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他的帖子,这贴他说得对,光喊口号是不行的。
回答: JT 好文推荐:爱国是很虚的事情,用爱国说事更虚 由 等边直角三角形 于 2025-04-12 0:55
他提到的“爱国是虚的”,其实是在说很多时候,单纯的“爱国”情感并不总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他说得对,光喊口号,反而可能让爱国失去它的真实意义。但也正因此,爱国应该是一个更有深度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情感表达。首先,爱国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而是一种行动,一种责任感,一种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价值观。爱国的核心不在于反复的口号,而是内在的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那些在外界压力面前依然坚持自己根本价值观、做出有益于国家与社会的决定的人,这才是爱国的真正体现。反而一些嘴上喊着爱国,却在关键时刻选择牺牲集体利益、个人利己主义者,才真正让人感到虚伪。他提到“爱国的情感是虚的”,其实他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爱国情感如果没有实际行动支撑,那确实可以被视为空洞的口号。但问题在于,爱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空洞的情感,而是一个深层次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在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时。这种责任感需要在**“义”和“理”**的基础上去思考,去践行,而不是单纯的“我爱我的祖国”这句空洞的表述。至于他提到的“义”与“理”,我完全认同。爱国的基础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更应该是在对大义的深刻理解和理性的思考上。爱国的背后,不是盲目服从,而是对社会公平、正义、国家长远发展的深刻认同。当利益冲突发生时,真正的爱国者会站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角度做出选择,而不是为了眼前的个人得失。他说有些人“反华”是因为他们不懂“大义”,这点我也理解。但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真正懂得大义的人,应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明白自己站在全球发展的舞台上,也要为自己国家的立场发声。崇洋媚外固然有害,但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从全球视野出发,去理解、适应世界的变化,那我们就会陷入狭隘的“内斗”与“隔离”之中。他提到毛泽东时期的文革,确实反映了当时一些极端做法的副作用,但它背后也暴露了我们在某些历史阶段过于强调“统一思想”而忽略个体理性和批判精神的重要性。理性批判与社会责任感应该是爱国精神的基础,而不是一味的强制认同或口号喊出。总之,爱国并不是“虚”的,它需要具体化,需要通过实际行动、理性思考和大义担当来表达。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是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站在国家、集体利益的前面的人。只有这样的“爱国”,才有意义,而不是空喊口号、推卸责任的“爱国”!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