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除了警惕“双排牙”,孩子的这颗牙最容易坏,坏了还没得换,6 岁前一定要注意

送交者: An4dy[♂☆★★★声望勋衔16★★★☆♂] 于 2025-04-10 9:13 已读 564 次  

An4dy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这年头,真的没几个孩子牙齿是完好无损,没一点病的。


过去,大多数孩子的牙齿问题都是蛀牙;而如今,不仅双排牙也成了儿童口腔的主要问题之一。不仅如此,门诊中常见的还有六龄齿龋坏,也十分严重


今天咱们来一一解决~


湖北妇幼保健院称:


近几个月来,每天都会接诊将近20个双排牙的小朋友,拔牙都要拔到手软!


《经视直播》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


孩子患上双排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乳牙不肯退位让贤


恒牙想着谋划上位


双排牙又叫做“乳牙滞留”,最常出现在处于换牙期(6岁-12岁左右)的孩子嘴里。



图片来源:包图网


如上图所示,在最中间的两颗牙齿后方,又冒出了2颗牙齿,这就是双排牙的模样。


而冒出的2颗牙齿,就是孩子的恒牙。


正常情况下,到了换牙期,乳牙的牙根会逐渐瓦解吸收松动,而恒牙牙胚会逐渐向前上方移动。


待到乳牙脱落后,恒牙才会长出来。


可如今,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孩子的换牙程序错乱了,这就出现了双排牙。


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那就是:

孩子的牙床好比古代的皇位。


乳牙被宠得不肯“退位让贤”,恒牙又想着“谋划上位”。


双方势均力敌,最后双方只能选择“共处一室”。



图片来源:包图网


这就好比恒牙在乳牙背后“垂帘听政”,必然会造成两者矛盾的激化,从而引发口腔的疾病。


据统计,双排牙占据了儿童口腔疾病的30%,成了我国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之一。


“双排牙”升级引发“地包天”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孩子长了双排牙会造成以下2种困扰。


1


出现口臭和龋齿


当口腔内的双排牙形成,会造成口腔内更多的牙齿缝隙,并形成清洁死角。


孩子没办法把牙齿刷干净,就很容易形成牙垢、牙结石等,口臭是必然的,严重的会引发龋齿。


2


影响孩子的颜值


双排牙的形成,会导致颌骨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孩子的颜值。


特别是当双排牙出现在上颌骨时,引发“地包天”的几率非常大。



图片来源:包图网


竟是吃“软饭”惹的祸!


曾经有医生用一句话点醒所有的家长:


孩子长出双排牙,是因为食物太精细化或过软,孩子的乳牙受力少,在该掉的时候没有及时掉。


原来,给孩子吃松软的米饭和果汁,竟然吃错了!


1


吃太软,换牙动力不足


从孩子6个月长牙开始,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嚼不动或是怕食物噎着宝宝,所以只给他吃松软的米饭和肉糜,连水果都要榨成汁。


长此以往,咀嚼得不到充分的刺激和锻炼,使得乳牙牙根与牙槽紧密相连,换牙动力不足,因此乳牙迟迟不肯脱落。


2


吃太好,恒牙提前发育


给孩子吃得太好太营养了,同样会诱发双排牙。


营养吸收得多,钙质补充太充足,恒牙牙胚就会提前发育,很有可能在乳牙自然脱落之前就长出恒牙,因此形成双排牙。



图片来源:包图网


3


不刷牙,乳牙出现病变


如果孩子没有注重口腔卫生,家长也没有督促孩子认真刷牙,乳牙出现龋坏后,家长不够重视没有及时治疗,牙齿的根尖会与牙槽骨发生粘连,便会“拽着”乳牙不让它们脱落。


恒牙从乳牙上方长出后,同样也会形成双排牙。


长了双排牙只能拔掉吗?


