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虛擬貨幣合規後,全球化或成唯一出路!
新聞來源:鳳凰社區
幾天前,香港證監會(SFC)再度採取果斷行動,向公眾揭露了一批可疑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為市場敲響了警鐘。
這傳遞出一個重要資訊,香港政府對加密貨幣領域保持著高度警惕,全力維護市場的公平、透明與穩定。
自從2022年11月《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發佈至今,符合港府要求的合規Web3已發展了一年半的時間。
這期間,合規交易所面向散戶開放,比特幣和乙太坊的現貨ETF獲批上線,一些加密原生項目選擇在香港設立分部……一系列舉措和成果,香港Web3發展快速。
但目前,香港對Web3政策愈發收緊以及不少外資撤離,那這些在香港合規發展的Web3企業,該如何繼續立足於香港?
港元穩定幣,打開合規化市場
2024年2月8日,香港政府擬設立虛擬貨幣場外交易平臺(VAOTC)發牌制度,要求所有 VAOTC 都必須向海關申請牌照。
這一制度有效地擠出了部分風險資金,有力地促進了香港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和規範發展。
在這場監管與市場的博弈中,香港證監會正穩步推進,逐步構建起一個合規的加密貨幣監管環境。
這不僅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也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對於那些在香港有志於合規經營的從業者來說,當下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另外,港元穩定幣作為今年港府在Web3發展上押注的重頭戲。今年3月,港府發通告批准想要發行港元穩定幣的機構可以開始申請進入沙箱。
7月18日,香港公佈了第一批進入沙箱的名單:京東幣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圓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及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擬集團有限公司、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穩定幣是一個全球化的生意,而目前市場基本已經被美元穩定幣瓜分,USDT更是一家獨大。
在港元穩定幣上線後,他們會花更多的精力去和全球的合規交易所、機構做市商等等合作,又或者是和傳統企業商戶合作,在跨境貿易中去做支付結算,讓港元穩定幣有更多的用例。
全球化成香港合規交易所發展重心
在香港幹合規交易所,不好掙錢。
今年的某一周,香港某家交易所的機構客戶業務盈利只有100多美元。而這盈利是包括了手續費、託管費等在內的,為機構客戶提供的所有服務的營收。
機構客戶大都不願意使用合規交易所,他們更習慣於場外交易。
一個主要原因——機構客戶們的錢不算乾淨。
立足香港,再拓展全球,或許是香港的合規交易所們的唯一出路。
在香港本土做合規交易所,既難拿牌又難盈利。
香港對於加密原生的交易所申牌十分嚴格的,幣圈原生交易所大多難以獲批。
五月底,臨近第二次發牌日,傳統的加密原生交易所,如OKX、火幣等交易所第二次獲批牌照公佈之前,宣佈了退出香港市場。
兩家香港最早持牌的交易所,今年都將重點放在全球市場。對於交易所來說,香港只能是一個合規的基點。更廣闊的天地,在海外。
虛擬貨幣在香港合規化後
再擴展至全球今年香港的另一重要舉措便是虛擬貨幣現貨ETF的推出。
香港獨立的資金體量本就較小,700多萬人口,目前港股的體量也就只有32億港幣。
而讓基金公司們都去購買美國ETF的原因也很簡單,虛擬貨幣現貨ETF是一個全球競爭的市場,資本會選擇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安全的產品。
而香港的虛擬貨幣現貨ETF對比下來其實是沒有競爭力的。
香港合規成本較高,大家趕鴨子上架,託管費也很高,這無疑拉高了現貨ETF的成本。
對於香港的虛擬貨幣現貨ETF來說,接下來更應該做的是如何降低手續費,簡化申贖流程,從而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無論是虛擬貨幣交易所、虛擬貨幣現貨ETF,亦或是港元穩定幣。所面對的,都不只是香港這一個市場,而是如何在香港取得合規之後,再擴展到全球,參與全球的Web3競爭。
加密貨幣市場的合規將帶來更安全、更透明、更合規、更規範的發展環境,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投資體驗。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