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揣冒昧,贡献一点补註...(见内文)
回答: 一个老染坊和半份旧报纸 由 尘凡无忧 于 2025-02-14 8:15
1) 原文说,报纸日期有 130年之久。 我估计,的确十分古老,但可能不是 130年之前。 原因是照片之上註有英文,“THE TA SHUN FACTORY, CHIEN MEN PEIPING, CHINA.” 这几个字使用了当年通行的 威妥玛 式的中文拼音,原来的汉字应当是 “大顺工厂,前门北平,中国”。 把它的行文顺序依照中文的习惯换过来,就是 “中国,北平前门,大顺工厂”。
2) 北平这个地名,早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就已经存在,但到了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起改称北京。 这一下来,就要到 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政府北伐完成之后,才又改回更早的名称 北平。 到了1949年初,傅作义与中共达成和平协议,中共入主北平。这年秋天,北平又改名 北京。 所以 作为北平 而存在,应该是 1928年至1949年中间的 21年。看照片中人物的穿着,也应该是那一段年代。 如果是 1930年前后,那么这照片的年代应该是 94 或 95年之前。 那个年代,正是德国的一些大公司从一次大战败战的衰退中复苏以后,一些德国大公司如 西门子,竞相到中国来寻求商机的时候。 在历史上也颇能配合。 3) 照片的旁註还说了,是在 北平的 前门。 这前门是旧北京城诸多城垣中的 内城的 九座城门之一,其正式名称是 正阳门,或者丽正门。 旧京剧有一齣戏 《戏凤》,说的是明武宗 (年号正德) 朱厚照微服出游的故事,里面有唱词,“我住在北京城内,大圈圈里面有个小圈圈。小圈圈里面有个黄圈圈”。 说的那个大圈圈就是北京的内城,小圈圈就是里面的皇城,再向内缩小一圈就是紫禁城。 这前门因为其 建筑样貌的相对独特,曾经被不止一次的用作商标。 例如 香烟中的老品牌(1916年开始),名为 “大前门”。 纺织品中的 内衣有 “前门牌”,都是用了 正阳门 的 城楼 或者 箭楼的肖像作为商标。
4) 如果确实如照片的旁註,染坊的位置是在北平市的前门地区,那么有大概率的可能,不会 “就在紫禁城斜对面”。 前门地区位于 皇城之外,与紫禁城之间还有一道皇城作为中间的屏障。 我不怀疑作者的祖父辈的那位百岁老人说的话,只是觉得,他在措辞时,可能把 皇城 与 紫禁城 混淆了。 前门地区有一段时期是经济活动相当发达的地区。 染坊的位于那个地区,是不值得奇怪的。
也或许可以解释为,染坊的工厂是位于 前门地区,而其进行商业活动的门面、店铺是在其他处所。 那也是有可能的。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