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舞剧《天下大足》火了 千年石刻蝶变大足“时”刻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5-03-27 4:59 已读 1093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响起的凿壁声,开启了大足石刻文化和艺术的传承;1373年后的今天,大足石刻又以另一种艺术形式“活化”,一台名为《天下大足》的舞剧,用舞者身与心的艺术表达,为不会动的大足石刻注入了情感和思想。

舞剧《天下大足》巡演的火爆,以及网络上现象级的传播,都在验证这样一个道理——对古代文化艺术的活化利用,只要用心用情就会大有市场。


雕塑“起舞” 


大足石刻作为世界八大石窟艺术之一、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其为背景创作的舞剧《天下大足》深受欢迎,既有自身名气的加持,也离不开创作者的用心挖掘。


舞剧《天下大足》总制作人哈日巴拉告诉记者,大足石刻既有儒释道三教造像,也有市井百态的生活场景。这些石刻承载了古往今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和对“天下大足”社会的渴望。中国古代的石窟作品很少留有创造者的姓名,但在大足石刻留下了雕凿石刻工匠的姓名,这些创造者都是最平凡的百姓,在无常的命运中,他们却用创造了“人间小满”的双手,凿刻出崖壁对“天下大足”的守护。舞剧《天下大足》正是以此入手,展现大足人民对理想世界的浪漫化表达,也就是人间小满,天下大足的信念。


这部舞剧,更注重中国精神的表达,全剧通过十个篇章,展现了大足石刻群的丰富景象,有热辣辣的开凿过程,体现重庆男儿的阳刚力量感、师徒恩情和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也有暖融融的烟火人间,有万千小家庭的幸福美满和唯美的田园生活。



记者注意到,舞剧通过讲普通人、诉平凡事,来颂劳动者、传天下情,契合了人人期盼“天下大足”的朴素愿景,自带“群众基础”,自然快速吸粉、好评不断。


大足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天下大足》这部舞剧在重庆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大足区委、区政府与国内顶级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共同创作而成,再由活跃于国内舞台创作一线的艺术家和舞蹈演员共同演绎,今年计划巡演100场。


演出行情有多火爆?以巡演起点城市重庆为例,2月21日至22日的两场演出,开票后仅一天就售罄;23日临时加演一场,加演票也在一天之内售罄。


“这部剧告诉我,工匠们雕凿大足石刻经历了很多磨难,能留下世界文化遗产确实不容易”“尤其惊艳的是舞美、灯光效果,以及所有演员在舞台上的配合,整齐划一的表演太震撼了”“如果去大足石刻,我一定会从这部舞剧的叙述角度去观看,倾听刻凿声背后对艺术的付出与热爱……”


“票友”们在观剧后,纷纷表达了对大足石刻艺术的认同与向往。



艺术来源于生活,走出重庆的舞剧《天下大足》,正在全国各地火热巡游,每到一地,都掀起了普通人关注大足石刻艺术的热潮。



石刻“说话”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大足石刻文化的形成历经上千年,舞剧《天下大足》的创作亦历时两年,可见精品创作的不易。


透过现象看本质,舞剧《天下大足》成为现象级的文艺作品,还要归功于大足区对石刻艺术持续不断地研究和推广。



大足石刻在“走”向舞台之前,先是走上了“讲台”。


2023年8月,大足成功举办了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来自中国、英国、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共计165名嘉宾、代表出席,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体现了这座石刻之城对世界石刻文化的研究、贡献与担当。


记者从大足区了解到,该区围绕“大足石刻”这一主题,先后举行了“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大足石刻修复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技术研讨会”“大足石刻艺术国际合作工作营”等大型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20余场,共吸引来自近20个国家、3000余名国内外专家与会交流讨论。


除了“请进来”,大足区还坚持“走出去”。


2024年11月,大足石刻影像展成功亮相在智利举行的“中拉文明对话大会”,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遗产保护与文明传承”分论坛上发言,交流分享大足石刻文物保护经验。


截至目前,大足区先后在英国威尔士博物馆、加拿大安大略省基齐纳博物馆、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地举办大足石刻主题展览26场,吸引观众近100万人次。


在石刻文化保护和交流方面,大足石刻研究院牵手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签署《中意合作保护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技术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是针对舒成岩造像发育的各种病害开展病害机理研究,开展保护修复材料、施工工艺的研究,以及对舒成岩摩崖造像的石质、彩绘、金箔等病害实施修复,为实现中外合作开展大足石刻保护奠定了基础。


石刻会“说话”,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走深走实,为舞剧《天下大足》走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旅“出圈”


如果说大足石刻是全市文旅的一面旗帜,那么舞剧《天下大足》就是活化石刻艺术、为大足旅游吸粉的IP。


另一个层面,当地对大足石刻文物和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宣传从未停歇,同样推高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热度。


大足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刚刚举行的“2025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为大足石刻的“出圈”又添了把“柴火”,同步展开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暨大足石刻国际旅行商大会、“你好中国·美丽大足”全球推广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大足旅游的市场空间。


大足文旅除了做好本业,还不断尝试新的渠道来提升大足石刻旅游的口碑和附加值。


2024年,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授权植入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护法神龛等经典造像,引发国内外媒体发布相关报道500余篇,专题视频播放量高达6590万人次。去年全年,大足石刻景区购票游客14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大足石刻抖音话题曝光量增长1.9亿次,达到3.3亿次。


凭借裂变式的增长,大足石刻亦荣登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百强榜第六位。


大足区还深挖大足石刻的文创价值,先后推出400余种文创产品,也连续3年捧回“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就连舞剧《天下大足》演出,也被大足方面巧妙地加以利用,联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演出剧院联合举办绘画、摄影、雕刻作品展览,开放文创快闪店,观众在欣赏美展的同时,就近购买舞剧《天下大足》和大足石刻的周边文创,把浓缩在崖壁上的“唐宋风华”带回家。



不拘一格“吸粉”获客的同时,大足区还立足区位优势,决定依托即将开通的“15分钟重庆、半小时成都、6小时北上广深”的成渝中线高铁,全力构建由大足石刻这张“太阳”般的金名片、龙水湖“月光女神”般的靓丽山水、众多“繁星”式的特色景点组成的“日月繁星”文旅产品体系,打造“两天一夜”旅游目的地,聚力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大足风的国际文旅名城。


大足石刻是古老的艺术,但大足人的想法却与时俱进,一边“走出去请进来”办国际论坛和节会,让当地石刻艺术蜚声海内外;一边借助一切可供利用的渠道,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大足石刻的魅力,最新的代表作,便是火到全国的舞剧《天下大足》。


一千年前,古代的工匠们一斧一錾雕琢石刻;一千年后,今天的大足人一心一意传播石刻文化,并以此为底座重塑大足文旅产业集群,这样的“活化”利用,换来的自会是“天下大足”。


来源:华龙网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