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转变为出口征税的背后逻辑-出口通胀
出口退税转变为出口应征税背后的逻辑3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应征国内环节税货物出口优化服务 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在中国大众的印象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出口退税政策,退还出口企业(包括出口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进项税,从而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以此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历史表明,这一政策对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和拉动中国经济发挥了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近几年中美贸易战期间,国家针对“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货物,如钢材、锑氧化物等)等产品不再实行出口退税,而是改为出口应征税。出口退税,其本质是通过退税来降低价格,补贴海外消费者,进而提高企业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然而,随着中国竞争能力的提升,在国内能够维持出口优势的状况下,可以降低出口退税率,将出口税负转嫁给海外消费国,而财政压力的减轻也能够用于提升本国居民的福利。中国真的强大了。#随出口退税# #进口出口报关#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