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8岁姑娘为救八路战士假扮其妻,43年后战士已成将军,提出俩要求

送交者: Breezea[★★★声望勋衔14★★★] 于 2025-03-25 8:47 已读 799 次 1赞  

Breezea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及地方武装在内的我党武装部队大约共计10万人,至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受我党掌控的武装部队已达127万人。我党部队能在如此艰苦的斗争环境中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百万雄狮,离不开百姓的支持。


百姓们会为了战士们吃饱选择自己饿肚子,会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战士们转移,会不辞辛劳照顾伤员。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我们的人民军队和淳朴善良的百姓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军民鱼水情。


家住河南商丘永城的郭瑞兰就曾为了救一位八路局伤员与其假扮夫妻,这位战士伤愈离开后对恩人念念不忘,经过43年的寻找他终于找到了郭瑞兰。此时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战士面对昔日的恩人激动不已,为报恩提出了俩要求,然而却遭到了郭瑞兰的拒绝。那么,这位八路军战士是谁?他为何会被郭瑞兰所救?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时间来到1940年12月。那时抗战已经进入了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不但日军在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国民党军队也对根据地施行了更加严密的封锁,战士们的战斗条件非常恶劣,八路军4纵6旅17团团长刘子仁就因无法忍受恶劣的条件谋划叛逃。


刘子仁早年参加过军阀混战,最初是在冯玉祥的麾下。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惨败后,他也随之被蒋介石收编。但就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却选择回乡。他曾在军中闯荡10年,具备基本的军事技能,因此回乡后很顺利的就拉起了一支队伍,并打出了抗日的旗号。


刘子仁起初对于自己的队伍非常自信,但在日军交手时屡屡受挫,惨痛的经历让他很快认清了现实。他明白,他的队伍根本不是装备精良的日军的对手,队伍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依靠一支强大的队伍。新四军恰巧在他的家乡附近活动,因此刘子仁便选择投奔新四军。


我党当时将抗日列为首要任务,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对于刘子仁的加入自然十分欢迎,还任命他为团长,允许他继续管理自己的部队。到了1940年,刘子仁所在的新四军4支队与八路军2纵根据上级指示进行了整编,成为了八路军第四纵队,刘子仁仍被保留了团长的职务。



最初加入我军的刘子仁表现非常积极,深得上级领导的信任并入了党,还让他担任夏邑县县长。但刘子仁毕竟出身旧军阀,身上有着旧军阀的略劣根性。随着时间发展,刘子仁便忍受不了我军严苛的管理制度,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也产生了不满。同时由于我军委派了包括政委在内的50多名干部进入了刘子仁的队伍做思想政治工作,打破了刘子仁的一言堂。导致刘子仁对我军更加不满,生出了叛变的心思。


而刘子仁的反常很快被上级领导察觉,狗急跳墙的刘子仁便在12月11日晚上以聚餐的名义将50多名干部诓骗到了团会议室监禁了起来。这些干部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尤其是政委蔡永,他出身忠烈之家,他12岁就参加了红军,爬过雪山,走过草地,革命经验非常丰富。因此虽然身陷囹圄,但他们并没有坐以待毙,反而一直在研究对策希望突围出去向上级汇报。


政委蔡永、副团长周大灿以及政治部主任糜云辉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以肚子痛为由让哨兵开门,大家借机冲出去,然后夺取机枪掩护众人逃脱。13日拂晓,趁着大部队熟睡,放松警惕之际,众人开始按照计划行动。然而刚冲出会议室的大门,就碰到了喝酒归来的刘子仁。



随着刘子仁的一身令下,他手下的士兵向蔡永等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虽然众人拼死反抗,但由于敌众我寡,副团长周大灿和政治部主任糜云辉在突围过程中英勇牺牲,蔡永也身负重伤,被战友们背着撤离。


大家虽然突围成功,但刘子仁的部队还在后面穷追不舍。蔡永伤势严重,由于缺乏医疗用品,战友们只能给他进行简单的包扎。如果再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且大家背着蔡永,严重影响了行进速度,一旦后方敌军追上,肯定全军覆没。


万般紧急的情况下,大家只得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寄希望于这户人家可以收留蔡永。其实对于这个请求,大家心中都没有把握。毕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家家户户自保都难,根本没有能力伸出援手。就在这样的忐忑不安中,大家等待着大门打开。



来开门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大爷,名叫郭相山,和18岁的女儿郭瑞兰相依为命。他一开门就看见了几个浑身是血,疲惫不堪的八路军,被背在背上的那位伤势尤重。郭相山的家乡就在根据地附近,八路军也常到此活动。因此郭相山对于八路军十分了解,知道这是人民的队伍。他没有犹豫就让几人进了门,了解情况后,迅速让女儿去烧热水,重新包扎伤口。


在安顿好蔡永后,几人迅速离开了郭家打算以身为饵引开追兵。尽管如此,几人走后不久郭家的大门还是被暴力破开,他们恶狠狠的询问郭相山是否有收留八路,并不顾阻拦进行搜索。关键时刻,郭瑞兰打开被子半躺在蔡永身前冒充他的妻子。面对凶蛮的追兵,郭瑞兰镇定自若,告诉追兵蔡永是她的丈夫,不知为何头部溃烂,还会传染,让追兵离远一些,避免传染。


这些追兵之所以选择和刘子仁沆瀣一气,追根揭底是贪生怕死。听到郭瑞兰的解释,追兵只觉晦气,根本不敢上前仔细查看。



之后,每有追兵,郭瑞兰都如此解释。在那个人们行为举止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年代,女性的贞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存在。郭瑞兰此举无疑是拿自己的贞洁做赌注,无论赌输赌赢,她此后的人生都将流言蜚语不断,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但为了救八路军,郭瑞兰义无反顾。


在郭瑞兰和郭相山的精心照料下,蔡永逐渐康复,恢复了行动能力。为了避免给郭家带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蔡永在能下地行走后就离开了郭家。此后,蔡永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南征北战,但他心里一直铭记着郭家的救命之恩。


新中国成立后,蔡永终于有时间来寻找恩人。然而他派到当地的手下却带回了查无此人的消息。此后,蔡永想方设法在各地寻找恩人,但都没有结果,此事也成为了蔡永心中最大的遗憾。 直到1983年,蔡永接到了永城当地干部的电话,被告知郭瑞兰回到了老家。



此时的蔡永已经是开国少将,得知消息后,他立即赶到当地见郭瑞兰。初次相见时二人尚且青春年少,再次相见却已两鬓斑驳,不禁感慨万千。聊天才知道,在蔡永离开没多久,郭瑞兰的家乡就遭到了日军的扫荡,村子被毁,郭瑞兰和父亲也被迫逃难。郭相山由于年老体弱,在逃难路上不幸离世,剩郭瑞兰一人孤苦无依。


郭瑞兰虽然无比思念家乡,但由于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回乡。直到年纪增长,希望落叶归根的她才回到了家乡。听了郭瑞兰的话,蔡永担心她一人无人照顾,就提出带郭瑞兰回城照顾以及日后全权负责郭瑞兰的生活开销两个条件。但都遭到了郭瑞兰的拒绝,一是郭瑞兰此次回乡就没想再次离开;二是郭瑞兰当年此举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不求回报。


郭瑞兰拒绝后,蔡永也并未强求。但他每个月都会给郭瑞兰寄一些生活费和日常用品,并时不时去探望郭瑞兰。在蔡永因病无法成行后,他的子女接过了这个使命,替他继续照顾郭瑞兰。

喜欢Breeze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