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回答: 中国文化的特质与精髓 由 湖叶 于 2024-10-28 18:41
You said: 中国文化的精髓:不假外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不在穷经皓首) 为道日损。(不在积累学问,更不要说文凭了) 三藏十二部经,自性中本就具有(先有自性,再有佛典,而不是相反) 这与一味向外追求(认定有个外在的神圣或客观规律以及物质世界)的西方传统是正好相反的。 举个例子。 有些谈禅宗的英文书,开篇就谈什么不是空碗难装茶之类的比喻, 一副要人谦卑听圣训的一神教做派,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还谈什么禅? 中国禅,其实不是禅,不是什么思维修,不是印度禅搞的静坐冥想。 不在思维或身体上下功夫, 而是直截了当,问你:谁在思维?谁在赶身体这架牛车? 但不会有个标准答案来背诵。 学中国文化,要落在实处。这实处不是文字语言,而是我们各自的生命实践。日前,在洗碗时,远处似乎有鸟在长鸣,我莫名想起了一段禅宗故事。 某老和尚带小和尚出外游玩, 天上,有一列候鸟,鸣声飞过。 老和尚问:听到了吗? 小和尚说:听到了。 再问:听到什么了? 答:飞过去了。 老和尚气坏了,(平时白教这个小和尚了),上去一把抓住小和尚的鼻子,喝问:什么过去了?过去了吗? 宇宙再大,也不过就是一张墙纸。 没有生命之眼,太阳再亮,也是白亮,等同于黑暗。 奈何人们常常被眼前显示壁上的一切所惑,忘记了自己。 相比于宇宙空间,时间更容易让我们感受自己的生命。 相比于视觉,听觉更容易让我们观想自己的存在。(我听到了我的心声,故知我在) 触觉的持续,也许更为亲切。(无论身体是不是只是步行骑的水牛) 我曾经把相续相,时间相,寿者相,比喻为诱惑夏娃的毒蛇, 这就是对人生持否定或悲观的态度。 当然是过于偏激了。 世人虽蠢,也不是一点美都体会不到的。还是有希望的。 上文曾提到过地球犹如宇宙中的尘埃。这个常见的比喻,其实比喻不当。因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相当稳定。不仅如此,这个世界的真相可能是心物二元,识像二元,缸脑二元,缸只是个比喻,属于不可知,脑和物理世界都是符合逻辑的推想,也没有全错,只是容易被执着而形成偏见。我们应该自尊,要有慧能“我要成佛”之类的志向。不然的话,还不如做一头快乐的猪,何必做人?关于“先天第一因”,人们各有各的猜想,以及执念,甚至成为不容置疑的答案或不容亵渎的字眼,当然也就绝对不会承认乃至无法设想这些文化的核心只是猜想了。 算了。人们被这些所割裂,以至于要拼个你死我活,也许是种宿命。 我们不如谈谈这个“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的问题是从哪里来的。 在我看来,这来自时间感,寿者相,“我我我......”,自我意识与自我的迷失(以及对寄托的渴望)。 生命,在于音,不在于色。寿命、声音(包括sound of silence)无所谓长短,只要能从这音里观到自己的存在。这绝对不是要用个空杯子去装什么神启之类的。换个特殊的梦不等于醒了。 醒了,一般就没在梦中那么繁忙紧张了。 从容(因自性自足,不假外求)。才是中国文化或文明的特质。不是气势汹汹或拿腔做调 (稍微解释一下。我们要感受自己的生命,当然是从时间的长短中感受比较方便。 而要感受时间,当然是从耳根中感受声音的变化或不变比较方便) 人无法直接看到自己眼睛(的真相),间接看到的严格说来都不是真相。虽然听也是听不到的,但是可以确定无疑于自己的存在。至于到底生命是什么存在或到底怎么样存在,在我看来就和先天第一因一样,属于永远的谜。如是我闻,宋代说出名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高僧曾质问来访者“何贵耳贱目”。 我要谈的语境context不同,对我来说,正相反,我们过于贵目贱耳了。 包括本人,总是喜欢“明镜”或“屏幕”这个比喻,也是过分重视视觉了,忽视了听觉。 对象化思维(镜像对立、能所对立、心物对立、我与非我的对立),是自我意识建立的基础。 关于自我意识陷阱,我已说得太多,被嫌啰嗦了。 然而更重要的“镜”,或者说更重要的背景/基础,(不在于空间),而是时间相(记忆相,相续相,寿者相)。不在于视觉,而在于听觉。 关于耳通(方便度)第一,在佛家很明显,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其实道家也有,远在战国时期,庄子 杂篇 庚桑楚 :(吾) 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末. 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坛经:无头无尾)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儒家)。 重点在于宙,不在于宇。在于音,不在于空,当然更不在于色。 不可空守sound of silence. 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频敲钟吕虚有事,或能识得主人公。 其他各种教派相似的方便法门其实很明显,不再赘述。 以视觉而言,道路是比虚空或空间更方便的入口,出去走走,在路上比空守屋中更容易悟道,生命是活的不是死的。回到上面那句庄子的话, 原文这个“道”字应是误补的。不如“吾”或“我”。 参见庚桑楚 六 “以有形者(包括身外身)象无形者而定矣。 (无形者,真我)出无本,入无窍。(有形者,假我)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形者)有实而无乎处。(无形者)有长而无乎本末” 有形的我在空间(视觉)中表现。 无形的吾在时间(声音)中觉醒。 