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先知书店 :浩劫年代的私人记录,底层民众的真实命运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1★★☆♂] 于 2025-03-14 19:44 已读 599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特殊年代。记录那个年代里知识分子遭遇的书已有不少,反映那个年代里中国底层民众真实命运的书却少之又少,非常稀缺、难得,可谓读一本,少一本。聂雄前所写的《鹅公坪》就是这样一本著作。这是一份特殊年代的私人记录,一部乡村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史”。

书中通过一个又一个简单、真实的小故事,让我们在乡人的命运和际遇中,看到当年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与挣扎。简单说两个:

◎故事一:一条标语毁掉一生

《鹅公坪》中有一篇叫《王继荣的冬天》,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1976年10月,一个叫王继荣的14岁初中生,在学校的男厕所里,用粉笔写了一条“打倒XXX”的反动标语。很快就被查出来了。他从此再也没能上学,也不能接父亲的班。

后来虽然也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但他完全废了,成了方圆十里地最大的酒鬼。在新千年的冬天,他大兴土木建了新房子,在装修期间,他一个人喝醉了酒,淹死在自家的水缸里。时年三十八岁。

◎故事二:一场被遗忘的灾难

1975年8月,河南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洪水,京广铁路都被冲垮,直接造成2.6万人遇难,受灾人数超千万。灾难过后,很多河南灾民衣食无着,开始逃荒。其中五十三个人赶着十来辆驴车,步行了两个多月,来到了湖南省的一个小村落,鹅公坪。这里是作者聂雄前的故乡。他的著作鹅公》并没有记录灾难的经过,而是记录这队到达鹅公坪的河南人的故事,从侧面为那个时代的巨大悲剧写下注脚
类似的故事,书中还有不少。作者丝毫不避讳那个时代的不堪,比如关于腐败,他说:“每一个乡村干部至少都会送出一两个后代进军营、进工厂、进大学,官官相护的铁幕、腐败成风的活剧,在那个时代天天发生。”

如此真实的描写,让不少书友产生了强烈共鸣。有书友感言,在这本书中,“山是真山,水是真水,人是真人”。有一位读者更是深深打动,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时下某些怀念那个特殊年代的人,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读读这最真实的私人记录。一些人怀念那个时代,是以为那时候没有贪官污吏,没有贫富差距。事实上,那不过是苦难被时间打上了柔光,加载了滤镜,在人身不自由的大集体时代,一个人的权力会被放大无数倍,而弱者抗争的空间几乎没有。

一个人的命运,固然与个人努力有关,但也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在一个整体往上走的时代,人们能得到更多向上的通道;而在一个整体往下走的时代,个人实现命运突围的概率会大大降低。《鹅公坪》中所写的故事,是一种“追忆”,更是一种警醒。通过这本书,你能获得别处看不到的关于乡村、生命、命运、成长、历史、时代的洗礼与叩问。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