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阿房:俄罗斯的500年好运气,还能一直持续下去吗?
2024年8月,乌克兰占领了1300平方公里领土。到2025年3月,历时5个月,俄罗斯成功收复了60%的国土。借助废弃的煤气管道,俄国军人从地下潜入,将国土内的乌克兰军队全面包围!实现收复国土,指日可待。这是什么概念?类比一下1944年,国军收复日军占领的腾冲市,用时4个月零7天。腾冲是山地,城区是巷战,远比收复库尔斯克的平原要困难。此时的俄罗斯,彼时的中华民国,竟然可以放到一起比较。这还是那个嚣张的沙俄帝国吗?这还是那个钢铁洪流苏维埃政权吗?
俄罗斯,一个巨无霸帝国。主体民族是东斯拉夫人,他们和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一起并称欧洲三大蛮族。而斯拉夫人,在这三大蛮族中又是发展最为迟缓的一个。
很长时间里,斯拉夫人都是日耳曼人抓捕奴隶的目标。
在瑞典语种,奴隶被叫做slav,同样在英语和丹麦语(slave)、德语(sklave)这些日耳曼语言中,奴隶的发音都差不多,都来源于对斯拉夫人的称呼(英语中称呼斯拉夫为slavs)。当然这里的斯拉夫人,不只是俄罗斯人,也包括波兰、捷克这些西斯拉夫人,以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这些南斯拉夫人。在一千多年时间里,日耳曼人去东欧捕捉斯拉夫人,再贩卖到罗马做奴隶,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谋生手段。后来他们去非洲抓黑奴贩卖到美洲,其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公元8世纪、9世纪,大陆的日耳曼人已经经过查理曼帝国改造进入“文明时代”,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又开始称霸海洋。维京人继承了日耳曼人的奴隶贸易,开始从波罗的海进入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捕获斯拉夫人奴隶,并将他们贩卖到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希腊的贸易港口。现在乌克兰的首都基辅,俄罗斯的起源城市诺夫哥罗德,都成为了这条贸易线上重要的贸易站。
维京人提着一把斧子从瑞典出发,来到俄罗斯大草原上,连人带物一起装车打包带走,把他们掳掠到君士坦丁堡,就可以换回大把的黄金。这种日子过了一百年,斯拉夫人终于觉醒,几个基辅附近的部落酋长秉持着打不过就加入的精神,去瑞典邀请了一位瓦良格部落的领主来做他们的国王,公元882年,留里克王朝在基辅诞生,这成为了今天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雏形。而此时的中国都已经进入晚唐,欧洲的查理曼帝国也已经彻底分裂,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也已经完成希腊化并进入宗教狂热时期,阿拉伯帝国也进入了内部混战时期。除了离得比较近的东罗马帝国会经常买些奴隶和土特产,世界文明的各个中心区域都没人在乎那片冰冷的草原上发生着什么。
因为按照瓦良格人的习俗,每个王子都有同样的继承权,所以基辅罗斯不断的分裂出各种小国。为了给儿子们寻找封地,每个小国都要不断的扩张自己的领土。这也成了俄罗斯人嗜土如命的基因来源。地少儿子多不够分,所以得不断的扩张。幸运的是,他们处于一片广阔的不毛之地,那里因为太寒冷,日耳曼人、罗马人都嫌弃,很多他们自己人,比如南迁的南斯拉夫人和西迁的西斯拉夫人也嫌弃,这让他们有了机会自由的扩张。
虽然“文明区域”的人对那片土地没兴趣,但很快来自东方草原,生长于更恶劣自然环境下的蒙古人来了。1238年,莫斯科被蒙古人攻陷。秉持着打不过就加入的传统,众多的斯拉夫小国成为了蒙古人的附庸,而莫斯科公国成为了蒙古人在东欧最大的代理人,帮助蒙古人向其他兄弟邦国收税。没有向蒙古人投降的,一部分成为了今天的白俄罗斯,还有一部分被波兰占领成为了今天的乌克兰。
俄罗斯人,是被蒙古人调教过的东斯拉夫人。
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一位东罗马公主。1478年,伊凡三世吞并了东斯拉夫的起源地诺夫哥罗德。1480年,伊凡三世赶走了前来“收税”的蒙古大军,从此不再向蒙古人称臣。俄罗斯人的好日子开始了!
