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匠心——古代箱匣
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箱、盒、匣等收纳器物的使用无处不在。箱匣外在看不出什么奇特之处,可内里却大有乾坤,堪称主人的“百宝箱”。它不仅具有实用主义,还代表着中国人收敛的艺术,在含蓄和深沉中,表达出精致的生活态度。这些箱匣汇集了珍稀木材与高超工艺,雕花雅致,奢华富丽,别具匠心,实用性强,更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收藏珍品。
箱匣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阶层各类群体之间,有闺中女子,有达官贵人,有文人雅士……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箱匣的装饰与功能也各不相同。
镜匣:对镜梳妆
中国妇女过去在铜镜前梳妆,铜镜容易生锈,为了保护它,镜囊、镜匣、开合自如的镜台等在闺阁中应运而生。古人的镜匣既可以用来对镜梳头,还可以用来化妆。镜匣里装的不仅是梳子,还有首饰,粉黛等物品,可谓一匣多用。
明晚期 黄花梨木雕折叠式镜台
多宝盒:藏纳百珍
多宝格的设计,琳琅多样,精巧无比,不论盒、匣、箱、柜,皆是一种妥善利用空间的工艺作品、以最有限的空间,存放最多的物品,在造型上,力求美观精巧,所以往往一件多宝格,箱盖中有盒、盒中有套匣、套匣中又有屉、隐隐约约、辗转曲折,有时一个转纽,便见门,门之后,另有一番天地。
清乾隆 紫檀书函手卷多宝盒
香盒:品香悟道
香盒,是用于盛装焚香用的香料的小容器。过去的文人雅士,在读书写字、弹琴抚筝、品茗弈棋的时候,喜欢焚一炉香,以增添风雅的意趣。香盒由盒身和盖子两部分组成,大小通常为手掌可握,材质各异。小小的香盒,汇聚了雕刻、镶嵌、描金、书画等诸多工艺,精美别致,充满雅趣,既有实用价值,又是文房雅玩之一,极具收藏价值价值。
明 黄玉雕螭龙纹香盒
官皮箱:宜室宜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官皮箱形体不大,但结构复杂,制作精美。官皮箱主要是妇女所使用的梳妆奁笼,其花纹雕饰多为吉祥图案,往往与婚嫁有关,如喜上梅梢、麒麟送子等。官皮箱并非官用,亦不是皮制,而是一种梳妆箱,箱体前有两扇门,内设抽屉若干,箱盖和箱体有扣合,门前有面叶拍子,两侧安提手。又据大部分官皮箱都有拍子、锁鼻,有些还有夹层、暗室来看,官皮箱还具有一定保藏贵重物品的功用。据说,古代凄美爱情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百宝箱”便是官皮箱,放置着十娘的贵重首饰,故而被人们称作百宝箱。
明 黄花梨嵌百宝婴戏图官皮箱
衣箱:褒衣博带
“褒衣博带进贤冠,礼乐东方万国看。”风雅古人出行时怎么放置他们的华服呢?当然需要一个同样华美的衣箱。衣箱,一般为板式结构,上开盖,正面有铜饰件,钉鼻钮可以上锁,拉环在两侧。不过衣箱作为古代大型的箱匣类家具,用途不止贮藏衣物,还可用于储藏金银财宝、书籍字画等贵重物品。
明崇祯 红漆描金龙凤呈祥纹大衣箱
轿箱:送别远客
轿箱是轿文化流行时代的产物,是人们乘轿时使用的存放重要物品的器具。古代的代步工具,如马车、轿子,在颠簸中难免有些重要物件会受到损坏,于是形状独特的轿箱便应运而生。轿箱在造型方面的突出特征是器身呈长条形,上宽下窄,下半部内缩,器身横断面呈倒立的“凸”字。
明 黑漆嵌骨人物故事轿箱
提盒:文人特色
提盒是一种盛放物品的器物。明朝时期,长方形提盒的样式被基本固定下来。文人雅士对这种颇具民俗色彩的提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参与设计下,提盒形制变得更为精巧,工艺愈加讲究,实用又美观。因其便于提携,一般供士人、文人墨客赶考或游历会友时使用,是存放笔墨印砚等文具的容器,极具文人特色。明代文人的提盒大多用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硬木制作,清代多用紫檀、红木制作。在传世作品中,保存完好的黄花梨小提盒存世较少。
清 黄花梨月牙形竹簧边提盒 (一对)
小小的箱体凝聚着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尽显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备受人们珍爱。如今,这些造型端正、纹饰精美的古代箱匣凭借其自身的独特性、尊贵性、稀缺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可谓是当代继字画、瓷器、玉石之后的又一类潜力藏向。随着人们知识的丰富、生活的富足,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未来,古代箱匣的市场价值也会更加凸显。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