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六十,不见三人”:过了60岁之后,这两种人不要再见面为妙
古人云 “六十而耳顺”,到了六十岁,人生大半辈子的风雨都已走过,本该享受清闲自在的晚年。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像夏日里赶不走的聒噪蚊虫,一见面就扰得人心烦意乱。为了让晚年时光过得舒心惬意,这两种人,不见面才是明智之选。
见不得你好的 “红眼人”
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类人,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当你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他们表面上敷衍祝贺,背地里却冷嘲热讽、暗自嫉妒。与这种人相处,不仅感受不到真心的温暖,还会被他们的负面情绪影响,徒增烦恼。
退休教师周伯就深有感触。他退休后重拾年轻时的书法爱好,每天潜心练习,作品在社区书画展上获了奖。满心欢喜地和曾经的同事分享这份喜悦,却换来一句酸溜溜的话:“不就是在社区展览,又不是什么大比赛,有啥好炫耀的。” 还有一次,周伯的儿子考上了研究生,他在同学聚会上顺口提了一嘴,有人却阴阳怪气地说:“现在研究生到处都是,有啥了不起。” 从那以后,周伯渐渐远离了这些人。他说:“年纪大了,只想和真心为你高兴的人在一起,见不得别人好的人,见一面就少活一年。” 六十岁后,远离这些 “红眼人”,才能守护好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
习惯性抱怨的 “负能量源”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仿佛被负能量包裹,一见面就开启抱怨模式。从家庭琐事到社会现象,从陈年旧账到鸡毛蒜皮,所有的不如意都能成为他们吐槽的对象。和这种人相处久了,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压抑又烦躁。
邻居吴阿姨退休后加入了一个老年合唱团,团里有位刘阿姨,每次排练休息时,就开始抱怨。抱怨儿女不孝顺,抱怨物价太高,甚至抱怨天气不好。起初吴阿姨还耐心安慰,时间一长,自己的情绪也被影响,变得郁郁寡欢。有次家庭聚会,吴阿姨全程都提不起精神,女儿问她怎么了,她才意识到是被刘阿姨的负能量 “传染” 了。后来,吴阿姨主动减少了和刘阿姨的接触。她说:“六十岁了,不想再听这些没完没了的抱怨,远离负能量,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