第一战,俄罗斯人瞄准了西边的邻居——立陶宛,这个曾经背叛蒙古人成全了莫斯科的国家,很快被俄罗斯人打败。1514年,俄罗斯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并且完成了国家的初步统一。不久后,莫斯科大公以东罗马继承人自居(东罗马于1453年灭亡),开始称沙皇!
此时,中国已经进入明朝中期。麦哲伦已经在环球航行。西班牙人已经在巴拿马建立了殖民地。这时候,唐伯虎都已经点完秋香了,俄罗斯人才刚刚完成建国!
俄罗斯人虽然野蛮,但长期作为日耳曼人、维京人的猎奴池,根本算不上战斗民族。战争和个人决斗是两码事,俄国人刚建国后,在军事上并不具备军事组织能力,战术上严重缺乏积累,战略上更是毫无规划。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蒙古人,教给他们的游牧战术,面对西方坚固的城堡时并不具备战斗力,并且此时西方世界正逐步进入火器时代,蛮力的作用逐渐消失,俄罗斯人只剩下了勇敢。而勇敢,为俄罗斯带来了无尽的国运!
只要足够勇敢,就可以不断拿人命刷经验值!
1697年,彼得一世亲自带团前往当时最为强盛的荷兰、英国学习,自己也装作平民,去荷兰的一个船厂做起了木匠。留学归来之后,彼得一世决定对瑞典小试牛刀,带领3万人围攻8000瑞典人,结果以1.5万比667的阵亡比例大败而归。这是俄罗斯人第一次拿人命刷经验值。一直到二战中,苏联付出了军队死亡超过900万,平民死亡2000万的代价。而入侵的德军死亡不超过300万(其中失踪120万),妥妥的又是拿人命刷经验值。
尽管每次战争都伤亡巨大,但俄罗斯从建国以来就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争。和瑞典进行了二十一年的大北方战争后,俄罗斯终于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在南方,乌克兰哥萨克选择了加盟俄罗斯,成为俄罗斯又一只强悍的武装力量,为了保持乌克兰地区并开拓出海口,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又爆发了十二次战争,历时长达246年,土耳其成为了俄罗斯军事力量的陪练,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俄罗斯只要闲下来了,就对土耳其开战。246年的时间,俄罗斯人将国境线向南推进了200公里!这个战绩,只能说好战,谈不上“战斗民族”!
俄罗斯成功拿到了波罗的海、黑海的出海口。虽然推进的极为有限,但成功为俄罗斯刷了经验值,也得罪了所有的邻国。
在东方,俄罗斯人进展就要顺利的多。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俄罗斯人开始蚕食曾经的宗主国留下的遗产。一路向东,是广阔的西伯利亚,比俄罗斯本土更加寒冷、荒凉,蒙古人留下的那些小国,都不是在欧洲刷经验值的俄罗斯的对手。到1653年,俄罗斯人就一路狂奔到了黑龙江流域。恰好此时清军刚刚入关,整个东北都在忙着向关内搬家,没空搭理后方的俄国人,也让俄罗斯人乘机在太平洋沿岸有了立足的机会!
整个西伯利亚,包括布里亚特地区,在农业时代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也紧紧是采集皮毛到欧洲换钱。但出于对土地的执念,俄罗斯人还是占领了这些地区。生活于寒冷地带的俄罗斯人,也比龙国的居民更能适应寒冷的气候。后来趁着大清衰落,又将领土扩张到外东北。
进入工业时代,那片广阔的不毛之地突然产生了巨大的价值!
