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致命弱点暴露,给了中国机会
中国宣布对美国出口关键矿产进行严格控制后,美媒持续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显露出肉眼可见的恐慌情绪。
一位曾经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并参与过伊拉克战争的退役老兵,在《国会山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他指出,美国实际上已将军事供应链的大部分外包给了中国,这显然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敲响了警钟。
他呼吁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以及美国军工企业,提高这种供应链的安全性,以确保不被对手渗透或破坏。
他分析称,中国的限矿措施是对美国防务领域的直接打击,美国应认真面对这一现实。
近年来,美国为了节省成本,选择进口大量中国制造的军事装备核心部件,如航母、导弹、坦克和飞机等的零部件。
这种依赖甚至超过了美国对传统盟友像英国和日本的依赖程度。
文章中提到雷神公司CEO的表态也让人唏嘘,他直言该公司无法与中国供应链彻底脱钩,因为其成千上万的供应商都在中国。这说明,中国在这个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非常有利的位置。
如果有一天,中国决定切断这些重要材料和部件的供应,美国的军事装备将面临瘫痪的风险,美国相关企业也可能遭受重创。
此外,文章还列举了历史上的一些例子来强调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比如以色列和美国通过渗透和操控对手设备达到战略目的的成功案例。
通过这些例子,作者表达了对美国政府的高度失望,认为美国可能是首个主动将军事供应链交给潜在对手的国家。
最后,文章作者还指出,特朗普政府以及相关各方,把确保军事供应链的安全视为头等大事。
他警告说,一旦中国拥有了“操控美国军方供应链”的能力,就等于掌握了削弱美国武装力量的钥匙,绝不能让美国的国家安全被他国挟持。这也成为特朗普上任后必须优先解决的任务。
其实,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美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五角大楼在2022年就出台了保障关键供应链安全的建议,还推出了《国防工业战略》和芯片法案。
这些政策的背后,还有与美澳稀土矿采公司签署的大合同,旨在重建国内生产能力。
那么,美国军工企业为何如此依赖中国?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的产品价格低廉且效率高。
多年的离岸外包让美国公司发现,国内早已缺乏可替代的供应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中国“脱钩”绝非易事,不仅耗时而且成本高昂。因此,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需要更明确的计划,逐步减少武器装备对中国的依赖。
为此,文章建议美国政府在确保关键供应链安全的同时,应激励私营部门发挥其优势,去寻找和创造替代方案,从而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美媒给中国扣这么大的“帽子”,最终也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收到警告的特朗普该如何破局?
其实,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都清楚,与中国“脱钩”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是武器零部件的生产大国,中国还负责生产许多关键的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
尽管中国在全球武器出口市场仅占6.6%的份额,但涉及到制造这些武器所需的零部件时,情况截然不同。
如果贸然切断与中国的联系,国际军工业可能会陷入混乱。
这种复杂的全球化生产链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若想真正“脱钩”,需要重新构建供应链,并找到经济实惠的替代方案,这显然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中国商务部去年底将28家美国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之前还有10家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军事上与台湾走得过近,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中国在制定不可靠实体名单时一直保持谨慎,只针对那些对国家安全有威胁的外国公司。
因此,按规矩做生意的企业无需担心。中国的措施都是依据法律法规实施的,与国际贸易规则不冲突,而美国的随意制裁则有所不同。
另外,美国最新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将国防预算定为8950亿美元,并将中国列为“最大挑战”,这反映出美国对自身实力的焦虑。、
实际上,中国无意挑战任何国家,美国增加军费,最大的敌人还是它自己。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