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老张:为何这次突然和李嘉诚撕破脸?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集团,把旗下的“和记港口集团”八成的股权(包括巴拿马港口公司九成股权)出售给美商贝莱德集团。 这一手操作显然惹怒了我们,香港官方媒体《大公报》等连篇累牍痛批李嘉诚, 让人颇感震惊但又合乎逻辑, 且值得关注。
过去几十年,李嘉诚一直是改革开放的象征人物之一,历来都在政商浪潮中稳坐钓鱼台。然而这一次,我们彻底撕破脸了,毫不留情地在媒体围攻李嘉诚。为什么?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李嘉诚卖了几个港口。当年李嘉诚说出那句"黄台之瓜,何堪再摘"的广告,就有人预感:风向变了。
李嘉诚不仅是香港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更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投资者。改革开放后,李嘉诚迅速进入内地市场,大量投资中国基础设施、房地产、港口、电信,几乎在各大关键行业都有他的身影。李嘉诚不仅带来了钱,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国际资本的信任。即便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与我们之间都一直保持一定的默契。
然而,这种默契现在被彻底打破。2014年“占中”运动,就有怀疑香港资本集团在背后暗中运作。到了2019年反送中运动,香港部分资本家更是在私底下支援反对派。但即便如此,过去几年,我们仍未与李嘉诚彻底翻脸,毕竟李嘉诚的投资版图仍然遍布中国,完全撕破脸会影响外界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心。那么,这次为什么我们如此强硬,直接让《大公报》等官媒痛批李嘉诚“见利忘义”、“出卖国家利益”?
答案很简单:我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再顾忌李嘉诚了。在我们眼中,香港资本家们已失去昔日影响力,李嘉诚的"价值"不再不可替代。换句话说,这场对李嘉诚的批判,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更是向所有香港资本家发出的信号,必须以国家安全和利益为核心,把祖国放在第一要位。
令人担忧的是,李嘉诚的企业布局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真正依赖中国市场的并不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顾忌李嘉诚等香港资本家的影响力,未来,我们对叛国资本的打压,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而李嘉诚,只是一个开始。今日所见的这场风暴,可能预示着中国营商环境,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