅,且脖部血管壁有轻微的硬化现象。
低头睡的习惯,虽然短期内看似无害,但长期保持这个姿势,会让颈动脉受到压迫,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
特别是睡觉时,长期低头,可能会导致颈部血管的弹性下降,血液流动不畅,增加脑部血栓形成的风险。
而脑梗,正是由这种血栓引发的,即使不出现立即的明显症状,低头睡觉的行为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加剧血管的负担。
现代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低头的习惯,无论是看手机还是看书,但如果把这种低头姿势带到床上,特别是长时间保持,颈部血管的压力过大,会影响到大脑供血,久而久之,血栓可能就会悄悄形成。
建议大家,睡觉时避免低头看手机或者书籍,保持颈部的自然弯曲,让血液能够顺畅流动。
我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睡觉时的一些细节,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健康隐患,正确的睡觉习惯不仅有助于保证我们获得良好的休息,还能减少血管的负担,保护我们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睡觉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 邓倩,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在农村老人体力活动和 认知功能间的中介作用,现代预防医学,2024-04-10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