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海外华人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查理芒格: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活得很好,有个秘诀: 别把人性想得太好

送交者: 老孙子[♂☆★★★蛋神--老人家★★★☆♂] 于 2025-02-22 12:59 已读 694 次 1赞  

老孙子的个人频道

+关注
查理芒格: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活得很好,有个秘诀: 别把人性想得太好
Original 素一 素一的人生导图

芒格说:人性本来就有许多缺陷和毛病。你要是看什么都一肚子牢骚,只会适得其反。把自己毁了,世界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太不值了。我从来不干这样的傻事。

这句话提醒我们面对现实,应保持理性与宽容。
抱怨无法改变世界,反而可能毁掉自己。唯有积极应对,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位置。

1.痛苦生活的处方包括:1. 嫉妒;2. 怨恨。
负面情绪对人生的影响:嫉妒如毒草,让人在比较中迷失自我,心灵被他人成就所困,无法享受自身成长之乐;怨恨则如烈火,烧毁理智,让人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中,无法前行。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言:“嫉妒是心灵的肿瘤,怨恨是灵魂的枷锁。”以药方为喻,这两种情绪如同毒药,摄入越多,痛苦越深。运动员若嫉妒对手的成就,怨恨裁判的不公,而非专注于提升自我,最终只会陷入痛苦的漩涡,无法自拔。摒弃嫉妒与怨恨,方能为幸福生活铺路。

2.乞丐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乞丐不会妒忌百万富翁,因为两者差距太大,无法产生比较心理;但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因为他们在同一层次,差距可见,引发嫉妒。

就像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会嫉妒顶尖学霸,但会嫉妒成绩稍好的同学。嫉妒往往源于相近的比较,而非绝对的差距。我们应该警惕身边的比较,避免陷入嫉妒的泥潭,而是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3.不要到处抱怨,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抱怨者虽未必心怀恶意,但频繁的抱怨往往令人反感,因为负面情绪具有传染性,消耗他人精力。比如,办公室中常抱怨的同事,虽工作努力,却因不断散发负能量而遭人疏远。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艾比泰德所言:“我们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我们关于事物的看法困扰。”抱怨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凸显了个人对待困境的消极态度。少抱怨,多行动,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欢迎。

4.如果你被批评,请记住,那是因为批评你会给他一种重要感,也说明你是有成就,引人注意的,很多人凭借指责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得到满足感。被批评往往意味着你已取得一定成就,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

批评者通过指责你来获得一种自我重要感,正如矮子通过诋毁巨人来彰显自己。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尤为常见,如新晋明星员工常遭老员工非议。

面对批评,我们应保持冷静,将其视为成功的副产品,而非自我价值的否定。
记住,批评你的人可能只是想通过你抬高自己。

5.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建立起统治,而良心,就是上帝。
知识如同光明,照亮心灵,驱散愚昧;良心则是内在的审判者,指引道德行为。两者共同构建了人的精神统治力。

例如,科学家凭借知识探索未知,但若缺乏良心,可能滥用科技,造成灾难。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没有道德是瞎子,道德没有科学是瘸子。”

知识赋予我们力量,良心则确保我们正确使用这力量。
因此,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塑造了人的完整精神世界。

6.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世界的伤害更多的来自认知缺陷,而非恶意。

认知缺陷导致误解、偏见和无知,这些无形中造成了更多伤害。

例如,历史上的战争往往源于对彼此文化的误解;

现代社会的网络暴力,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信息不全、认知偏颇。相比之下,恶意虽直接,但其影响范围往往有限。

如苏格拉底所言:“无知即罪恶。”

认知缺陷如同暗流,悄然侵蚀着社会的和谐。

因此,提升认知、追求智慧,是减少世界伤害的关键。

7.人可以防御他人的攻击,但对他人的赞美毫无抵抗力。我们容易抵御外来的攻击,却难以抗拒他人的赞美。攻击往往激发我们的防御机制,而赞美则直接触动内心的虚荣和自我认同。例如,职场中即使对批评有所防备,也容易因一句赞美而放松警惕,甚至改变决策。

如同堡垒易守,却难抵糖衣炮弹。正如莎士比亚所言:“赞美是毒药,虽甜却致命。”我们应保持清醒,对待赞美如同对待批评,理性分析,避免被其操控。

8.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别人争论,无谓的争论,对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损害,而且会失去自己的自制力。成大事者应避免无谓争论,珍惜时间和自制力。

无谓的争论不仅消耗精力,还损害性情,使人失去冷静和自制。
如同狮子不应与犬吠,成大事者应专注于目标,而非琐事。正如林肯所言:“与其跟狗争道,不如让狗先走。”成大事者应懂得权衡,将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事,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制,方能成就非凡。
贴主:老孙子于2025_02_22 13:04:06编辑
喜欢老孙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