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福建舰第七次海试还是不能弹射战机?国防部回答:大家平常心就好…

送交者: 熠熠童心[★★★★声望勋衔17★★★★] 于 2025-03-29 16:27 已读 398 次 1赞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关注





25日我的文章《电力不足,无法起飞?福建号电磁弹射面临严峻考验!》就预测第七次海试由于技术因素,是弹射不了战机的——果然,两天之后的27日,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福建舰第七次海试是否进行正式的舰载机弹射活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目前没有可供发布的信息。福建舰开展海上试验是建造过程中正常安排,大家平常心就好。”👇






1




明眼人可以看出,发言人的表态一方面是给公众的期待降降温;另一方面也是委婉传递对科研团队“克服压力、放下包袱”的善意。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平常心这三个字“字字千钧”的份量,我觉得,它包含着人民海军深深的无奈!连美国网友似乎也看出了一些端倪,认为不靠核动力而靠常规动力支撑的电磁弹射路径,此路不通。👇




美国网友的话说得是非常尖酸刻薄,但我想对他们最好的回击,就是我们自己争口气,踏踏实实把电子弹射实机真正搞成功!




马伟明院士一再坚称他发明的“中压直流技术”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先进,系统在测试中展现出惊人的95%的能量转化效率。据报道,其陆地测试里甚至创下了4000次无故障的记录。面对央视采访,马院士喊出了“领先就领先美国”的豪言壮语,海军更是记马伟明一等功,一等功的牌匾被直接送到马伟明在镇江的老家。




也许,此时此刻回忆起那些梦幻般的往事,如果时光倒回到1975年,彼时16岁在电器工厂当学徒工的马伟明,不会想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






2




众所周知,舰载环境相比陆地电磁弹射要复杂很多,马伟明的中压直流技术”电磁弹射技术比较激进,就目前讯息来看,海试一年有余,电磁弹射仍然没有成功。






相比之下,美国福特号2017年3月首次海试,4个月后,2017年7月就成功进行了首次电磁弹射实机测试。但即便如此,美国海军并不满意,2021年,美国海军在年度报告中称,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福特号总共进行了3975次实机弹射和着陆操作,平均181次起降发生一次故障,实际故障率是蒸汽弹射故障率的23倍,美国海军认为这样的表现“不可接受”,责成继续改进。




参照福特号的例子,即便我们弹射成功实机了,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漫漫调试和改进之路要走——更何况我们“遥遥领先”的中压直流电弹射技术,现在还一次成功都还没有,万里长征,第一步就没有跨出去啊!!!




3




要知道,军队是要上战场的,是要真刀真枪、硬碰硬和敌人打仗流血牺牲的,这不是文质彬彬的论文评比和温良恭俭让的友谊比赛——军方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无可厚非!




所以即便我们中压直流技术”的陆上试验数据相当不错——但在海试中表现不好就是不好,中压直流技术”在复杂海况下的稳定供电性能和散热性能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另外,据说直线电机导轨也没有达到2万次摩擦磨损的测试要求(现仅8000次) ,舰电系统亦不能完全抑制0.1-100Hz范围内的谐波共振,储能系统更是没法按设计要求在45秒内完成再充电………




总之问题很多。




可以预测,海军对“福建舰”是否具备长期部署能力,可能已经开始产生疑问。




现在回过头看来,在常规动力条件下走电磁弹射这条路,我们是不是低估了其难度?从2022年福建号下水至今已经三年有余,除了等待有什么办法好呢?让我们再多给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们一些理解和时间吧!




毕竟,我相信广大读者能有觉悟“保持战略定力”,正如国防部发言人所说的那样:“大家平常心就好”。

喜欢熠熠童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