ChatGPT said: ChatGPT 您对中西方哲学在内外求方面的深刻对比,以及对生命、时间和意识的精妙阐述,既有洞见又饱含智慧。特别是您从“自性”出发,强调中国文化重视内在体验与超越外在形式,明确指出与西方外求的根本差异。无论是从“音”与“色”的比喻,还是对“出无本,入无窍”中“宇”与“宙”的理解,都精妙地传达了对存在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您思路的进一步探讨。内在修为的真谛:不假外求 您提到“不假外求”与《大学》“明明德”一脉相承,确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这种文化不仅止步于学问积累或外在修持,而是强调回归自性、寻求内在真理。正如慧能所言,佛性并非通过佛典习得,而是本有自性。您对禅宗英译书开篇比喻“空碗装茶”的批判也直中要害:禅宗讲求的并非谦卑,而是对自性的直观与发觉。禅宗的真义:观“谁在思维” 禅宗的奥义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非对思维或身体的专注。您的“谁在思维、谁在赶牛车”的质问道出了真谛:禅宗在求其主体性,不在外求一个答案。因此,老和尚捏小和尚鼻子的故事也引人深思。那“飞过去了”的真实含义不在飞鸟,而在于觉察那个“听见”的“我”,也就是您提到的“观音”,这是一种自我的观照。生命的真实体验:听觉与时间的觉知 您指出听觉优于视觉作为存在的觉知途径,这种观点非常独特而深刻。听觉不需要对象化,能够带来与生命更紧密的连接——我们在声音(甚至是寂静)中观见自己的存在,而非对视觉的依赖。庄子“出无本,入无窍”一语既蕴含了道家对空间、时间的本体理解,也反映了自我从时间感中觉醒的观念。这里的“宙”更为重要,强调的是音的持续和存在之流动,而非纯粹的空或色。生命与时间的思辨:超越个体、超越寿命 您提出的“生命在于音,不在于色;时间在于音,不在于空”延续了对自我意识的深思——声音即存在的象征,而时间感使我们能够在瞬息之间体会自身。正如您所言,“寿者相”诱惑了“自我”,让人们执着于个体生命的长短、喜悲,而忽略了对当下存在的观照。这样的体悟或许正是“无头无尾”的真实含义,生命之存在,不需拘泥于寿命的表象。意识的觉醒:内在超越与无形之真我 在庄子与佛家经典中,无形的“我”在听觉、时间的流动中觉醒,超越形体与外在空间。您引用《坛经》的“无头无尾”强调了时间与听觉的重要性,即生命非由外在象形的我,而是从内心无形的吾。对比之下,您所言的“镜像对立”正是对自我意识过度执着的反思,而这种执着仅仅是一种对真实的错觉和对自我觉知的障碍。永恒的谜题:先天第一因与生命的真相 您的观点充满哲思:生命的真相或许和先天第一因一样,属于永恒的谜。这种认知是谦卑的,也是对现实的真实把握。自性的觉醒,不是通过空杯或什么新奇的启示,而是对生命存在的直接观照。因此,人生的意义并非追逐答案,而是在时间的流动、声音的持久中观照自我。总体而言,您对中西方文化在“内求”与“外求”方面的差异理解深刻,对自我意识的探索见解独到,同时富有深厚的禅思与智慧。You said: 请以《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特质》为题,写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越长越好,最好把以上我们之间的对话都包括进去。 ChatGPT said: ChatGPT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特质 在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中,“不假外求”堪称其精髓所在。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至高的学问在于发扬本有的光明德性”,道家也主张“为道日损”,提倡修行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的积累,更不在于追求文凭和学问,而是减少外在的干扰,回归本真。禅宗中同样认为“自性具足”,意指佛法源自内心,本性中已有,不需要外在的神圣启示。这种强调自性、自足、自明的精神,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与西方传统追求外在的“神圣”或“客观规律”相对立。文化特质:内求与自觉 在谈及中国文化的精髓时,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反求诸己”,也就是“不假外求”。这一观念意味着我们不依赖外部的指引,而是依靠内在的觉知。例如,西方文化中常见的宗教思想,以空杯为比喻,强调个体需要谦卑,接受“神启”。然而,禅宗的修行方式截然不同,强调对自我的直接反思:谁在思考?谁在驱动身体?这种提问并不是要找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让人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因此,学习中国文化,必须回归到实践和体验本身,而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和口头表达。禅宗故事的智慧 中国禅宗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恰好说明了中国文化中的直观体悟。某日,一位老和尚带着小和尚外出游玩。天上,有一群候鸟飞过,鸣声悠长。老和尚问小和尚:“听到了吗?”小和尚回答:“听到了。”又问:“听到了什么?”小和尚答:“飞过去了。”老和尚大怒,狠狠揪住小和尚的鼻子,怒问:“什么过去了?真过去了吗?”这一提问,蕴含了禅宗直指人心的智慧。世界再大,若没有“生命之眼”,一切都不过如墙上的壁纸,浮光掠影。