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大地:孟加拉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
从2012年开始,我曾经数十次到访这个国家,2017年到2020年之间,我曾经在这里开过一个饺子馆,所以对这个国家,无论是以旅行者的身份,还是投资者的身份,经营者的身份,都有所了解。
印度次大陆,直到1947年,从来都没有过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从文化的意义上讲,整个地区都属于印度文化圈。所以,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还有南方的斯里兰卡,无论从种族上还是文化上,都是有近似性的。这是我们了解孟加拉国历史和现状的前提。从地理上来说,孟加拉国位于印度次大陆和缅甸的交界地带,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重要的一段。佛教和印度教都在这里留下过明显的足迹。从13世纪开始,伊斯兰教慢慢进入这一地区,到莫卧儿王朝时期,全面的伊斯兰时代开启,延续至今。莫卧儿王朝统治时期,是孟加拉的黄金年代,那时有“国家天堂”之称。1947年,印度次大陆从英国手里独立出来的时候,是以两个国家的身份独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国家被分开的依据是以宗教划分,穆斯林教徒最集中的部分,是巴基斯坦;印度教徒集中的地区,就是今日的印度。孟加拉地区人口的80%都是穆斯林,所以当时他们选择了加入巴基斯坦。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巴基斯坦在印度的西北部,孟加拉在印度的东北部,西边的叫做西巴,就是今日的巴基斯坦;东边的叫东巴,即今日的孟加拉国,中间隔着1500多公里。也不能以阴谋论的眼光看待英国把国家主权交给印度时将其一分为二的行为。首先,在印度北部地区,穆斯林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冲突由来已久,愈演愈烈,印巴分治有它的理由;其次,早在1930年,就有一个穆斯林诗人提出建立独立的巴基斯坦国的想法,随着整个印度地区争取国家主权斗争的进行,这种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即使以一个主权国家独立,分裂恐怕也在所难免。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英国,百废待兴自顾不暇,印度是一个国家和还是两个国家,对它来说利弊多少很难判断。从客观事实上讲,印巴分治的最大受益者似乎是中国,因为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中国在印度的家门口有一个最坚定的盟友,这是让印度持续吃苍蝇的事情。如果把英国理解为对立国家的话,英国这种做法,客观上帮助了它的敌人,是很愚蠢的行为。作为世界上最精明的一个民族,英国人不可能预见不到这种结局。所以说它有预谋的印巴分治,是不合逻辑的。印巴分治的方案,被称作蒙巴顿方案,由当时的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提出。他的原始方案里,孟加拉国也是独立成国的,但当时的穆斯林和印度教方面都不同意,穆斯林方面坚持将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作为同一国家独立。鉴于两个地区距离遥远,加上种族和语言上的差异,蒙巴顿当时就预言这种东西分开的统一国家坚持不了25年就会走向分裂。他的预言很准,东西巴基斯坦在勉强维持了24年后,于1971年分裂。东巴的人口和GDP都比西巴多,但是国家首都和政治优势都集中在西巴,而且在西巴花的钱从来都是东巴的2倍到3倍,东巴当然不干,从开始的愤愤不平,到后来的民意汹涌,1971年,这种汹涌民意终于不可遏制,东巴开始寻求独立。西部巴基斯坦采取的措施强硬而残忍,执行“探照灯行动”,即派遣原本就驻扎在东巴的政府军(同时也从西巴以民用航空的形式增派部队),对东部巴基斯坦开展有组织的镇压和屠杀,屠杀的主要对象是达卡大学的学生。行动开始的时间是1971年3月25日,第二天东巴的抵抗组织宣布独立,成立孟加拉国。这个日子很好记,是张国荣的生日,也是海子的祭日:3月26日。
