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科学减重不踩坑!“药”瘦“药”健康

送交者: An4dy[♂☆★★★声望勋衔16★★★☆♂] 于 2025-04-20 13:47 已读 710 次  

An4dy的个人频道

+关注

“管住嘴、迈开腿”是减肥的黄金法则,但对于部分肥胖症患者来说,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可能难以实现理想效果。2024年发布的《中国肥胖症诊疗指南》明确推荐了5种经批准的减重药物,帮助患者科学管理体重。这些药物如何发挥作用?适合哪些人?有哪些副作用?一文带您全面了解!


一、为什么需要药物辅助减重?


肥胖不仅是体型问题,更是一种慢性疾病。据《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版)》预测,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达31.8%。肥胖不只影响外在美观这么简单,还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密切相关,减重5%-15%即可显著改善健康风险。但许多人因代谢异常、食欲调控失衡等原因,难以通过饮食和运动长期减重。此时,药物干预成为重要补充手段。


适用人群:


1.BMI≥28的肥胖症患者,或BMI≥24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2.经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体重下降不足5%者。


二、指南推荐的5种减重药,怎么选?



01


奥利司他


作用机制:抑制肠道脂肪酶活性,减少30%膳食脂肪吸收,直接从源头减少热量摄入。


用法用量:随餐口服,每次120mg,每日3次(若一餐无脂肪可跳过)。


效果:平均减重3.1%,适合饮食中脂肪比例较高的人群。


副作用:


常见脂肪泻、油性便(需备好卫生纸)等;


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需补充维生素A/D/E/K。


禁忌症:慢性吸收不良、胆汁淤积患者禁用。


02


利拉鲁肽


作用机制:GLP-1受体激动剂,延缓胃排空、增强饱腹感,同时调节血糖。


用法用量:每日一次皮下注射,起始剂量0.6mg,逐渐增至3.0mg。


效果:12周平均减重4.7%,尤其适合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副作用:


恶心、呕吐(约20%患者出现,随用药时间延长减轻)等;


罕见甲状腺髓样癌风险,有相关家族史者禁用。


03


贝那鲁肽


作用机制:同为GLP-1受体激动剂,但需更频繁注射,通过增强饱腹感减少进食量。


用法用量:每日3次皮下注射,每次0.2mg,餐前5分钟使用。


效果:长期减重约3.6%,适合对每日一次注射不耐受者。


副作用:


恶心、腹泻(发生率低于利拉鲁肽)等;


注射部位红肿(需轮换注射部位)。


04


司美格鲁肽


作用机制: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每周一次注射,抑制食欲效果更强。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0.25mg/周,4周后增至0.5mg,最终维持剂量2.4mg/周。


效果:减重幅度高达11.1%,是目前效果最显著的药物。


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恶心、便秘)等;


需警惕胰腺炎风险(罕见但严重)。


05


替尔泊肽


作用机制:双靶点激动剂(GLP-1+GIP),同时调节食欲和胰岛素分泌。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2.5mg/周,逐渐增至15mg/周。


效果:12-24个月减重11.9%-17.8%,潜力最大。


副作用:


恶心、腹泻(与同类药物相似)等;


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者禁用。


三、用药前必读!这些风险需警惕


1


禁忌症排查:


GLP-1类药物禁用于甲状腺髓样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患者。


妊娠期、哺乳期、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


副作用管理:


胃肠道反应可通过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缓解。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胰腺健康。


3


停药反弹风险:


研究显示,停药后体重可能反弹,需逐步减量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四、药物不是万能!遵循3大原则


1


生活方式是基础:


即使用药,仍需控制饮食(如限能量、高蛋白膳食)、坚持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力量训练)。


2


个体化治疗:


根据BMI、合并症、药物耐受性选择方案,例如:


糖尿病+肥胖:优先选GLP-1类药物。


饮食高脂:奥利司他更适用。


3


长期随访:


每3个月复查体重、代谢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五、常见问题解答


Q


减重药可以自己买来用吗?


A


不可以!需经医生评估适应证和禁忌证,且GLP-1类药物的减重剂量远高于糖尿病治疗剂量,擅自使用可能引发风险。


Q


儿童能用这些药吗?


A


我国暂未批准儿童减重药物,需到医院就诊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


Q


中药能减肥吗?


A


指南未推荐中药作为核心减重方案,但可辅助调理体质(如脾虚湿阻型)。


小结


减重药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但绝非“躺瘦神器”。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结合饮食、运动及心理调整,才能实现长期健康管理。如果你或家人正在被肥胖困扰,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减重门诊,制定个性化方案。


来源: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