尽管在农业时代,那片苦寒之地没什么价值。但到了工业时代,面积大就意味着矿产资源多。
农作物挑地方,可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这些资源完全不挑土地,沙漠、冻土下边都可能有。俄罗斯人本来就想在西伯利亚里打猎个貂皮,分封一下多余的儿子,却无意中收获了遍地黄金。从20世纪开始,俄罗斯就成了一个资源型国家。2020年,俄罗斯出口额3382亿美元,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占60%多, 铜和镍占10%,农产品占9%,木材和纸张占4%。自然资源占比超过了83%。
丰富的资源,一度帮助俄罗斯在20世纪30年代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在共产主义的统筹规划之下,在美、德两国的大力技术支持之下,俄罗斯(苏联)迅速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习惯了喝着伏特加开拖拉机的俄罗斯人,根本没法做到精细化,俄罗斯以十几倍的资源投入产出着和西方媲美的工业品。不过俄罗斯不缺资源,在强大苏联的统筹之下一直开足马力生产。然而随着苏联的崩塌,俄罗斯的工业生产能力又在顷刻间崩塌。俄罗斯再次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资源国。
目前来看,只有强有力的集权统治才能保证俄罗斯的工业化能力!
广阔的地域,还让俄罗斯有了战略纵深,让俄罗斯在各种刷经验值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论是从哪个地方、哪个季节出发进攻俄罗斯,只要俄罗斯人稍加抵抗拖延时间,就会让你品尝一下俄罗斯的冬天。一般的外族很难在东欧平原立足,更无法形成战斗力。拿破仑的军事管理能力达到了当时的巅峰,希特勒的德国军队在装备上也达到了当时的巅峰,依然都不能在俄罗斯的寒冷天气中全身而退。俄乌战争中,看看双方士兵冬天和春天的生存环境,大概除了俄国人、乌克兰人、波兰人、维京人,其他民族想适应都很难,想派出大兵团占领俄罗斯根本不现实。
在俄罗斯成长过程中,德、法、英、美等西方国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击败瑞典后,俄罗斯便可以挑战更高级别的对手了,开始进入德、法、英等国的视野。
先是和与德国(普鲁士)、奥地利一起瓜分波兰,后来又引入了个德国产的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是德国人,普鲁士王室),带领沙俄走向巅峰。
随着法国崛起,俄罗斯人也被英国人相中,成为在欧洲大陆制衡拿破仑的棋子,最终被英国人忽悠成为了欧洲大陆的“反法盟主”,因此也招来了拿破仑的大军。面对强大的拿破仑军队,俄国人又想起了蒙古人教的战术,通过游击战袭扰,甚至连莫斯科都放弃,最终将拿破仑拖到冬天,从而最终取得胜利。随着拿破仑的彻底失败,俄罗斯作为“反法盟主”也成为了欧洲宪兵,其地位不逊于当今的“世界警察”。俄罗斯也出现了建国300多年以来第一段没有战争的时期,从1815年到1827年,俄罗斯经历了长达12年的没有战争时段。这在俄罗斯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俄罗斯忘记了,自己之所以能够称霸欧洲,是因为英国需要他来按住法国,实现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淳朴的俄罗斯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权力的感觉实在太好了,开始忘乎所以。于是,英国的敲打随即到来。克里米亚战争,再次让俄罗斯用大批人命刷经验值。不过,失败后的俄罗斯人却转头忽悠更为孱弱的大清朝,武力和忽悠并施,从中国窃取了超过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来伊犁城在刘锦棠大军压境下吐了回来)。
此后,随着德国的统一和强大,英国又开始鼓动俄罗斯反对德国。并成功的忽悠俄罗斯人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为英国的棋子,俄罗斯在欧洲大陆先后制衡法、德两国崛起的同时,自己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但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包括英国的贸易、技术支持,以及自身的经验值。
