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怎么游南京 (四)
读书人怎么游南京 (四)
前面几篇我都以南都繁会图的局部为开篇横图, 这张是它的全图。它是明朝后期一幅以南京为背景的绢本绘画,长350厘米,宽44厘米。该画托名作者是仇英,绘画上有“明人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实父仇英制”、“常熟翁氏旧藏”等文字。由于画作水平不如仇英的传世作品,学界普遍认为该画作不是仇英作品,甚至有观点认为该画作可能是清朝初年创作。
南都繁会图卷从右向左依次大体可分为乡野、街市、朝堂三个单元。画面中有南京城郊的农田庐舍、南市街、北市街、店铺、行人、车马、皇宫、一百零九个商店招牌、1000余个人物、4条河流、9条道路、5座桥梁、30余栋建筑、19只船舶等场景。该画现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这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江宁织造府,喜欢红楼梦或是喜欢研究清朝经济和江南丝绸产业的读者不可错过。
这是四方当代艺术馆,建筑本身及四周的风景就非常美丽,很值得去。
这篇主要介绍南京第四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风景带,南京明城墙风景带。南京明城墙是明初京师应天府的城墙,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终完成四重城垣的格局 。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 。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3千米,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 。而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为世界历史之最。这张明代南京的地图可以看得很清楚。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筑城技术达到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是东亚筑城技术的典范 。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均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明朝洪武五年(1373年6月21日),明朝皇家档案记载明城墙长度为“周一万七百三十四丈二尺”,折合今制为34.349公里;2005年江苏省测绘局与南京市文物局合作利用新测量技术进行的最新测定显示,明城墙筑造完成时长度为35.267公里。南京城墙保存下来的部分大约有25公里,是中国城市中最长的城墙,但是由于被分割为不相连接的几段,完整性不及西安城墙和开封城墙。
南京内城原来开有13座城门:正阳门(民国时改名光华门,已无存)、通济门、聚宝门(民国时改名中华门)、三山门(俗称水西门)、石城门(俗称旱西门、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民国时改名兴中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民国时拆除另建中山门)。20世纪初,陆续又增辟了草场门(1908年)、丰润门(1909年,今玄武门)、海陵门(1913年,今挹江门)、武定门(1929年)、汉中门、中央门、小北门(1931年)、新民门(1934年)、雨花门(1935年)、中华东门、中华西门,到1930年代,南京的城门已经增加到24座。此后,1952年增开解放门,1992年增开集庆门,2000年之后又新建了长干门,华严岗门和标营门。
中华门,我在第一篇介绍凤凰台的时候提到过, 在南京明城墙风光带的十三座原城门里, 第一个值得去的就是中华门。这张正面的图里可以看出, 中华门是重重叠叠的一座瓮城。
中华门坐北朝南,主城门分为三层,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京城城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华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15168平方米。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首道城门高21.45米。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遗迹。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13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可以同时屯兵3000余人并储藏士兵所需生活物资。
