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道教:人与神灵本为同一大道所生
道教神系学说的理论基础,从一开始即根基于先秦道家的“道”论。在道教看来,道家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处于永恒运动中的宇宙,是大道运化的杰作。效法“道”,便能获得“道”的超然性和永恒性,克服生与死的对立造成的生命悲剧感,达到一种超然物外、与道契合的境界,也就是道教所推崇的仙真。
那么,同为大道衍化的结果,为什么又有神灵、凡人及万物的差别呢?换而言之,天地万物,人神之间区别的内在根据又是什么呢?依据道教经典所言,作为宇宙本体的大道在其开创宇宙、衍化万灵万物的过程中,因其内在基因体的不同而出现了神灵与凡人的分别。
《太始经》描述说:两仪未分之时,宇宙“溟滓蒙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玄黄。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祖,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湛湛空虚,于幽原之中而生一气焉。”
《灵宝经》曰:“一气分为玄、元、始三气,而理三宝,三宝皆三气之尊神。”此三宝尊神即道教的最高神灵——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他们是由玄、元、始三气化生而成的,是由道向气演化的第一阶段即元初之际的产物。
对此,《太真科》有一段相当形象的描述:“混洞之前,道气未显,于恍莽之中有无形象天尊,谓无象可察也。后经一劫,乃有无名天尊,谓有质可睹不可名也。又经一劫,乃生元始天尊,谓有名有质,为万物之初始也。极道之宗元,挺生乎自然,寿无意之数,不始不终,永存绵绵。”正是这位宇宙之大神,开辟天地,分化万神,养育人物,并构建了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的三界一体的世界。
在这个包纳百鬼、万民众神的三界中,高据三十六天境的是三清圣祖、诸方天帝,遍布大地的是亿万人民、百虫品物。还是一个鬼魔居住的冥间——北阴丰都,那就是以丰都大帝为主尊的万鬼之城。人和万物生居天境与冥府之间,他即可能进入天境,亦有可能堕入地狱,关键在于人们的所作所为。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说,三清圣祖以玄、元、始三气合生九气,“九气列正,日月星宿,阴阳五行,人民品物,并受生成。天地万化,自非三元所育,九气所导,莫能生也。三气为天地之尊,九气为万物之根,故三合成德,天地之极也。人之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育养,九气结形,故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声尚神具……所以能爱其形保其神,贵其气,固其根,终不死坏,而得神仙。”
这就明白指出,人与神灵本为同一大道所生,三气成神,九气生人,人的生命是非常珍贵的,故当皈依大道,保神贵气,以达三气合德的圣境。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