看到孩子长了双排牙,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把他带去医院拔牙。


不过小朋友们可不愿意了,看见牙医就嚎啕大哭,宁可牙疼也不敢拔掉。


实际上,并不是一定要选择拔牙的。


如果孩子的乳牙已经出现了略微松动的现象,就可以在家等着乳牙自动脱落。


如果恒牙已经萌出,但是乳牙纹丝不动,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就医将乳牙拔除了。


恒牙会比乳牙大1/3左右,一般来说医生为了让恒牙有充足的空间可以归位生长,会拔除2颗乳牙。


如果拔除乳牙后,恒牙没有回到它该去的位置而导致牙齿不整齐,可在换牙期结束后,进行牙齿矫正!


注意:牙齿的最佳矫正年龄为12-14岁。


预防双排牙重点靠“吃”和“刷”


想要避免孩子长出双排牙,重点还是从日常饮食和口腔清洁习惯开始防范于未然。


在吃的方面,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坚硬或是粗纤维的食物;


而在口腔清洁上,重点在于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1


合理添加辅食


在孩子幼时成长期,就应循序渐进地给孩子添加一些硬度适中的食物了。


尽可能地发挥每一颗牙的作用,锻炼每一颗牙的咀嚼能力,牵动咀嚼肌群的运动,以保证乳牙到了换牙期自动脱落。


去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发布了《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其中强调了宝宝辅食添加的四个阶段。



图片来源:包图网


辅食添加第一阶段(最早不早于4个月,最晚不晚于8个月):


容易吞咽和消化,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例如泥糊状食物;


辅食添加第二阶段(7~9个月):


从泥状逐渐过渡到碎末状的食物,相应适当增加食物的粗糙度。如从蔬菜、水果泥到软的碎末状水果和蔬菜。


辅食添加第三阶段(10~12个月):


由泥状、碎末状食物逐渐过渡到碎块状、指状食物,但要避免进食不容易弄碎或过滑的食物,以免引起窒息或其他意外。


辅食添加第四阶段(12~24个月):


尝试各种较大块的家常食物,如各种肉块、水果、果干或大块蔬菜等,进一步锻炼幼儿咀嚼、吞咽能力。


2


注重孩子的口腔卫生


(1)科学刷牙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向我们推荐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水平颤动拂刷法:


反正都是要刷牙,自然要用最正确的姿势,宝贝们跟着视频学起来哦!


另外,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和孩子做到“一人一杯一牙刷”,防止牙病相互传染。


(2)学习使用牙线


牙齿间的缝隙是最容易滞留菌斑和食物残渣的。


使用牙线也需要正常的方法,否则可能引起反作用,使牙间隙越来越大、或出现牙龈受损。


(3)控制糖分摄入


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却也是公认的引发龋齿的危险因素。


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科学吃糖的习惯,尤其避免睡前吃糖。


3


定期做口腔检查


至少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有些口腔问题或严重的错颌畸形,如龋齿、地包天等,要早发现早调整才会有明显效果。


另外,爸爸妈妈还应该监督孩子,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例如咬唇、咬舌、咬铅笔等。


谨防口腔内的“定海神针”六龄齿龋坏


另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专业医生重点提醒:


除了双排牙外,门诊中常见的还有六龄齿龋坏。


许多父母认为六龄齿是乳牙,龋坏了也不管。


在这里和大家强调:


六龄齿不是乳牙,是恒牙!孩子在6岁左右就会直接长出来!如果坏了就再也长不出来了!



图片来源于作者


六龄齿是恒牙中最强壮的那颗牙,如果发生了病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咀嚼。


六龄齿是最容易龋坏的那颗牙。它的面积大、牙齿的沟沟坎坎也多,如果没有彻底清洁,很容易就造成龋坏。



图片来源于作者


上图的所标注的1和2,就是龋坏的六龄齿。


当牙齿发生龋坏后,请尽快就医。


如果牙齿窝沟出现棕黄色、黑色,但孩子却没感受到疼痛感,说明已经龋坏了。这时候只需要补牙就可以治好,费用也低。


一旦孩子喊疼,很可能就腐蚀到牙髓腔、侵犯到牙神经,此时再医治就需要更长的周期了,孩子“活受罪”的时间也会更长。


半年带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是避免孩子出现口腔问题最好的方式。


只要出现一丁点的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