中华门瓮城东西两侧筑有宽11.5米、长86.1米的马道,马道陡峻壮阔,直通主城门顶部,是战时运送军需物资登城的快道,将领亦可策马直登城头。中华门城门主楼和辅助城门楼以及两边连接的瓮城城墙共同构造了中华门内瓮城的主体建筑。中华门主城门即第一道城门分上、中、下三层,高21.45米。上层原建有歇山式三重檐筒瓦顶的镝楼,明末损毁,清代复建,规模减小。清代复建镝楼毁于1937年12月初侵华日军进攻南京时的炮火,现仅存台基遗迹;中层为砖石结构,朝内一排设置7个藏兵洞;下层结构中间为瓮城甬道,两侧各有3个藏兵洞。中华门二至四道辅助城门为二层结构,上面有木质闸楼,下层为砖石结构。
中华门采用巨型条石作为城门基础,大块的城墙砖砌筑,粘合剂采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非常坚固。砌城墙所用的大块城墙砖,每块长约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上下,每块重量15-20公斤不等;中华门的的城墙砖,烧制技术的难度掌控是相当大的,城砖的制作由京师工部、京师驻军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京师四地共125个县承担,京师应天府以外制作的城墙砖烧成后由长江水路运送到京师,用来保证京师城墙建筑材料的供给。
中华门内瓮城这种藏军设施,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遇有敌人强攻时,可将敌兵放进城门欲擒故纵,然后关起各道城门,把敌军截为三段,分别歼灭,好像传说中典故描写的“瓮中捉鳖”,又因为中华门的瓮城在城墙内侧,所以这座宏伟的城门楼被称为“中华门内瓮城”。不仅如此,瓮城里还设置有藏兵洞,可以容纳数千人,七百米的马道相当壮阔,明清两代将领们可以由城下策马直接登上城门,极为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明城墙的中华门是我国,也是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古城门,而且中华门有三座瓮城,四道门垣,被誉为“天下第一瓮城”。而我国其它古城门规模较大的也只有两座瓮城,比如西安明城墙的四座主城门,都是由两座瓮城组成。从空中俯瞰,中华门呈一个标准的“目”字形。不过在历史上,南京城最大的城门,并不是中华门,而是通济门,只是可惜通济门早已毁于战火。
近距离看中华门,确实很震撼,布局严谨,结构独特,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15168平方米,四道券门整齐排列,壮观威严,首道城门高21.45米,分上、中、下三层。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华门只有砖石结构的城门,没有城门楼,明代初建时上面必然是有城门楼的,同时期建造的西安城墙四座主城门上都有宏伟的城门楼,当时作为都城的南京城城门楼应该更加奢华霸气。
可惜的是明末清初,直到近代,南京城经历的战乱实在太多了,金陵城数次被毁,以木结构为主的城门楼早早就消失在战火之中了。清代最后一次修建的镝楼也毁于1937年的日军炮火,包括部分城墙,城门洞上方墙壁上的炮弹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证都城的安全,把南京城墙修建得异常坚固,中华门更是其中的坚实堡垒。从很多细节就能看出来,这座独立城堡的军事功能非常强大。三座瓮城的四道门垣有巨大的包铁木门,还有更坚固的千斤闸,一旦放下,想攻破城门比登天还难,城门洞内固定千斤闸的凹槽现在保存完好。
另外就是瓮城内外随处可见的藏兵洞,共有数十个,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藏数百人,小的可以供几个人藏身,所有的藏兵洞加起来可以屯兵三千多人,也可以储藏水、食物等生活物资和军需物资,保证战时所需。
中华门瓮城东西两侧的马道也是军事用途,马道,就是方便马行走的快速通道,便于运输军需物资到城墙上。马道长达86.1米,宽11.5米,古代的将领和骑兵可以直接策马登城,气势不凡。
南京城墙的独特之处是一部分沿秦淮河修建,秦淮河的天然河道也是护城河,再经过人工疏通就可以实现完整的护城河。中华门最独特之处是瓮城建在城门内,这种结构在其它古城很少见到。中华门难得保留至今,经历无数次炮火洗礼,说明了它的坚固程度。那么,这座伟大建筑用的什么材料呢?巨石和大砖,城门基础是巨型条石,有的条石重达上千斤,上边城墙部分都是用大块墙砖砌成,墙砖长度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左右,每一块砖的重量在15-20公斤不等,因为古代制砖都是手工完成,所以规格会有一定的误差。这块是中华门唯一一块白色的城砖, 这背后一定有个故事。 有人认为是因为用烧瓷器的土来烧城砖,所以会是白色。 但有的学者认为南京城墙白砖和宜春祠堂白砖中,氧化镁和氧化铝的含量较高,氧化铁的含量较低,氧化镁和氧化铝都是白色的,所以两种砖显白色。对比景德镇的高岭土,两者虽然二氧化硅含量相似,但宜春白砖黏土氧化铝的含量比景德镇高岭土低,氧化镁含量却高于高岭土。所以,南京城墙的白砖,所用的很可能并不是所谓‘瓷土’,而是宜春一带特有的黏土。
