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侃古聊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魏延“冤死”,蒋琬在墓前雕下跪石像

送交者: MMPPKK[♂☆★★宇宙超级导师★★☆♂] 于 2025-03-29 19:04 已读 48 次  

MMPPKK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陕西汉中市,有个石马乡。而这里之所以被称为石马乡,则大有来历,因为这里有座魏延墓。所谓石马,正是指魏延墓前下跪着的两尊石马(传闻丢失一尊)。那么,三座石像究竟是谁?它们为何会长跪不起呢?我们还得翻阅三国历史,一点点说起。


自打魏延跟了刘备后,他为蜀国基业可谓兢兢业业。他曾随刘备入川,一路立下赫赫战功,在成都一战中,表现也颇为不俗,展现了其极强的能力与威望。而刘备让其担任汉中太守并升任要职后,魏延更是风头一时无二。不过杨仪却和魏延很不对头,时常唱反调,更惹得魏延恼怒不已。诸葛亮爱惜二人才能,因此时常调停,这才稳住局面。


北伐期间,魏延曾大胆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他认为:长安守将夏侯楙为人懦弱不堪,只要自己带5000精兵,经子午谷直奔长安,长安便唾手可得。但由于该计策风险较大,因此一向谨慎的诸葛亮没有通过这条提案,也使未来的北伐失去了取胜的希望。


事实上,经过不少名家根据后世留下的资料推演显示,若魏延真取道子午谷,并直插长安,或许是当时最好的战略,而该计策也有相当大的成功可能。若蜀汉一旦夺下长安,就能完美解决一直困扰著蜀汉的粮草供给,从而逆转局势,为北伐增添筹码。


毕竟纵观诸葛亮的数次北伐,最终都因粮尽退兵,这可谓是很好的决策。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北伐也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病情日益加重,最终于秋天离世。与杨仪等人撤军的想法不同,魏延认为自己尚在,又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大业?但杨仪等人却不管不顾,执意撤军,并要求魏延断后。魏延不服,乾脆率众千里急行,赶在其之前而撤退,为了噁心杨仪,他还烧掉了一路上的阁道,令其寸步难行。


因为此事,二人互相向朝廷上书,指责对方造反。最终,杨仪派马岱率军追至汉中将魏延斩首,以谋反罪称,并夷其三族。但事实上,经后世名家探讨认为,此事不过是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也正因此,当年魏延的一些手下自认魏延无罪,冒著生命危险替其收尸,并将其安葬在南郑城外的荒野之中,而他们也就此定居为其守墓。事后,魏延之罪得到平反,蒋琬特意为其修建墓园,并设立了两尊石马呈下跪之姿向其赎罪,而它们毫无意外的就是杨仪和马岱。


另外,在这其中,曾一直有传闻,蒋琬曾刻了第三座石像,而这石人就是诸葛亮。但这点却有些站不住脚,毕竟诸葛亮一向爱惜魏延才华,而他更是蒋琬“恩师”,于公于私都不可能。不过,也有不少人仍斩钉截铁的称有这第三尊石人,对方就是诸葛亮!在这点上恐怕就是见仁见智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两石马已于1973年被移送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而石人则不知所踪。 

喜欢MMPPK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