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迹学的两条发展道路
中外笔迹学的两条发展道路
韩进
笔迹学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是表意笔迹和表音笔迹的发展道路,这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历史上,中国的笔迹学主要在测字术和书法两个领域发展。就纯学术性而言,测字术是面对笔迹现象整体的,而书法只针对艺术性的笔迹领域。就技术性而言,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多更大。中国书法界对艺术性笔迹的评价,单就笔迹与人品的关系而言,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但很少能上升到理性阶段,远远不能称之为科学,连称之为学科的资格也不够。
中国测字术和书法领域的笔迹学研究,主要是从形和神两种角度看问题,涉及形状、线条、形势、神采、气脉、韵味等概念。它们为中国笔迹学从动态的角度研究笔迹打下了社会基础。
1990年前后,西方笔迹学如春风吹进了中国,带来了字体大小、速度快慢、笔压轻重、字体斜正、字距、行距、空白边等笔迹特征和心理含义相对应的知识。这些知识成为可靠的基础,从此中国笔迹学就像生豆芽似的迅速生长,日新月异。20年之后,中国笔迹学就趋于成熟,敢于宣称自己可以全面、系统、深刻地透视笔迹书写者的内心世界。
但是,笔迹学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透视别人的内心世界,别人也可以透视你的内心世界。越是内心不干净的人,越是虚伪的人,越惧怕笔迹学。当世风日下全民腐败的时候,成熟的笔迹学在中国社会就走到了尽头,不能出门,只能躲在自己家里自娱自乐。
中国笔迹学的情况,应验了那句名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世界各国的笔迹学走的是另外一条路。
中国人长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没有科学的概念,连这个词汇的诞生时间也不长。
西方人自古以来就有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了。
但西方人的科学意识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搞科学研究就是解剖事物,把事物划分得越细越好。于是,世界各国的笔迹学专家在确立了字体大小、速度快慢、笔压轻重、字体斜正、字距、行距、空白边等笔迹特征和心理含义的对应关系之后,就全心全意地转入了字母形状方面笔迹特征的研究。他们把形状、速度、笔压三者先割裂开来,分别确认了各种笔迹特征的心理含义之后再做综合性的评估。他们的这种做法被中国笔迹学专家称之为解剖尸体。
几乎每个笔迹学专家都认为自己很伟大。他们这么评价自己倒不是纯粹是为了欺骗他人,他们是真诚的,至少也是有部分真诚之心的,他们的依据就是自己发现或确认了某些笔迹特征和某些人格特质具有对应的关系,他们相信自己掌握了某些别人不知道的“真谛”,他们有理由相信自己是伟大的。大多数专家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钻研越深。他们的这种钻研并不是无意义的,作为学术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宏观的、整体的,这使中国笔迹学专家始终坚持把形状、速度、笔压三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同时中国人都是现实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这也使中国笔迹学专家始终脚踏实地,不肯走半步玄虚的路。认识到根据笔迹不能准确地断定年龄性别,中国笔迹学起步阶段就坚决要求笔迹材料注明这两项内容。注明了这两项内容之后,中国笔迹学专家分析笔迹时从一开始就在内心里构筑笔迹材料书写者内心世界的整体框架。在专家之间研讨时,每个人都需要说明笔迹材料书写者总体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作出综合评述性质的笔迹分析结论。这样,谁的结论正确,谁错了,仅仅三五分钟的时间,当场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
简而言之,世界各国的笔迹学专家,因为把形状、速度、笔压三者分割开来研究,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走上了迷途;又因为在不确定年龄性别的基础上研究笔迹,不具有扎实可靠的条件,导致了结论的角度肤浅和可靠性不足。这些缺陷又导致了整个社会对笔迹学冠以伪科学的恶名,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压制、排斥,市场萎缩。现状是,免费分析笔迹的招牌林立,好像妓女到处张贴免费白嫖的广告。
世界各国的笔迹学本来可以借鉴中国笔迹学的经验,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但受自身利益的束缚,各国的笔迹学专家情愿对中国笔迹学装聋作哑且做瞎,坚决把中国笔迹学专家当作宇宙之外的人。
可以说,世界各国的笔迹学,走进了看不到前途的泥潭里。但若是回头,三五年之内,透视所有人的内心世界就将成为现实。
已标注为韩进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