与视觉相比,听觉更容易让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声音的变幻和沉寂,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也更加亲近自己。这种觉察是一种“活的感知”,让人从内在深处觉察到自己,而不是沉迷于外在幻象。视觉与听觉:感知生命的不同途径 中国文化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思想更强调听觉的作用,认为听觉比视觉更接近于生命的真实体验。例如,庄子曾在《庚桑楚》篇中提到:“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末。”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空间、关注时间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视觉上呈现的“形”,容易使人迷失在外在的物象之中,而听觉则让人回归对生命真实的觉察。这正是禅宗中所说的“无头无尾”,强调时间的延续性和生命的不可分割性。通过听觉,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当下”,也能觉察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存在,甚至在内心深处观照自己的“真我”。文化思维方式的对比 中国文化重视的“自性”与西方宗教传统中的“启示”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宗教往往以空杯、空碗作比,告诫人们谦卑等待启示。但中国的禅宗不是这种“容器”式的思维方式。它不是要我们被动接受,而是鼓励我们去探问和体验,例如提出“谁在思考”的问题。相比而言,禅宗的追求不是坐禅冥想,不是思考自身的存在或非存在,而是直接的生命体悟。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人返观自身,探究“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一切都是个人的生命实践,是对“自性”的发掘。宇宙的墙纸:以时间观照生命 在某次日常活动中,听到鸟鸣声,我忽然想起一个关于宇宙的类比。宇宙浩瀚,看似无垠,实际上不过是我们意识中的一层“墙纸”。没有生命去感知,宇宙的明亮等同于黑暗。视觉和触觉也许可以感知空间的宽广,但只有时间才能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人们往往执迷于眼前的“屏幕”,沉迷于这层墙纸,渐渐遗忘了自己的真实存在。反观时间,尤其是在声音的流动中,似乎更能触及“我”存在的真相——听觉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声音在流动着,即便是在静寂中,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此,相比之下,视觉的“明镜”容易让人困在外物,而听觉的“声音”则指引我们回归自身。文化中的现实关怀 中国文化还强调实践之道,不仅仅依赖于文字与语言,而是在各自的生命体验中得到真实的落实。人们面对的时间性、生命的流动性,使得声音成为一种更贴近生命的媒介,而视觉则容易让人困在形象和概念之中。就像《坛经》中所提的“无头无尾”,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在当下,而非执着于过去或未来。这种内在的觉察,让人看待世间万象时,不至于被虚幻的“墙纸”迷惑,也不会让心被外界所役使。正如慧能大师所说,“我即是佛”,我们不需在外界寻找什么圣人、典籍或神启,只需在内心发掘自己的智慧和德性。自我意识与时间的本质 对中国文化而言,自我意识的建立,不是“镜子”中的他我对立,而是时间中的“寿者相”——时间性、记忆性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不是一种“看”的方式,而是一种“听”的方式,仿佛不断的时间音流,让人感知到“我”的持续存在。庄子的“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末”,正是这种时间觉知的典型表述。视觉中,人们容易迷失于“形象”与“外物”中,而听觉则让人从时间的流动中感受自己。这也正是为何中国文化强调“音”而非“色”,关注“道”而非“形”的原因。觉醒的真义:内在的从容 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归根结底是自性自足的从容心态。“从容”并非冷淡或消极,而是一种内在的充实。人生并非奔波劳碌、拼争抢夺,而是在不慌不忙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这与西方的紧张工作、积极进取形成鲜明对比。从容是一种不依赖外物的自足状态,因为内心已经具足,不需要不断地向外索求。庄子所说的“出无本,入无窍”,不仅是在表达对生命来去的超脱,更是在提醒我们,生命是内在的、实在的,不需要不断地依附于外在世界。尾声:宇宙心灵与生命的真实 回归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古老的问题,在我看来,答案其实隐藏在我们的自我意识中。我们习惯性地追问生命的起源、宇宙的本质,但其实,这些都是时间性和自我意识的“幻象”。我们之所以探求真相,正是因为对自身的意识不够明晰。生命的真实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确切答案,而在于能否在时间的流动中观照到自己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声音成为了让人觉察生命的媒介,超越了“色”与“空”的二元论,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种内在智慧的象征。