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侃古聊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俗语“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是何意思?

送交者: MMPPKK[♂☆★★宇宙超级导师★★☆♂] 于 2025-03-18 17:34 已读 84 次  

MMPPKK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中国古代,人们笃信“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认为一人的好墓穴比千人的努力挣钱更能保佑子孙。这一奇特的丧葬观念,其实源自古老的文明与迷信。


早在5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系统的丧葬文化。当时的统治阶级对死亡极为敏感,他们认为死后要正确安葬,才能保佑子孙繁荣富贵。于是商王死后,朝廷便从民间选出数百名壮健的年轻男女,将他们活生生地埋入墓穴,以便陪葬。


这一残忍的“人祭”习俗在后世看来残酷非常,但在当时却被视为理所应当。商人相信,活人陪葬可以使死者的灵魂得到慰藉,从而保佑子孙。这种以人为祭品的丧葬方式在商朝盛行数百年之久,成为帝王与贵族的标准丧仪。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之后,人祭的残酷手段才逐渐减少。周人开始使用牲畜取代活人作为陪葬品。在后来发掘的许多周人墓穴中,都能看到大量牛、羊、猪等动物的骨骸。牲畜祭祀仍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但已比活人祭祀仁慈许多。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皇帝与达官贵人对墓葬的看重一直延续。他们认为墓是永生的居所,必须修得富丽堂皇、装饰精美,才符合身分。于是纷纷花重金修建陵寝,丝毫不惜民力民财。


以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例,他登基后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动用了数十万民工,前后历时近40年才完工。陵内还重新建造了宫殿建筑,放置了上万件兵器、珍宝和文物。这样奢华的“陪葬”方式,成为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


为了修陵,全国各地的民众被迫停止正常的农业生产与生活,长时间参与修墓工程。这无疑是皇权至上的表现,也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


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老百姓也逐渐形成了墓葬崇拜的观念。他们相信,家人死后必须葬在风水好的墓地,才能保佑子孙。于是民间流传开来一句谚语:“千金易得,良穴难寻”。为了给先人找好风水宝地,许多人四处寻觅,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堪舆风水师。当时民间出了许多风水高手,他们根据山川地势判断墓穴的方位、位置、埋葬方式等,被视为专家。


百姓们对风水师言听计从。富人为了让子孙发达,能花巨资请风水师勘定墓地;穷人为了改变后代命运,也会卖掉家产换一个风水好的墓地。他们深信“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坚持一个好墓比千人努力更管用。


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所谓的风水先生,他们声称能看出山地的龙脉方向,判断墓穴的好坏。一些富商权贵为了风水,不惜动用巨资请这些人选址、设计墓地。也有不少贫苦百姓为了改变后代命运,变卖家当,只求为先人购得一方好地。


久而久之,这些风水师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许多迷信的百姓信奉他们的话语甚于国法家规。这使部分风水师也变得目中无人起来,靠编造荒诞不经之谈来哄骗财物,损害他人利益。


这种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缺乏科学教育的古代,百姓容易受迷信思想禁锢,盲目崇拜所谓权威。其根源在于封建等级森严,人们望文生义,不敢独立思考判断。正因为如此,方能出现“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这样违背自强精神的观念。

喜欢MMPPK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