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笙歌朗诗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笙宵漫乡思】跟风花儿:蒋捷《虞美人 听雨》vs无忧的《晚餐》

送交者: 大秦帝国111[★★金嗓仙女柯南★★] 于 2025-02-15 6:28 已读 161 次 3赞  

大秦帝国111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笙宵漫乡思】蒋捷《虞美人  听雨》与无忧的《晚餐》

一首短诗,一首小令词作,如何写出“念天地之悠悠”的史诗感?最近因缘际会让我巧遇了这样的2个作品,这两个作品的共同点是以平常意象进行铺陈缀景,挖掘司空见惯的平常情境背后蕴含的终极哲学问题,从而写出人类不同文化里最共同的东西“人生的时空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她)是谁?他(她)从哪里来?他(她)要到哪里去?”

第一个作品是去我时常潜水的高山流水唱坛(那里颇有几个我非常赞的女声,我一直潜水当她们粉丝---cicila西西公主、一路风铃老师、happysingger即快乐老师,还有就是花儿老师),新春期间巧遇了花儿老师献唱根据宋代大词人蒋捷名作谱曲的国风女高音艺术歌曲《虞美人  听雨》---学习、热爱格律诗词的人们,一定谙熟,蒋捷这首小令是入选我们这代人大学本科通识课《大学语文》《大学诗词》《诗词写作》等作为重要的范本讲解的。蒋捷通过“旅途听雨”这一平常事,竟然把少年、中年、暮年三个时空,以及儒释道三种情怀都交织在一起,只用了五十八个汉字。

第二个作品就是这次笙歌版元宵活动里无忧老师的诗歌作品《晚餐》,她抓住了晚餐时刻平常又不平常的特质,是黄昏时省自身的时刻,是对一天的无奈告别,是睡眠前的清醒与放松时光,然后把这个反思反省与无奈、清醒+小确幸时刻从时间上延展到整个人生,从空间上构筑“天、地、人”三元画面。感谢无忧老师从诗艺上对我们的启迪。

无论宋人蒋捷《虞美人  听雨》,还是今天美才女尘凡无忧的《晚餐》,都启迪我们人生走得细心些,不要忘记留心红尘小事,做个有心人----因为越是细节的地方,越容易让人领悟大道。

恰好这首国风女高音艺术歌曲《虞美人  听雨》我也有库存,隔空致敬花儿老师

演唱与制作  楼主

这首歌的原唱,我们八零后八五后里新晋杰出女高音歌唱家黄璐博士(她的导师是金铁霖教授夫人马秋华教授)毕业汇报作品的伴奏版




吴碧霞及其老师邹文琴精心培育的学生,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一直到研究生毕业,彭丽媛、吴碧霞等之后又一位杰出女高音校友曲丹伴奏版本

晚餐
作者:尘凡无忧

它以丰盛赐予你特殊的标签——落座的食客。

黄昏是就餐的风景,一切似明不明。

倦鸟飞掠而逝,掀动你内心隐秘的波纹。

假如感到口渴,就起身去寻找爱情;

假如忧伤随之而来,就亲吻她然后放开。

你吞下的只有风,这宇宙神奇的腹语,

永远在高谈阔论着灰质的存在。

当你蹒跚着离开狼藉的餐桌,仿佛灵魂

走出躯体的贝壳。回望远去的白昼

如回望一生,唯有眷恋——

这道未及消化的菜肴,将你的灵魂缠绕。

而长夜,已铺开诱人的眠床。

虞美人·听雨

作词:宋·蒋捷 作曲:白栋梁 演唱  黄璐、曲丹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贴主:大秦帝国111于2025_02_15 7:31:02编辑
喜欢大秦帝国11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大秦帝国111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