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抗旨”不杀樊哙,保全了自己
公元前195年,刘邦刚击败英布回到长安,箭伤发作病倒了。这时,刘邦听说卢绾也反了。刘邦对卢绾很好,曾对人说:“他把卢绾看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戴。”所以,当刘邦听闻卢绾也反了,心情沉重,一病不起,便派樊哙率军征讨。不料,樊哙刚出征不久,就有人对刘邦说:“樊哙和吕后关系密切,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防啊。”
异姓王侯屡屡反叛,搞的刘邦猜忌心大起,再想到吕后一直以来都爱干政,如果再加上樊哙的帮助,在他死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对樊哙骤起杀心。
刘邦火速把陈平叫到床前,让他去斩杀樊哙。陈平一听,心中叫冤,暗想:“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密切,你们一家子人家的事,怎么叫我一个外人来搅和;再者,刘邦心头一急杀了樊哙,樊哙死后,吕后和妹妹怎能饶了自己?”
陈平聪明,他把周勃推出来,告诉刘邦,自己是个文官,樊哙那么勇猛,自己也收拾不了,不如让周勃和自己同去,以自己的名义传诏樊哙,在车中暗载周勃,趁樊哙不注意,让周勃下手,然后再由周勃夺印代替,继续平叛。
计划议定,刘邦便令周勃、陈平火速出发,去砍了樊哙的脑袋,还要陈平儘快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陈平鬼点子多,其实他在叫上周勃的那一刻,就想出了保身之策。在路上,陈平故意对周勃说:“樊哙可是皇上的老部将,而且还娶了吕后的妹妹,也算是皇亲国戚了,现在皇上在气头上,让我们去杀了樊哙;万一等我们杀了樊哙,皇上又后悔了,那可怎么办?再者,现在皇上病的这么重,吕后和听说我们去杀樊哙,定会恨上我们,在皇上面前拨弄是非,说我们的坏话,归罪于我们,我们的性命就难保了呀!”
周勃吓得浑身冒汗,说:“那我们把樊哙放了?”陈平又说:“放了就是抗旨,皇上也会怀疑我们和樊哙是一伙的,也会惹祸上身!”杀也不行,放也不行,这可急坏了周勃。陈平这才故作深沉地说:“不如我们把樊哙抓起来,押到京师,交给皇上,是杀是放,由皇上自己决定。”不得不说,陈平处理事情的手段很高明。如此一来,如果樊哙被杀,也是刘邦杀的,和自己无关;如果刘邦放了樊哙,自己还落个好人,对樊哙有救命之恩。两人商议妥当,就赶到军中,陈平设计把樊哙骗出军营,周勃趁樊哙不备,把樊哙绑了。接下来,周勃留在军中平叛,陈平则押着樊哙赶回京师。
不料,陈平刚走到半路,刘邦就驾崩了。陈平暗想:朝中必有吕后掌权,吕后不知樊哙还活着,必会报复自己,自己有杀身之祸。这时,吕后果然让使者传召,让陈平去屯戍荥阳。
陈平知道吕后对自己起了杀心,为尽快释疑保身,陈平不听旨意,带著樊哙火速赶往长安,吕后见樊哙还活著,松了口气。为让吕后对自己彻底消除顾忌和误会,陈平又心生一计,他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趴在刘邦灵前号啕大哭,边哭边说:“陛下让我就地斩决樊哙,但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所以把樊哙押回来,给陛下处置,不料陛下去了,真是伤心啊。”
陈平这是故意哭给吕后看的,他在表述自己的功劳,吕后姐妹见樊哙没死,而且是陈平救了樊哙,心中也就不那么仇恨陈平了。吕后又见陈平哭得伤心,很是欣慰。便说:“老陈,你一路辛苦,下去休息吧。”
陈平担心自己走后,又有人趁机说自己的坏话,引起吕后改变主意。所以陈平说:“我想再陪陪陛下,就让我做宫中的侍卫,守在陛下灵前吧。”
吕后见陈平对刘邦如此忠心,甚是感动,不仅留下了陈平,还让他担任郎中令(九卿之一,掌宫廷侍卫),辅助新皇帝刘盈,从此对陈平信任有加,视为自己人。陈平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出色的演技,不仅再一次保全了自己,还成功潜伏在吕后身边,为后来诛吕行动做好了铺垫。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