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信号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所谓“信号门”,就是美国在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前,高级官员们居然拉了个群,公开讨论为什么炸、怎么炸、炸得好不好,而且,最关键的,居然稀里糊涂将《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堡拉个进去。特朗普政府还在不住口地痛骂,戈德堡不地道,有可能是“故意潜伏”,他一派谎言,群里根本没发送绝密战争计划;那边厢,不甘示弱的《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堡,发布了更多群聊原文。根据群聊信息,在美国轰炸也门当天,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上午11时44分,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群里发了一条信息:“现在情况:天气是有利的。刚刚与中央司令部确认,我们可以发起行动。”然后,赫格塞思发了更详细的作战计划:12时15分,F-18战斗机起飞(第一次打击)。13时45分,“触发式”F-18第一次打击窗口开始(目标恐怖分子位于他的已知位置,所以应该准时)——同时,空袭无人机(MQ-9)起飞。14时10分,更多F-18起飞(第二次打击)。14时15分,攻击无人机瞄准目标(此时,第一枚炸弹肯定会落下,取决于早些时候“触发式打击”的目标)。15时36分,F-18第二次打击开始——同时,第一枚海基战斧导弹发射。然后,赫格塞思表示:“更多信息将陆续发布(根据时间表)。我们目前的行动安全性没有问题。愿上帝保佑我们的战士。”随后,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发送消息称:“我将为胜利祈祷。”值得注意的,这是美国发动攻击前两个小时。但是,赫格塞思公开声称,在群里根本没发布过绝密作战计划,戈德堡最新的披露,并非保密内容。考虑到这时如果戈德堡贩卖情报,如果这个情报转到胡塞武装手中,后果难以预料。当天13时48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发送一段文字:“副总统,建筑倒塌,已确认多个目标。皮特、库里拉、IC,干得好。”皮特,就是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库里拉,则是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迈克尔·库里拉;IC,即情报部门。但6分钟后,万斯发问:“什么?”感觉万斯没有理解相关信息。对此,华尔兹解释:“字打得太快了。第一个目标——他们导弹部队的头目——我们确认他走进了他女朋友所在的建筑,现在大楼已经倒塌了。”一分钟后,万斯表态:“太好了。”大约35分钟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也赞叹:“一个好的开始。”感到很振奋的华尔兹,发了一组表情符号,一个是拳头,一个是美国国旗,一个是火焰。美国人还意犹未尽,当天傍晚,赫格塞思发帖说,美国中央司令部将继续发动袭击,“大家干得漂亮。更多打击将在今晚持续数小时,明天将提供完整的初步报告。但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按时按目标进行,结果良好”。这是最新披露的群聊内容。这个群里有哪些人呢?总共19个人。包括美国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副国家安全顾问黃之瀚、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白宫办公厅主任威尔斯、财政部长贝森特、财政部副部长卡茨 、国家反恐中心主任肯特、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国务卿鲁比奥、国务院顾问尼德汉姆、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等。群聊的管理员,则是华尔兹。特朗普的第一反应:“我不是《大西洋月刊》的忠实粉丝。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即将倒闭的杂志。我认为它不是什么杂志……我可以告诉你,我对此一无所知。你是第一次告诉我这件事。”后来事情闹大,特朗普又表态,群聊中也没有机密信息,他对华尔兹等人充满信任,而“戈德堡是个失败者,他所属杂志是很大的失败者”,这是一场“猎巫行动”。华尔兹也表态,对于这个戈德堡,他根本不认识,这就是一个“记者中的败类”,他正找马斯克帮忙,“我们正在调查并审查,他到底是如何进入这个群聊的”。但通过披露的大量群聊信息,还是有一些新发现,例如欧洲人被各种奚落。在披露的信息中,万斯很明确地说,“我们走吧,我只是讨厌再次救助欧洲。”因为在他看来,美国轰炸胡塞武装,“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欧洲其实比美国更依赖红海-苏伊士运河通道。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也赞成:“我完全同意你对欧洲免费搭车的厌恶。这太可悲了。”对欧洲的不满,跃然纸上。群聊里19个人,缺了一个关键角色: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参联会主席布朗被解职了,参联会副主席是格雷迪上将,按照职务,他现在还是特朗普的最高军事顾问。有媒体询问五角大楼为什么,五角大楼拒绝回答。不管如何这教训相当惨痛。拉人真要小心,什么人都加,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发言更要谨慎,至于美国媒体,戈德堡,你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这就不多说了,难道不是吗?
贴主:justfare于2025_03_28 14:15:32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