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与“正念”
本文要讨论的“正能量”与政治无关,与道德教条也关系不大。人们直觉地认为当一个人能场比较正面时会比较顺利,这自有其道理。
正能量来自“正念”。我们的每一个念,都是在想象。(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想象是在下意识中进行的。因为一切都在运动中,我们已经习惯于根据自己对下一瞬间会怎么变化的想象做出行动,以至于已经意识不到自己无时不刻不在想象了,包括对于静止的想象。)想象就是在发愿。而我在前面几篇文中已经说过,现实世界无限复杂,能包容我们所有的想象。我们总能如愿,只是如何如愿,又总是出人意料的(因为现实的复杂出乎我们的想象。)
所以,我们要注意树立正念。(与政治或道德教条无关。)什么是正念?举个例子。假设你生病了,你该怎么许愿呢?不要想“病好”,要想“回复健康”。要多想想以前健康时是怎么样的,不要纠结在自己的病里。因为,怕什么来什么,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同样地,如果你真想这个世界好,就不要纠结在历史的黑暗面里。多想想怎么建立一个更大的美好的想象共同体,让所有的人都能和平相处。阴谋论的问题不在于他们是不是事实,而是它们往往是阴暗的,不利于我们树立正念。
不知,未知,未来,死亡,黑暗并不一定意味着恐惧,同样可以意味着希望。当一个人陷入绝境,仰望黑夜,或许会想冥冥之中会有什么呢?会不会救我呢?而自以为是的全知与不可能只会带来绝望。
什么时候需要信仰?当我们遇到不可知的时候。(比如死后到底如何)我们不愿意不可知,我们希望是可知的。可见,信仰其实是一种意愿。与其说,某人信仰上帝,不如说他愿意有个上帝,愿意有个天堂。(请注意笔者只是举几个例子,本人不是宗教徒,不属任何宗教,没有传教的意思。)
如果有什么光明(阳)与黑暗(阴)的永恒的战争,那么不会是地域民族宗教主义之争,也不会是什么是非善恶正邪佛魔之争,就是希望与恐惧乃至绝望之战。
阴暗的想象(恐惧)有个特点,那就是专注,念念有住,念念滞碍。光明的想象(希望)则正相反,它的特点是跳跃(超越,超脱),念念无住,念念无滞。
所以,朋友,如果你还能意识到你的执着只能带给你烦恼甚至痛苦。建议你不要专注地上网了,出去走走吧,转移转移注意力,至少打开窗,感受感受风的抚摸,或者只是侧耳听听窗外的声音,想象一下这些声音的背后是什么……。
什么是跳跃式的想象呢?什么是正念呢?打个可能不太妥当的比喻。如果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时,他没有纠结在所受的苦难里,也没有专注于所处的世界如何如何的糙蛋,或人们(包括其弟子)怎么怎么对不起他。而是在想象这些人能通过他的牺牲获得永生或者说进入天堂。那么不得不说他的想象是跳跃的,超越的,可以归类为“正念”。
请注意,我赞赏的是耶稣的精神,而不是钉十字架这件事情。我尤其反对用自残自杀(包括苦行)来与老天爷做生意,(耶稣上十字架是被动的。)我只是举这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正念而已。真正的无为法,全在内心,而不是外在的行为。
有人说:无念为正,有念为邪。在我(主观地)看来,所谓无念,念念无住,即不可住于有念,也不可住于无念。而如何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何才能不过于执着过于专注,各人可以寻求各人的方法。(笔者的这些文章很多是写给自己看的。也就是说,我说得到未必做得到。我也在学习中。如果有哪位读者觉得还有点道理,愿与诸君共勉,一起努力。)
例如我在前文提到过,当我在最低潮时,与 帮助了我。多看点哲学,佛学,心学,……,等等“脱离实际”的书籍,也有助于我天马行空的想象。(未必合适于每个人,仅供参考。)有句响亮的口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本也不错,但是我们在习惯性地赞美埋头苦干的同时,或许也应明白:首先要想得到,然后才会去做,去干。好比买彩票,如果根本想不到会中奖,是不会去买的。可见,限制我们的首先是想象力,然后才是能力或努力不努力。
然而无论我们怎么想象,都离不开语言逻辑。逻辑,1=1,某是某,不是非某……,无非是对现实的简化,或者说抽象。例如假设苹果A=苹果B,才能统称为苹果。而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我(主观地)看来,现实是无限复杂的,或者说混沌无序的。
无序不是排除所有的各种各样的序,而另有一序(例如无规则运动)。而正是所有各种各样的序的集合。也就是说,并非“你们都错了,只有我是对的”(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是“大家都是对的,只是不要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我的实践告诉我真正的事实很可能足够复杂,甚至连荒诞的教派也能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因为语言相对于现实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自以为分析清楚了,往往情况已经变了。(摘自前文《我眼中的世界与客观存在 》)
先天是没有规律的(混沌无序)。规律都是我们(人类自己)后天加上去的。好比那墙角的三条线(三维),先天是没有的(零维=无穷维)。我们加了以后,发现事物的运动似乎总能套得上去,所以我就以为这三条线是先天的所谓客观规律,原来就在哪里,被我们发现了,而不是创造了。其实不是。如果你是研究数学或理论物理的,那么你会发现其实你最缺少的是想象力。