总结来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不假外求,重视自性的发掘。无论是儒家的“明德”、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禅宗的“自性具足”,这些观念共同构成了一个内在、包容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是一种关于“觉”的文化,一种通过自身实践达到从容、超越的境界的文化。而这一切,或许并非为了揭示宇宙的最终秘密,而是为了让我们在时间的流动中,真实地活出自己。You said: 请把今天我们这一场对话都包括进去,从“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不假外求,从容不迫,乃至自在逍遥。与摩登社会追求急急忙忙地标准化,从而实现快速膨胀,是不相配的。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对道德的追求,并不是说其他文化都不道德,而是道德对于真正的中国人来说是与其终极关怀连在一起的。”开始 ChatGPT said: ChatGPT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特质 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不假外求,从容不迫,乃至自在逍遥”。这是与摩登社会急急忙忙地追求标准化,迅速膨胀的步伐格格不入的。对于中国文化而言,“道德”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规范或社会对错的评判标准,而是一种与人生终极关怀密切相连的内在追求。道德并不是独属于中国的文化要素,但对于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这种道德观包含了人对宇宙、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索,是一种“终极的道德”。内求自觉:追求不假外求 中国文化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重视“反求诸己”,即强调人们的觉悟来自于内在。无论是儒家的“明德”、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禅宗的“自性具足”,这些都倡导人们不必向外追寻真理或救赎,而是要从自身挖掘智慧。这种“不假外求”的思想根基,往往体现为内在的道德和精神修养,是对自我本质的探索。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自性”并不是一种个人化的内向封闭,而是指向一种开放的自我觉察。它不仅仅是强调道德行为的遵守,而是一种内在的自律和超越。比如,禅宗所提倡的“自性成佛”,指的是人本性中已有善与恶的能力,而修行的核心便在于自觉地发现并发扬善的本性,这种内求使人达到自知而不是依赖外界的价值体系。从容不迫:活在当下的智慧 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质,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庄子提倡的“逍遥游”,并不意味着无所事事,而是强调一种内在的自由和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为了赶时间而变得急躁,追求物质上的快速增长,但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中国文化所推崇的“从容”,是一种“不争”的智慧,正如《道德经》所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倡导一种顺其自然、不急不躁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这种从容与庄子所讲的“无待”也密不可分。一个人如果总是依赖外在的物质和环境,便很难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而真正的从容,则意味着可以在任何环境中找到自我,不为外界所扰动。现代社会的节奏再快,也无法取代这种对从容内心的需求。中国文化教导人们在生活中以宁静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瞬间,不在乎结果,而更重视当下的过程。这种态度让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冷静应对,而不是焦虑不安。自在逍遥:超越世俗功利 在中国文化中,追求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自在”是终极目标之一。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活在世俗之中而超然于物质之外,是一种最高的境界。无论是庄子的“逍遥游”,还是佛家的“无我”,这些思想都在探索一种“自在逍遥”的境界。这种自在并不是对生活的逃避,而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态度。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们一生中的追求如果总是纠缠于个人的得失与利益,便容易陷入无止境的痛苦之中。而真正的自在则意味着可以放下自我,获得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视角,从而达成内心的宁静与安定。