一战后,为了防止英国独霸欧洲,美国、德国又开始大量援助社会主义苏联,帮助苏联迅速成为了强大的工业国。俄罗斯人再次以棋子的身份,获得了大量的好处。拿破仑把俄罗斯打成了欧洲宪兵,希特勒把苏联打成了比肩美国的超级大国。
等到二战结束之后,终于不用再做棋子。
从奴隶到超级大国,俄国人用400年时间实现了大翻身。这期间有必然,也有很多偶然。
远离主要文明中心,让俄罗斯获得了夹缝中的几乎全部土地。
东罗马灭亡,让俄罗斯获得了意外的遗产,包括名分、技术、东正教。
正在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给俄罗斯提供了两百年的陪练刷经验值的机会。
法国、德国的先后崛起给俄罗斯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为了制衡法、德的崛起,英、美先后给俄罗斯和后来的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拿破仑、希特勒先后远征俄罗斯,为俄罗斯提供了升级机会。
工业时代到来,让俄罗斯地下的矿产资源意外发挥出了价值。
共产主义,让俄罗斯有了整合资源,实现快速工业化的能力。
……
这每一次,都是俄罗斯无法抵抗的国运!然而,一个国家能够靠国运一直强大下去吗?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他们几乎一直在对外战争。在苏联建立之前,俄国没有战争的年份只有拿破仑战争后的1815-1827,日俄战争后的1905-1914;即使克里米亚大败后的那段低落的时间,俄国人也在东方不断侵扰、蚕食我国边境。俄罗斯的“战斗民族”称号,不是其战斗力多强,而是一直在战斗。热爱并不等于专业!
相反,在很多战争中(除了对大清),俄国人几乎都是先败后胜,而且是惨胜,依靠战略纵深、依靠人数优势,最终获得胜利。林彪评价苏联:“过于依赖大兵团作战,战略大局观欠缺总是慢人一步。”这真实的反应出这个国家对力量的崇拜,以及智慧的欠缺。
然而,时代变了。智慧的价值渐渐超过力量!
每一次战争,俄国得到的都是土地、威慑力,但现在这个时代,土地、威慑力的价值已经没有那么高。
资源很重要,俄罗斯确实有优势,但不代表不可以用科技手段替代。中国的水电、光伏发电量总1.47万亿度,已经远远超过俄罗斯全国的发电量。技术可以逐渐替代大部分资源优势!这一点,沙特阿拉伯都已经意识到,并努力进行转型。可是俄罗斯,如此庞大的体量,能够转型吗?
此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类希望在更舒适的环境下生存。
俄罗斯面积1700平方公里,人口1.46亿。印尼爪哇岛面积13.88平方公里,人口保守估计1.45亿。这么多人,完全不需要那么大土地。我国最北方的黑龙江省,最近10年的时间人口流失了646万,其中很多人是奔向了海南,还有一部分人先是回到了山东老家,然后又去了更南的南方。生活在比黑龙江更北方的俄罗斯人,他们不是不想去南方,他们是没得选。试想一下,如果开放俄罗斯人在海南入籍落户,恐怕人口不足千万的海南省民族结构都要发生变化!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双方伤亡合计肯定超过百万了,两个国家是当年沙俄帝国的主体部分。再次用人命刷经验值,却是以东斯拉夫内战的形式!上一次亚欧大陆上如此规模伤亡的战争,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后来的不论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都没有达到这个规模,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恐怕也难以匹敌。
这是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只会诉诸武力?还是历史中每次战争都能获益,养成了路径依赖?
400多年持续的战争不曾拖垮俄罗斯,而二战后战争减少的时代,却让这头北方巨熊不知所措。像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浑身体力无处释放!也许战争还会有,但已经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方向。
不管怎样,过去500多年,东斯拉夫人那一路开挂的国运,已经不复存在了!
贴主:布南温于2025_03_14 19:55:37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