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安庆陷落后,上游还有4座要塞,为何太平军都守不住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1★★☆♂] 于 2025-03-22 9:46 已读 230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安庆陷落后,上游还有4座要塞,为何太平军都守不住
2025-03-21 10:32·岩岩说史

1861年9月,安庆陷落,但天京西面依然有4座战略要塞,为何太平军都守不住呢?安庆并非唯一战略要塞,并非没了安庆就没太平天国,4座要塞的丢失透露出太平天国的虚弱。

有种观点认为,没了安庆,天京无险可守,灭亡倒计时,果真如此吗?朱元璋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没了安庆一样吊打陈友谅;陈友谅的“汉军”攻克安庆,不影响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


安庆战略地位重要,这点毋庸置疑,但并非到了没有安庆就活不下去的地步。安庆对南京的重要性,绝对不如潼关对长安的重要性。安庆到南京这段路程,还有芜湖、东西梁山、金柱关、采石矶等4座战略要塞,历史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元朝末年,朱元璋、陈友谅在南方展开争夺,朱元璋处在各路诸侯包围中,被陈友谅、张士诚夹击。陈友谅夺取安庆,张士诚从东线进攻,但朱元璋依然可以顺利化解,最终将陈友谅、张士诚各个击破。


太平天国是什么情况呢?面对湘军东征,毫无招架之力。1862年5月,湘军开始东征,水陆并进,一个月时间就连续拿下无为、巢县、含山、和州、太平、东梁山、金柱关、芜湖、江宁镇、大胜关、秣陵关,直接杀到雨花台,开始了围城。


一个月时间,太平军就连续失去4座战略要塞,几乎都是一触即溃,压根就没有像样的抵抗。究其原因,就是洪秀全封地制下造成的结果,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看得比命还重,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而不考虑大局。


芜湖、东西梁山、采石矶、金柱关,历史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对这里的防御也非常重视,奈何没有得力将领以及精兵。封地之下,这些地方属于洪秀全家族控制,而洪氏家族除了洪春元具备一定军事能力外,其余都是八流水平。

一个月时间,战略要地全部丢失,湘军几乎是横扫长江沿岸,是因为太平天国压根就没实力来防守。但是,太平军并非没人,而是诸侯王都有自己的考虑,结果导致安庆陷落后立刻引起全局崩溃,不能不说是封地制的弊端。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胆战心惊,自己又缺乏亲自带兵打仗的能力,故而十分担心出现下一个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为了自己安全着想,洪秀全决定推行封地制,让诸侯王管理自己的辖区,不给他人染指,从而分割武将的兵权。


芜湖、东西梁山、采石矶、金柱关为何没有兵呢?很简单,洪氏家族不行,各路诸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本应该严防死守的要塞,变成一座纸糊的墙,被湘军轻易摧毁。


洪秀全重视洪氏家族,这点没啥可说,李秀成在自述中就大吐苦水。重用自己的亲属,这是帝王巩固江山的正常策略,问题是洪氏没人。李渊建立唐朝后,也重用自己的亲属,让他们节制一方,李孝恭、李道宗真的能打,几个儿子也特别强悍。


从军事角度看,除了洪仁政、洪春元具备一定军事能力,还有谁拿的出手?洪仁发、洪仁达就是草包,洪仁玕擅长政务而非军事。再则,安庆之战后,洪仁玕已经被洪秀全冷落,还不如12岁的洪秀全外甥萧有和,女婿钟万信、黄栋梁这几个小孩地位高。


洪氏家族没人,其他诸侯又在干嘛呢?陈玉成为了保住安庆,不惜得罪各路诸侯王,也耗尽了自己一大半的兵力。安庆陷落后,陈玉成不在沿江设防,不想办法阻止湘军东征,而是跑去皖北。

安庆之战,陈玉成确实元气大伤,但并非没有军队。要知道,安庆之战,陈玉成一样保存实力,他留在湖北的陈得才、赖文光、马融和等3万余人并未参战,部队成建制的保留下来。


陈玉成为何不在沿江设防呢?很简单,陈玉成单纯凭借自己的实力,压根就守不住这些地方,他必须依靠其他诸侯支持。问题是,安庆之战时各路诸侯就不想帮忙,陈玉成又跟他们闹了矛盾,谁还愿意继续帮助他呢?


安庆陷落,陈玉成困守庐州,也没人愿意去帮助他。对此,陈玉成心知肚明,压根就不指望他们来帮忙。例如,陈玉成的老乡忠王李秀成,两人一起参加太平天国,陈玉成在庐州陷入绝境,李秀成不来帮忙,陈玉成也不求他,因为没用。


陈玉成不来防守,最佳人选就是忠王李秀成了。那么,李秀成愿意吗?李秀成连安庆都不去救援,还指望他去防守芜湖、金柱关、东西梁山、采石矶吗?李秀成的目标是江浙,是经营苏福省、天浙省,打造一块新的根据地。


李秀成沉迷于江浙富庶之地,对上游局势漠不关心,洪仁玕就多次批评他,却没啥用。湘军杀到雨花台后,洪秀全下令李秀成结束东征,赶紧回京勤王,但李秀成也不管,洪秀全多次催促,李秀成才不得已而为之。


陈玉成、李秀成之外,皖南众将也不差。杨辅清、黄文金、刘官芳、古隆贤、赖文鸿、胡鼎文军事能力也很强悍。但是,皖南将领内部矛盾太多,自己就相互拆台,还为了争夺皖南相互敌视,无法拧成一股绳。

再则,皖南太平军一直被边缘化,需要打仗的时候,他们就得上。一旦到了分享蛋糕,他们就没戏。枞阳会议、建平会议,陈玉成、李秀成需要打恶仗,极力拉拢皖南太平军,两次东征江浙富庶之地,皖南太平军则不能分享蛋糕。


太平天国后期,陈玉成军团、李秀成军团、皖南军团是3大主力,但彼此互不统属,矛盾重重。陈玉成伤到元气,不愿意去防守天京上游,他希望去河南、陕西招募兵马,恢复元气。李秀成迷恋江浙,不可能回来。皖南太平军,就算有这个想法,也做不到。


1861年9月安庆陷落,1862年5月湘军开始东征,间隔了8个月。湘军在安庆之战也伤到元气,损失惨重,却得以补充兵力,恢复元气。正常情况下,8个月足以完成新的防御,但太平天国没有,上游防御一片空虚。


洪氏将领能力不足,手头兵力有限,其他诸侯王又不来帮忙。如此,本该是兵家必争之地4座战略要塞,被湘军轻易突破。元末时期,陈友谅夺取安庆,但朱元璋能控制全军,并调动主力进行决战,徐达、常遇春完成了反杀,陈友谅溃逃。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