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别错过这菜,帮助养心助眠,不过很多人都不会吃,把精华都扔了
春天暖和起来,白昼变长,气温回暖,人们做事都劲头十足,很多人想着外出走走,甚至计划着锻炼减肥,调整生活方式。
然而,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来说,季节的变化远远不只是衣服从厚变薄这么简单,看似身体如常,实则可能带来血糖波动,使血管负担加重,甚至诱发神经、肾脏、眼睛、皮肤等诸多器官的状况。
Q:血糖高的人只要少吃糖,血糖就不会高?
有些人觉得只要少吃糖,血糖就不会高,但实际上,很多高碳水食物吃进去,照样会让血糖飙升,比如白米饭、馒头、面条、红薯、玉米这些看起来健康的食物,进入体内后会被快速分解成葡萄糖,让血糖短时间内上升得很快。
如果每顿饭都吃这些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血糖长期处于波动状态,胰岛功能就会越来越差,久而久之,血糖就更难控制了。
有研究发现,同样是吃碳水化合物,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搭配膳食纤维一起吃,血糖的上升速度会明显降低。
它是“控糖菜”
春季必选的时令蔬菜
菠菜、芹菜、莴笋、茼蒿、芫荽、叶菾菜、苋菜、落葵、茴香等各种绿叶蔬菜,能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让胰岛功能不至于过度疲劳,其中,莴笋是春季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时令蔬菜。
莴笋的升糖指数(GI值)极低,仅为15,属于低升糖食物,还富含胰岛素“激活剂”——烟酸,每100克莴笋烟酸含量0.5毫克,当身体摄入这种元素时,能够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代谢和利用,从而辅助控糖。
而且莴笋被称为“千金菜”,《本草拾遗》记载其具有“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的食疗功效。现在吃它不仅口感非常鲜嫩、控糖作用好,还能收获这些养生好处:
1、清热去火
清代著名医书《医林纂要探源》中明确记载莴笋能 “泻心,去热,解燔炙火毒。”中医认为,莴笋味苦、性寒,有清热去火、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化痰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
所以,常吃大鱼大肉和食用高热量食物导致的内火旺盛的人,春季吃莴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2、有助排便
莴笋被称为“净肠草”,其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有助于消化功能减弱和便秘者排泄大便,尤其适合春季干燥引起便秘的人食用。
3、安神助眠
莴笋切开后,可以看到有白色类似于乳汁的液体分泌出来,这里面富含大量的莴苣素,有镇定安神的作用。
另外,莴笋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钙、钾、磷、镁、碘、氟等,有益于滋养神经、调节睡眠,适合失眠人群食用。
4、护心稳压
莴笋是一种高钾低钠的食材,每100克莴笋钾含量212毫克,钠含量36.5毫克,春天吃它还能辅助调节血压,减少对心血管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人群非常友好。
5、促消化,防治贫血
莴笋口感清爽,它的味道清新带一点苦味,能够刺激消化酶分泌,增强食欲,提高人体的消化功能。
另外,莴笋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极易被人体吸收,有一定补血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
莴笋这里是个宝
叶子比茎更营养
很多人吃莴笋时,只知道吃莴笋的根茎部分,却不知,莴笋叶的营养比茎还丰富。莴笋叶被称为“千金叶”,其维生素C含量是茎的3倍,维生素B1要比茎高2~5倍,胡萝卜素更是茎的5倍。
Q:绿色莴笋叶VS紫色莴笋叶,谁更营养?
绿色的莴笋叶中富含叶绿素,堪称血管“净化器”,能清理血管,辅助降低胆固醇和游离在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
紫色的莴笋叶中富含花青素,花青素属于黄酮类物质,在人体内则是强大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伤害血管内皮和细胞的自由基,还能增强白细胞杀灭细菌和病毒的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
最后提示
莴笋虽好,但不宜过多食用。莴笋吃的过多会使人眼睛模糊,视物不清。这是由于莴笋中所含有的莴苣生化物,其会对视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导致头晕、嗜睡,甚至诱发夜盲症和其他眼病,因此眼病患者慎用。如果发生此类问题也不用太过担心,喝一杯姜汁或者停食几天后就会好转。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