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悔不听张九龄之言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西汉留侯张良是他的远祖,西晋壮武郡公张华的十四世孙。唐代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著名诗人。
712年,张九龄参加太子李隆基在东宫举行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被授予右拾遗之职。李隆基继位后,改任左拾遗。因与宰相姚崇政见不合,于是辞官回乡。
回到岭南老家不久,他打算为家乡百姓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报经朝廷批准后,修一条连接南北的大庾岭路。他亲自担任施工总指挥,征集劈山开路的民工,多次登上险峻的山道,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打通了南北之间往来的障碍,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现代社会的人们,把这条路誉为“古代的京广线”
因为修大庾岭路有功,张九龄被朝廷召回京城拜为左补阙,后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他秉公守则,直言敢谏,为开创“开元盛世”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九龄多才多艺,棋下得很好。唐玄宗的棋艺与其不在一个档次,但是个棋迷,经常喜欢找张九龄下棋,一心想比比高低。张九龄见唐玄宗迷恋下棋耽误国事,就多次提醒他,皇上,迷恋下棋不好。唐玄宗那里听得进去。
有次张九龄有意让唐玄宗的棋。不多一会,唐玄宗开始“将军”了,张九龄的“帅”不动,唐玄宗着急了,说你的“帅”要被吃了哟!张九龄笑着说,下一盘棋,如果从开局到收市,老帅该动的时候不动,车马砲士相兵等棋子,不理老帅各走各的,这局棋当然输囉。打个不一定十分妥贴的比方,料理国事就如下棋一样,老帅该动的时候不动,各个子嘛......一席话说得唐玄宗面红耳热,但从心里不得不服张九龄说得在理。
张九龄还朝后深为唐玄宗器重,733年,56岁的张九龄拜相,负责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当时范阳节度使的副将安禄山因在对契丹的战斗中失败,按军法送到京城,准备按程序经审讯后处以极刑。安禄山和张九龄是“老相识”了。
安禄山虽然是个胡人,但走上层路线,拉关系是个驾轻就熟的行家里手。前几年他到京城曾专门拜访过张九龄。张九龄真格有火眼金睛哟,仅仅只交谈一次就洞察了他的内心隐思,断定他是一个犯上作乱之人。他给侍中裴光庭说,以后扰乱幽州的家伙,必定是这个胡人安禄山。
这一次是安禄山自己闯到“枪口”上了,绝不能姑息养奸。他立即给唐玄宗汇报,坚决要求严格按军法从事,以绝后患。唐玄宗认为张九龄是杞人忧天,在杨贵妃的枕头风狂吹下,一意孤行作出决定,赦免安禄山,让其回了范阳。张九龄去世不久,“安史之乱”发生了,唐玄宗想起张九龄的远见卓识,已后悔莫及。
张九龄是张说提携的众多新秀中的一位佼佼者。张九龄担任宰相后,继承张说的传统,也经常提携才子们。他曾推荐孟浩然任荆州府的幕僚,提拔王维担任右拾遗。杜甫年轻时曾打算把自己和作品呈给他指点,可惜久久没找到机会,晚年想来还觉得很遗憾。
张九龄的诗文精妙,佳作多多,有“诗人宰相”的雅称。他尤其擅长五言古诗,被誉为诗坛“岭南第一人”。他的诗完全清除了唐初沿袭下来的六朝诗歌那种绮丽靡靡的风气。诗风清淡典雅,语言素练质朴。代表作品有《曲江集》等。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