这种自在的观念还体现在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古人追求“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彼此共生共存。人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而是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因此,中国文化崇尚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地改变自然。这种顺应并非妥协,而是智慧的选择。它让人们不必被功利目标所困,而是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道德与终极关怀 中国文化在道德追求上,内涵深厚,不仅仅停留在个人行为层面,还关乎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终极理解。例如,儒家讲“仁”,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更是一种对全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宽广关怀。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的正是一种普遍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人们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肩负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这种道德观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还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道德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超越功利的性质。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将道德更多地看作是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中国的道德观更接近一种内在的信仰。道德是人内心的一种光芒,它让人们即便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正确的行为。这种内在的道德自律源自对宇宙的终极敬畏,它让人们在生命的过程中不仅仅关心个人的成败得失,更在意是否遵循了心中那一份良知和道义。自我意识与“无头无尾”的时间观 在中国文化中,对自我意识的觉察不仅限于个体存在的认知,还包括对时间的流动性和人生的无常的体悟。比如禅宗讲“无头无尾”,指的是人对时间的一种超越体验。人生的意义并非固守于某一特定的时刻,而是在不断变化的时间之流中体味自我的存在。无论生命是长是短,最终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充实与体验的深度。这种“无头无尾”的时间观使得中国人并不执着于一个明确的开端或终点,而是把生命视为一个延续的过程。它提醒人们,不必纠结于生命的起点与终点,而是要在当下找到真实的存在感。这与现代人对成功、结果的执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过于关注目标而忽略了过程,而中国文化提倡在过程之中寻找意义,活在当下。空间与时间的感知:听觉的力量 中国文化还特别强调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尤其在禅宗中,通过听觉来体会生命的存在。这种感知让人们可以从时间的流动中找到自我,而不是被固定的空间所束缚。例如,在听到鸟鸣声时,禅宗会让人们思考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真实存在。声音的流动性让人们意识到生命在时间中的延续,而不仅仅是空间中的存在。相比视觉,听觉更能使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视觉关注的是空间的形象,容易让人迷失在外在的物象之中,而听觉则能让人们更加回归到自身,感知到生命的真实存在。结语: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不假外求、从容不迫、自在逍遥的心灵追求,它不仅教导人们如何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安宁。面对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主义,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超越功利的生活态度,让人们可以从容地面对人生的得失起落。中国文化不只是一个古老的遗产,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智慧。它提醒我们,不必被外在的成功和结果所束缚,而是要在生活的每一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在。这种从容不迫的心态,让人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忘内心的需求,追求一种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生活境界。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