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一工人被公开枪决,临终前大喊: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活
刘文辉是一名普通的上海工人,再普通不过,可他在临死前的呐喊却震撼了无数上海市民,在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刘文辉出生在上海一普通人家中,家庭背景单纯,是干干净净的工人阶级。离开学校后,刘文辉来到一所造船厂上班。
和当时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刘文辉把毛主席当做自己的偶像,一言一行都要向毛主席靠拢。
但是年轻气盛,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导致刘文辉在践行革命道路的时候考虑不够全面,甚至有些偏激,这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57年,全国上下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刘文辉所在的造船厂也不例外。
年轻的刘文辉对于这场运动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将工厂改造得更好,于是过于单纯的他制作了一张大字报,上面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工厂领导的各种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其他同事也知道,但是碍于领导的身份都静默不言,只有刘文辉不管不顾,这张大字报在厂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领导们很生气,放言道:“一定要查出是谁贴的大字报!”
很快刘文辉就被揪了出来,他的行为惹怒了领导,领导甚至想直接把他打成右派分子,不过介于他的身份背景干净,最终没有成功。
经此一劫后,刘文辉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偏激,在特殊时期,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刘文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来改造这个社会,把这个国家改造得更好,但是他忽略了方式方法,没有结合实际情况。
特殊时期,刘文辉激动不已,觉得自己发挥作用的时代到来了,于是彻夜未眠写了一封万言书,抄送了14份,分别送往中国14所高校。
在他的鼓动下,这封万言书在学生群体中激起千层浪,不少年轻人走出校门,来到街头巷尾游行闹事,城市一度陷入混乱不安中。
这样的场景,自然不是当局者希望看到的,作为挑动学生运动的始作俑者,刘文辉自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1967年经过法律的审判,刘文辉被判处枪决,面对这一结局,刘文辉没有慌乱,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镇静和淡定。
他向来是不怕死的,只怕自己活得没有价值,死得没有意义。
在处刑时,很多上海市民自发前来观看,刘文辉站在行刑场上无所畏惧,反而憋着一口气,大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宁愿站着死,也不要跪着生!”
随着一声枪响,刘文辉倒下了,但是他的灵魂似乎依旧久久伫立着。
虽然刘文辉的方式方法偏激,但是他身上所展现出的年轻人风骨,却不由得让人感动,让人心潮澎湃。
那段岁月结束之后,刘文辉的家人一刻也没有放弃为他平反,最终他“无罪”,以此也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