但是,砖的质量不会有误差,因为明代的律法相当严酷,即使一块砖头,不合格的话也可能杀头。每块城砖上都刻有很多文字,主要内容是烧制地点、时间、人名,人名不仅有烧砖人的名字,还有每一级官员的名字,这就是责任到人,砖有问题,上面留了名的都得受罚。因此,有人说城砖上的字是最早的“防伪标志”。南京城墙的砖来自全国好几个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一百多个州县,可以看出这些都是长江沿线的省份,方便运输,城砖烧好后通过长江直接运到南京。修建城墙用的粘合剂是糯米汁、石灰和桐油混合,坚固程度堪比现代的混凝土,甚至更牢固。
仔细看中华门和南京现存的城墙会发现,巨石的使用量非常大,尤其是城墙部分,这也是在其它古城很难见到的。南京城墙仅现存的一部分长度就有二十多公里,规模是相当大的,明代的时候用巨石建造可以想象工程难度,当然,也保证了城墙的坚不可摧。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改称秣陵为建业,并在建业城外的石头山上修建了一座城。该城在石头山上,因而得名石头城。该城原址为楚国修建的金陵邑。这座城池从此成为保卫建业城的第一要塞,肩负着长江防御的重要任务,城内储存有军粮和军械。自此“石头城”成为南京的代称之一。1957年,清凉山旁的鬼脸城遗址被认定为石头城遗迹,并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此段城墙事后被证明是明南京城墙的一部分。
《石头城》刘禹锡【唐代】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念奴娇·石头城》 郑燮 [清]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阅江楼位于中国江苏南京古城西北角的狮子山上,临近长江。少数人将此楼列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京师(今南京)西北临江的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在朝文臣职事各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建楼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后,突然决定停建。自此六百余年,有记无楼。直至2001年建成。
我觉得, 这首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最适合在阅江楼上读:《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宋】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我曾经在读书人怎么游南京第二篇里, 说到玄武湖的时候,提到过这首韦庄的诗:
《台城》韦庄 【唐】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也称苑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原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台城是晋成帝时在孙吴苑城的基础上营建的,咸和六年(331年)十一月建成。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入台城灭亡了陈朝,将建康的宫苑荡平为耕地。五代时的杨吴在建康城故址之上营建了金陵城,台城遗迹从此湮没了。 现在所称的“台城”,史学家们一直认为位于南京城内北极阁北麓、玄武湖以南,是从解放门向西延伸出的一段城墙,中国学界一般认为是南京明城墙废置部分。推测朱元璋筑应天府城时,原计划将这段城墙向西修至鼓楼岗并与石头城相接,后来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新筑后湖城”,这一段城墙便遭废弃。这段城墙以条石为城基,城基之上用明初烧制的城砖包砌,长253.15米、高20.16米(其中条石城基高7.36米、城砖部分高18米),西端宽9.8米,东端宽10.3米。后人多将这段城墙附会为六朝时的台城,并讹传至今。