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二楼象女士:亡国之象,大抵如此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1★★☆♂] 于 2025-03-09 8:55 已读 892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有一句话说得真好——趁着年轻血压低,早点读完南明历史。

确实。读南明历史容易让人上头。各种失节的、背叛的、弄权的、坑蒙拐骗的……


即使如此。我仍然认为,明朝灭亡是一场因果,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次历史事件所能逆转的


明朝灭亡,罪在崇祯吗?崇祯是一位高度努力、勤政、节俭、自律的帝王。

他一方面继承了洪武、永乐的精力和勤政,一方面继承了万历和嘉靖的昏庸。于是,他成了一个十分努力且昏庸的怪胎。


如果只是昏庸,什么事不要管,任凭天下躺平摆烂,大事小事交给东林党和阉党去处理的话,大明一定不会亡在他的手里。


勤政是一项品质,但昏庸的勤政便是王朝灭亡的加速剂。崇祯节俭自律到什么程度。


为了缩减日常开支,他不舍得住乾清宫正房,而是住在乾清宫旁边的小厢房——德政殿。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只有一件生活器具——一把盛水的金壶。


倒水添水,亲力亲为,不用太监宫女伺候。


御座旁仅一金壶,手自注汤,未尝有他供具。(黄景昉·宦梦录·卷四)


如此一位勤政自律近乎“禽兽”的帝王,亲手砍了王洽‌、‌袁崇焕‌、张其平‌、陈祖苞‌、颜继祖‌、吴国俊‌、‌李重镇一批抗清平寇相当出色的干臣。间接害死的文臣武将更是不计其数,包括左光斗‌、杨嗣昌‌、杨骏‌、卢象升、孙传庭等等。


崇祯还创造了另一个纪录。他是唯一一位没有绯闻的皇帝。在位十七年,没有在档案里留下一笔作风方面的记录。亡国之君,大多亡于荒淫无道。崇祯亡国,亡于太过努力

明朝灭亡,错在大臣吗?“甲申事变”到南明十八年,确实出现了很多无耻之徒。整体而言,心向大明的大臣仍然占据多数,但这些人的表现,又称不上“忠臣”。


比如。南明第一个权臣马士英,首鼠两端、党同伐异、弄权擅政,南明灭亡后,其他人大难临头各自飞,唯独马士英保护弘光老母邹太后撤退至杭州。浙东兵败,马士英被俘拒降,遭到清军剥皮处死。


说他是奸臣,他誓死忠于大明,南明灭亡在即,还不忘拼死保护老太后。


然而,回顾马士英把持朝政的那段时间,所干得每一件事,与利国利民利苍生丝毫不沾边。


另一位“无耻奸佞”杨维垣。天启时,杨维垣是阉党的得力干将。阮大铖是他的铁哥们,阉党主力徐大化是他的表叔。杨维垣用诋毁的方式,结束了东林士人王纪、顾大章、王之寀的政治生命。


崇祯登极,阉党倒台,杨维垣摇身一变成了“反阉义士”,打击阉党,使尽浑身解数。一六四五年五月,弘光灭亡前一刻,杨维垣亲手送老婆孩子投井溺死,然后身着大明衣冠,自缢殉国。


说他们行,大多数时候还真不行。明朝亡国,与他们平时瞎折腾有最直接的关系。说他们不行,关键时候还真行


明朝亡国,锅在武将吗?明朝武将多如牛毛,南明的左良玉、黄得功、高杰、李成栋、孙可望、李定国、郑成功,随便拎出一位,放在汉唐时代必是封侯的存在。猛人云集,亡国仍不可阻挡。

李定国两撅名王后,迎来第一波抗清高潮。清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准备放弃西南七省,平分天下。


此时,李定国邀请郑成功一起北伐,原计划李定国由陆地进攻肇庆,郑成功率领水师由广州登陆,合兵一处,拿下广东,进击福建。李定国拿下肇庆后,郑成功毁约了,没有发兵策应。大明第一次复兴,擦肩而过。


当郑成功思考周全,发动了长江战役,郑家水师封锁住长江,清军一截为二。此时,留在南方的清军如同瓮中捉鳖,各路总兵如果及时“捉鳖”,至少能够保住长江以南的故土。


这一回,变成了郑成功积极,南明将领消极配合。第二次复兴良机错过了。


明朝亡国的责任,不是某一个人或群体造成的。辽金哪个不比清军能打。南明哪一点不比南宋更有优势。


或许,大限将至,总是充满离奇的诡异。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