各家各派都以为自己掌握了客观真理,先天真实。在我看来,不过是各有各的想象而已。(客观真理,先天真实是不可确、全知的。一切知都是主观的后天的。)想象,就是愿望,当愿望特别强烈时,就成了信仰。
而愿原是第一因。因此各家各派的想象都会得到各自的各种程度的“证实”。于是反过来坚定了其信仰。每一派都各有各的固执的信徒。外人看来似乎不可理喻,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是有他们自己的“实证”的。而你没有他们的想象,他们的愿,因而“无福”得知这些所谓的“境界”,在他们看来,你是很无知的,甚至很可怜的。
甚至于,连精神病患者也是如此。他们拥有的想象及其“实证”更独特,往往只属于他们自己。因此才被人视为“疯子”。其实他们是各有各的理由的。并不缺乏理性,只是缺乏“同道”(共同想象者)而已。
而科学,逻辑,之所以大行其道,并不是因为它是真理,而是因为逻辑是死的,对谁都一样。因此最容易推广,共同想象者(“同道”)最多。仅此而已。
扯远了,回过头来说,“想与做”。信愿行是连在一起的。想了而不去做,或者想了却无法做,就是空想,白想。好比想中奖,却不去买彩票。或者想买火星的彩票。
需要注意的是,(有前因必有后果)愿(想象)是因,中不中奖不是唯一的果,行(做)才是真正的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想象力仅限于吃喝玩乐,那么其结果就是到处寻觅吃喝玩乐。如果另一个人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那么哪怕他暂时不知如何做,其上下求索的过程就是他的果。(此二人并无谁高谁低,谁对谁错,只是人各有志而已。)
网上流传所谓“吸引力法则”,所谓心想事成的秘密。在我看来,无非是无限复杂的现实包容了我们所有的想象,所有的愿望。只是如何如愿,在达成目标的路上有什么样的风景,总是出人意料的。
总之,首先要敢想,想了,发现有入手之处(至少要有可以去上下求索的方向),就值得一试,不要去管教科书,经典,权威们怎么说。想的时候可以大胆一点,做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如履薄冰,摸着石头过河",是过来人之言,真正的智慧。
(有的朋友反映“看不懂”我的这些短文,希望能具体说一下哪里看不懂,我会设法补充说明的。)
所谓“心想事成”可能来自网上流传的“秘密”或“吸引力法则”之类的励志类的心灵鸡汤。从马列的角度来看,不太可能认为是对的。
因为客观的事物怎么会被主观的(心里的)想法所决定呢?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究竟哪个是决定主观的客观?是心镜内的被觉知的万事万物,还是能觉能知的“心镜”?是电视里的图像决定了电视,还是电视决定了电视里的图像?
然而想法(包括没有想法,入静入定)也不是”镜“而是”像“(空白像也是像)。
决定一切的”心镜““电视”或客观存在究竟是什么,在我(主观地)看来是不可知的。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不是这终极决定的力量。我们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到的,想得到的,可以被我们执念或执着的,都不是。(包括”心镜“或客观存在这些概念,也不是。)
因为“知”是以“不知”为背景的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关键在下一句:)是知也。(知=知+不知)。
画=画面(表面)+背景(根本的本体)
慧能:无背无面,无头无尾。终极的背景或源头,都是我们推想出来的,或许根本就没有。
或许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不知道这最根本的本体究竟是什么,我们连到底有没有这种的客观存在都不知道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老天爷的安排,就好比一个乱打字的猴子打出了一篇红楼梦。
几率再小,也不是零几率。而只要一旦发生而我们身处其中,那对我们来说就是100%的必然而不是偶然了。
好比中彩的几率再低,也总有人中。只在一种情况下,是零几率,那就是你怀疑这事以至于没有任何信心,根本就没买。(所以既要听天命也要尽人事)
所以“秘密”或“吸引力法则”之类的励志类的心灵鸡汤所强调的用信念与希望代替怀疑与恐惧或绝望,是有道理的。
尤其是假设这种信念是对真正的自己就是本体的信念。(如果客观存在就是某种基本物质或能量,难道你的本质不就是这种基本物质或能量。事的成败或坏灭与本体的不生不灭无涉。)
但是如果我们需要事业的成功来给自己信念与希望,那还是真正的信念吗?
在我现在看来,需要成为winner来证明自己是the chosen的,需要成为外王来证明自己内圣的,需要实践的检验来证明自己是掌握真理的永远光伟正的导师的,需要实修实证来证明自己得道或成佛的,都是弱鸡。
人们期望心想事成。那是因为人们总是以事的发展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愿望来判断这件事是好是坏是成还是不成。(以至于把“对不对”与“成不成”“赢不赢”误挂在一起。包括马列主义,其实也认同心想事成,或者说认同正是因为自己想对了,革命事业才成功了)
真正对自己有信心的强者不会迷失其中。例如借粮不成的下岗公务员,庄子,他照样有心情写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寓言,说明他是真的逍遥。事的成与不成动摇不了他与他的想法。
贴主:湖叶于2024_12_25 2:01:25编辑
已标注为湖叶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