1982年,这一段城墙被以“台城”之名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段城墙及邻近城墙上设有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 这些就是为什么读到韦庄的《台城》时,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句被以前的学者都公认为是玄武湖的湖堤原因。 现在最新的考古活动, 经过20多个地点的考古发掘,发现多条六朝时期的高等级道路、城墙等建筑遗址和大量瓦当、瓷器等精美遗存。其中,在利济巷西侧工地发现了一段宽25米的城墙体,经确认为台城东侧城墙;在游府西街小学的发掘确定了台城南界;在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发现了台城第三重城垣的东南角;在邓府巷东侧工地发现南北走向的夯筑城垣遗迹和城垣外侧宽约18.5米的城壕,确定了台城西界。这样看来,烟笼十里堤的台城柳应该是在秦淮河河畔, 距离玄武湖和莫愁湖都比较远。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欢韦庄的这首诗, 为了保险起见,玄武湖和莫愁湖和秦淮河你都沿岸走走,”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的意境就一定出来了。读书人怎么游南京 (一)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156&tid=4413133读书人怎么游南京 (二)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tid=4428349读书人怎么游南京 (三)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tid=4473968 附件:古金陵四十八景,是清朝时评定的,所以有很多景点在岁月的流转中消亡。 目前也有不同版本的金陵新四十八景。莫愁烟雨:莫愁湖“荷亭消暑,柳岸追风”之景观祈泽池深:南郊高桥门外祈泽寺的泉水,传说宋时东海龙女来此听法师讲法华经后所开现状雨花说法:相传梁代云光法师在雨花台上讲经,天上落花如雨,雨花台即因此得名天界招提:中华门外的天界寺,原名龙翔寺,与灵谷寺、报恩寺并称为明代“金陵三大寺”凭虚远眺:在鸡笼山最高处的凭虚阁远望市区及玄武湖永济江流:在燕子矶的永济寺观音阁俯视江流燕矶夕照:在燕子矶观夕阳狮岭雄观:狮子山上的卢龙观石城霁雪:清凉山石头城上的雪景钟阜晴云:紫金山上的云景龙江夜雨:下关龙江边夜听雨声牛首烟岚:牛首山的景色珍珠浪涌:今鸡鸣寺至浮桥的古珍珠河北湖烟柳:玄武湖畔台城上的垂柳和烟景,唐韦庄诗“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东山秋月:中秋节在江宁东山的土山上赏月虎洞明曦:东南郊高桥门外黄龙山附近的虎中观看黎明时的阳光冶城西峙:朝天宫所在的冶城山峙立于城西赤石片矶:城东南今雨花门外的由红色砂岩构成的秦淮河畔小岗清凉问佛:清凉山的清凉寺嘉善闻经:幕府山东南铁石岗石佛阁的嘉善寺杏村沽酒:今城西南花露岗下的古杏花村,相传是唐代诗人杜牧买酒处桃渡临流:夫子庙利涉桥畔古桃叶渡,相传是东晋王献之妾桃叶渡秦淮处青溪九曲:城东的青溪很多河湾,夹岸均垂杨亭馆凤凰三山:城西南花露岗凤凰台遗址上远眺江边的三山,李白诗“三山半落青天外”达摩古洞:幕府山东北麓的达摩洞,传梁代达摩法师渡江前曾在此休息甘露佳亭:雨花台高座寺甘露井旁的亭台,另一说在小九华山长干故里:中华门外古长干里鹭洲二水:江东门外白鹭村一带的古白鹭洲(并非现今位于秦淮区的白鹭洲),李白诗“二水中分白鹭洲” 化龙丽地:幕府山北麓临江的“五马渡”,相传西晋末年时琅琊王司马睿与彭城王等皇族分乘五马来此地,琅琊王所乘之马忽然化龙飞去,成为司马睿称帝前的“吉兆”来燕名堂:今夫子庙对岸乌衣巷内东晋王谢大族故居的“来燕堂”楼怀孙楚:李白在金陵时常饮酒的“孙楚酒楼”,孙楚楼遗址约在今水西门水关一带的秦淮河畔台想昭明:钟山北高峰上的梁代昭明太子读书台,一说在江宁湖熟街道的梁台长桥选妓:今夫子庙对岸一带明清妓院的集中地三宿名岩:下关静海寺附近南宋名将虞允文曾休息三夜的三宿岩祖堂振锡:唐代法融祖师在祖堂山得道,成为佛教南宗第一祖师幕府登高:登幕府山眺望长江报恩寺塔:中华门外大报恩寺的九级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神乐仙都:光华门外的道观神乐观鸡笼云树:鸡笼山的景色灵谷深松:灵谷寺周围的上万株古松秦淮渔唱:在秦淮河上聆听渔歌天印樵歌:在江宁区方山郊游时听到樵歌商飙别馆:钟山南麓梅花山前的南朝离宫商飙馆遗址谢公古墩:五台山永庆寺前东晋谢安登临过的高墩献花清兴:祖堂山北峰献花岩的景色木末风高:雨花台永宁寺侧的木末亭,一说在方孝孺墓内栖霞胜景:栖霞山的景色星岗落石:约在今板桥落星村、落星大队一带的古“落星岗”贴主:realspiro于2024_07_05 23:10:06编辑
贴主:realspiro于2024_07_05 23:17:01编辑
已标注为realspiro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