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时事快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特朗普加关税︱胡锡进指中国产业链成熟,批美国势自招麻烦

送交者: MMPPKK[♂☆★★宇宙超级导师★★☆♂] 于 2025-02-02 16:01 已读 556 次  

MMPPKK的个人频道

+关注

美国总统特朗普昨签署行政命令,对中国、墨西哥及加拿大,分别加征10%至25%的关税。《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社交媒体发文,指特朗普此举把全球贸易推向支离破碎,但中国在多年的贸易战经验、产业链高度成熟、中国民企有非常强的调整和生存能力下,美国加关税最终会“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自招麻烦。




美国向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国加征关税,势令全球贸易格局大变。路透社


中国厂商已未雨绸缪


胡锡进撰文指,特朗普以“採购并允许非法芬太尼分销到我们国家,这已经导致数千万美国人死亡”为由,向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对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胡锡进认为,特朗普的做法肯定会给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对美贸易造成损失。对中国来说,一些主要从事对美出口业务的公司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是中国经济界整体上无需惊慌,而且有了上一场贸易战之后,相信中国社会也不会惊慌。事实上,特朗普这一轮加关税早在各方预期之中,中国相关厂商早已未雨绸缪,做了大量准备。


首先要看到,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但特朗普加关税是面向世界的,他的最新行动打击最重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分别是美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也就是说特朗普在改变全球贸易原有的面貌,使它朝著支离破碎不确定的方向演变,这当中越小的经济体,风险越大,抵抗力越弱。而中国反贸易战的能力最强,近年积累的新经验也最多,在贸易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中国的战略主动性和应对能力也会是最大的之一。


美消费者承受通胀代价


第二,经过上一轮关税挤压后,很多中国输美产品的利润空间缩小了,有些接近了临界点,特朗普接着提高关税,美方所要分摊的增税比例必将更高,其中一部分由美国经销商支付,另一部分只能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拉升美国好不容易降下来的通货膨胀。中国厂商决不可能赔着本向美国出口。


第三,由于关税作用,其他国家的服装、玩具、家具、电器等对美出口可能会增加,但是那些东南亚、南美甚至非洲的很多替代产品也是中国厂商迁过去生产的,有些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即使没有美国的加税,中国厂商也会向外迁移,因为新厂址的员工工资比中国大陆低不止一个台阶,大于迁厂所增加的成本,这在服装行业尤其比较明显。


第四,美国的关税不可能把中国的大量行业逼走,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为中国的供应链高度成熟,社会非常稳定,而且员工薪酬虽然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员工技术熟练,责任感高,所有这些构成了难以替代的整体环境,这个综合优势不是逃避10%甚至更多一些关税可以抵消的。所以少数中国工厂外迁很招眼,但它撼动不了格局。


助中国供应链在国际扩大


第五,中国的产业链总体上越来越强大,高端部分逐渐成熟,基础部分进一步织密。比如东南亚对美出口服装,60%以上的布料来自中国。对美出口电器,零部件大多来自中国,只是在它们当地组装。那些中国外迁的工厂和依靠中国产业链的当地工厂除了对美出口,还会增加在当地及周边的销售,使中国供应链进一步深入到世界各地的产业中,从而扩大中国制造在当地的渗透,带动中国影响的升级。


综上所述,特朗普把关税当万能牌打,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他手里缺少其他好用的牌,只能有什么不满就上关税。人类近现代发展史就是关税不断降低的过程,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是典型的急功近利,通常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当他越打越多时,美国就会成为风险和问题的聚集地,变成“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文章强调,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综合成本最低的国家,也是供应链最完整的国家,对中国不断加税,加到最后注定是美国供应商和消费者掏腰包,因为越是接近临界点,中方将越有不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支付关税的底气,因为美国人通过世界其他地方无法买到同等质量、价格更低的产品。兜一大圈,他们还得直接或间接买中国货。所以说,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困难和干扰都将只是一时的,中国民营企业有非常强的调整和生存能力,最终给自己招麻烦并付出代价的将是美国自己。



喜欢MMPPK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