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川普居然被美国超过半数民众投票支持?
川普二次入主白宫仅仅两个月,就已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令许多人瞠目结舌的政策。 例如裁撤USAID、几乎停止所有对外人道援助、废止“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撤废联邦教育和医疗部门并解雇大量公务员、停止遏制气候危机努力并重启化石燃料开发、铁腕打击无证移民、停止支持乌克兰并亲善俄罗斯、向欧盟及加拿大等传统盟友发起关税战等。 3月15日,川普政府又停止了对美国之音及自由亚洲/欧洲电台的支持,让这两个历史悠久、曾对冷战和对华政治起到重大作用的媒体即将无限期停止运行。对于这些政策,美国民主党支持者、欧美进步派人士,普遍对川普政府的行为感到讶异和愤怒,乃至走上街头抗议。 他们中很多人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川普居然被美国超过半数民众投票支持。而同时,以“MAGA”为代表的美国保守派却对川普这些政策强烈拥护。 川普政府在超过美国人口半数的保守派那里,得到的是热烈的掌声(还有很多沉默的拥护)。批判川普政府的人从内政到外交、从民权到环保等各议题上,呈现鲜明而尖锐的对立。 对待川普及其政策不能理解、怨恨与仇视、在恶性循环在越发对立。这些人主要是LGBT群体、非基督徒和无神论者、女性、未婚者、未服过兵役者等。美国虽是发达国家,富人众多、尖端技术发达,却缺乏欧洲和日韩那样发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和医疗的平均水平较低且严重不均衡,许多中下层民众生活颇为辛苦不易。 这让美国社会矛盾更激烈,民粹主义更易俘获人心。所以,川普的主张得到拥护并不奇怪。 当美国大城市精英、大学生们衣食无忧的喊着“荣耀属于乌克兰”、支持政府用国家财政大力援助一个在万里之外大西洋彼岸内陆的国家时,美国中部乡村里为孩子生活费发愁的白人农民夫妇,并不能也不愿与这些精英学生及乌克兰人民共情,也不愿意自己纳税税款用作援乌军费。当美国大城市精英喊着“荣耀属于乌克兰”时,美国乡村白人农民夫妇却无共鸣。 而对民主党人推动的黑人平权、LGBT权利,因为产业转移、失业酗酒的白人男性工人、传统家庭主妇,不会有兴趣支持,还因族群身份和传统观念而对这些颇为厌烦。 而全球化、气候变暖防治,更会引起直接利益受损的传统产业工人的反感。 而许多人权机构拿着美国纳税人的钱、关怀亚非拉民主化,让本就生活拮据和感到被时代遗弃的美国内陆白人,更加感到失落,并愤慨于税款被滥用。 华盛顿和纽约精英在红地毯和论坛上讲的各种美好词汇、动人演说,常常在遥远的伦敦、巴黎、孟买、香港、雪梨赢得掌声和响应,却并不能打动在美国各市镇餐厅忙碌整天、小费却寥寥的服务员,且只会让后者更强烈感到精英同胞的虚伪做作。从根本上,这些草根大众,对过着优雅舒适、高高在上的生活的社会精英,有着从阶级差异到价值观迥异造成的多重厌恶与怨恨。 即便有些草根对精英没有怨恨,也不会对后者感到亲近,而是从物理到情感都是疏离的,自然也不会对后者的政策主张有支持意愿。 美国东西海岸大城市日复一日的进步主义的集会和示威浪潮,也并不能改变内陆镇甸乡村几百年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而这些失落的、充满怨恨的、与精英价值观和生活状态都天差地别的人,又有着作为美国国民的神圣投票权,且人数众多。 一位内陆白人蓝领、农村家庭主妇,和纽约某智库首席研究员、加州的人权活动家,有着同等的一票(甚至因为选举制度问题,内陆乡村居民一票的权重还略大于城市精英的一票)。川普正是利用了民众对民主党政策的不满、对上层精英的怨恨,成功拉拢了这些“沉默的多数”,以民主方式获得权力,实践了对民主党/进步派/建制派各种政策的全面“反向作”,将亲乌反俄改为亲俄反乌、将环保减排改成激励化石能源使用、将捍卫堕胎权改为禁止堕胎、废止在美国国内外推动的对弱势群体的平权扶助政策、将援助全球人权经费“一刀切”取消、对虽有问题但颇有功劳苦劳的联邦机构和公务员骂成腐败蛀虫并大规模解雇、停止全球化政策而建立贸易壁垒和开启关税战...... 民主党人对中下层民众的诉求当然也有回应,例如提高社会保障、提供更多福利,在教育、医疗、劳工权利等问题上倾向底层,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平权解决社会矛盾。 但这不如只有拜登较好的吸引了中下层民众尤其蓝领工人支持,希拉里和哈里斯都更强调少数族裔、女权等身份政治,无法得到美国多数人坚定支持川普政府反对堕胎、反对跨性别者变性及自由选择厕所、按照基督教原教旨治国、白人至上白人优先、排斥移民难民,也是美国宗教保守主义、白人种族主义者一向的立场和诉求。 撤废联邦教育和医疗机构及其他部门,也符合极端自由放任主义者、州权主义者的观念。 而反对对外援助、不干涉没有直接利益的地缘冲突,也符合美国二战前长期的孤立主义传统(虽然并不符合时代变化和当今美国的需要)。 “彼之苦酒,己之蜜糖”,不同价值观、利益来源、政治立场,就会对同样政策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及共和党的支持者当然不止草根,也有许多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精英及保守派知识分子支持,伊隆·马斯克即是典型。 美国三亿多国民,生活在同一个联邦国家,但每个个体间和不同群体间的生活状况、价值观念颇为不同。 美国精英与草根、城市与乡村、男性与女性、主体族群与少数族群、不同身份和信仰群体之间,以及不同地域居民之间,早已严重的相互脱节,虽在同一国家,却如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双方互不理解,并在“身份政治”、互联网假新闻、全球民粹浪潮汹涌的背景下,逐渐陷于对立、冲突越发激烈,互相视若寇仇。 美国及各国精英、知识分子、建制派人士,尤其需要了解不同政治立场者尤其庶民大众的所思所想,明白许多人支持川普及民粹主张的现实根由,正视且理智的分析与对待,才能为对抗危机、解决问题开启正确的窗口、迎来希望。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