屠杀开始之前,所有驻东巴的外国记者都被有计划的驱逐了,所以在一段时间里,发生在东巴的大屠杀不为世人所知,直到一个西巴记者的报道见诸英国报端。他本来是西巴军方派遣到前线采写有利于军方的报道的,但他很快逃到英国,并发表文章报道西巴政府军的反人类行为,大量当地居民被屠杀,大量妇女被强奸。
前面说过,印巴分治的前提是宗教冲突,但即使是两国分头独立以后,两国之间的教徒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点在两国旅行过的人都知道,在北印度有大量的穆斯林,我在孟加拉期间也看到,当地有数以千万计的印度教徒。西巴军方的屠杀行动中,受害最深的就是印度教徒,死亡人数最多,受害妇女最多,这种有针对性的敌视行为,导致超过一千万的印度教徒越过边境线逃往印度。这给印度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一方面,自己的国家被添乱,二来和自己同一宗教信仰的教徒被屠杀和迫害,印度政府开始“干涉别国内政”。最开始印度为孟加拉抵抗组织提供物资和武器援助,后来开始帮助东巴大量培养军事骨干。巴基斯坦对印度的“干预内政”非常恼怒,加之两国之前的敌视和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巴基斯坦对印度主动发起攻击,派空军轰炸印度的军事基地,时间是1971年12月3日。行动以失败告终,还给了印度全面开战的借口。两国战端一开,高下立判,巴基斯坦军队一共没能支撑半个月的时间,就全面溃败。印度在东巴战线受降的时候,巴基斯坦战俘人数居然有九万三千多人!一方面是西巴军队远离本土,中间隔着印度,后勤补给是硬伤,这是它战败的根本原因,但就是在西线的战场上,西巴背靠本土打的也相当难看,最后也是投降;另一方面,也是印度在战争初期就攻击孟加拉沿海的所有港口,切断西巴军队海上撤退路线的战术很成功的体现。不管怎么说,跟印度军队打仗,打成那样,除了怂,没有任何恰当的字眼可以形容。巴基斯坦军队的表现不仅怂,而且相当的反人类,在签署投降书的前两天,也就是12月14日,军队居然在达卡杀害了100多名孟加拉的科学家。在战争中,美国和中国都是站在巴基斯坦一方的,当巴基斯坦向印度开战之前,美国还曾经建议中国在印度边境上布兵,给预一定的军事压力,中国没同意。美国倒是真心实意的把航空母舰开到了孟加拉湾,但苏联站在印度一方,也向这一地区派出两个舰队。当然都是摆摆样子,都是向交战双方提供物资支援。孟加拉独立后,第一批承认其主权国家地位的,都是苏联阵营的东欧国家,美国是等了4个多月以后才承认的。孟加拉要求加入联合国的时候,中国行驶否决权,给否了。直到1975年,中国才承认其主权地位,是世界上最后一批承认的国家之一。这也是孟加拉国人对中国一直很不爽的主要原因,这种情绪,直到10多年前才逐渐缓解,并逐渐成为世界上对中国最亲近的国家之一。
战后的孟加拉发展并非顺风顺水,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所有问题,他们一个都没能避免。军队腐败更是屋子里的大象,所有人都了解,所有人都视而不见,达卡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资源基本都在他们手里。1972年开始的公务员岗位预留制度,更是自己在自己头顶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个本来旨在奖励独立战争中战士的制度,即保留每年公务员招收名额的30%给当年“自由斗士”的子女和后代,但是随着人口、公务员数量,社会竞争等一些列原因的堆积,这个配额制度慢慢成为社会的毒瘤,并在2024年总爆发。并最终导致盘桓领导宝座数十年的哈希那流亡印度。
我最后一次到访这个国家是2025年的2月,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去看看Z世代革命以后这个国家有什么变化,但是说实话,根据我的旅行,跟当地华人和孟加拉本地朋友的聊天,并没有看到任何实质的变化和进步。我记得去年看到诺贝尔和平奖得住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几个年轻人簇拥下成立临时政府的新闻时,看着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年轻面孔时,脑子闪过一个念头:权力的侵蚀,从此刻开始,腐败是他们的归途。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