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古玩交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爱好者都变成了古玩商(转自老行家)15

送交者: 过眼堂[♂★★诗酒趁年华★★♂] 于 2024-06-03 17:37 已读 10431 次  

过眼堂的个人频道

+关注
爱好者都变成了古玩商

收藏爱好者与古玩商对古玩的观念和态度,是不一样的。可是近些年,被一些错误的观念忽悠乱了,误导了爱好者。

在地摊上淘宝、在市场上搂簿捡漏,以及投资古玩发财,古玩一夜爆利、爆富。实际上这些宣传都是骗人的,是给爱好者挖坑下套。

一些人利用社会媒体,组织鉴宝活动,电视播放鉴定节目。用这种错误的收藏观念,蒙骗收藏爱好者。一旦被奉为专家以后,便开始以权威的身份,用各种手法获取利益。

我们说,古玩行业需要进行鉴定,但并不是电视节目播放的这种公开鉴定方式。淘宝,搂薄捡漏和公开鉴定的宣传,完全偷换了收藏和鉴定的基本概念。可能他们真的不懂,公开宣传大众收藏,会对爱好者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在社会上公开鉴定,会造成市场和收藏的哪些严重后果。

而且这些宣传,居然把爱好与经商,藏者与商人,两者不同的理念、目的和方式混在了一起。

古玩商是以买卖古玩为生存的主业,而收藏出于爱好者以保值升值为主要目的。两者的目的不同,因此买古玩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一 搂簿捡漏,是古玩商的经营理念,并不是爱好者的收藏理念,这一点他们宣传错了。

古玩商赚钱,一要具备识别真假的眼力,二要有专业的交流能力。三要具备专业的交易技巧。四要具备专业搜寻古玩的渠道。五要做到眼勤,咀勤,腿勤,手勤,脑勤。

而收藏者眼力比不上商家,就需要进市场,入商圈、找对人、深了解、看真品、多沟通、求保障的实践。这是古玩商与爱好者之间,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可笑的是,很多宣传,没有传授怎样正确的收藏,却让几千万爱好者,用搂簿捡漏、淘宝赚钱的理念,把爱好者忽悠成了古玩商。如果藏者用古玩商买卖的方法收藏,必然会走上不归路。

因为爱好者,并不具备古玩商的五勤条件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不精通识别真伪的能力,不了解复杂的买卖套路,就如同不了解的行业,不能轻易投资一样。

要投资古玩赚钱,就要先学几年的买卖实践,吃亏上当长眼力,然后再谈赚钱。没弄懂古玩真假,更不了解买卖价格,用古玩商的观念方式,敢独自到市场上淘宝、搂簿捡漏,这么买古玩根本不可能成功。

二 他们宣传收藏古玩的方法和路径错了。

几百年来收藏前辈们,都是深入市场,通过多年与商家的接触,了解了商家眼力和诚信,在相互熟悉信任的情况下,才会与商家长期交易。

过去的藏者,深知业界的复杂性和识别真假的难度,因此从来不买地摊或陌生人的古玩,他们知道,不了解对方、不信任,没有保障,绝不轻意下手买古玩。

如果爱好者买古玩,也同样要具备系统的专业方式。古玩商长年累月的买卖,依靠敏锐的眼力,有把握从地摊和陌生人及各个途径买古玩。经过多年的买卖历练,商人知真假,懂年代,因此买真的多,打眼的少。

而藏者对真假,年代,价格缺乏实践经验和眼力。如果也采取这种方法收集古玩,一定是买真少,打眼多。由于一些所谓的专家,知道商人的知识要领,是与经济利益紧密关联的,是每个行家商家的知识产权,因此不教、不传(指业内行家之间不教不传、不公开),并且遵守不公开鉴定的行业规矩。而他们借此,利用古玩商,低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特点,抢先话语权,在社会上公开误导收藏者,而且别有用心的为爱好者鉴定,把市场搅的十分混乱。

除此之外,爱好者不懂真假,但已经被忽悠的上了贼船,不得不寻求助鉴定,这又出现了利用鉴定赚钱的邪行。违背行规的公开鉴定,造成了真伪是非的混乱。

多年来,事实证明,市场上假冒古玩的泛滥,完全是误导收藏和公开鉴定所造成的后果。古玩商敢于到地摊或买陌生人的古玩,凭的是眼力和专业经验,如果收藏爱好者,也按照这个方式方法买古玩,则大錯特錯了。

因为爱好者靠的是书本、培训、参观、讲座,通过电视获得有限的理论知识,他们却缺乏关键的市场应用实践。例如有些爱好者,只利用某些理论和要领,便在地摊上买到了元青花瓷器或所谓的国宝,其实商家只要一听来历,不用看实物,便基本确定是真是假,原因很简单:

(1)他们不知道,行家早已把地摊及有古玩的各个角落,扫了数遍,地摊市场上真品的可能性极小。

(2)手里有真品的,一定首先进入行家圈内,与商家交易,既使外行有钱,也不会卖给不懂古玩的人。这是真古玩的流通去向。

(3)只要听对方在哪买的、从什么人手里买的、怎么买的,便知道对方买的是真是假。因为买真古玩,是要有专业渠道和方法的,方式方法不对,买的也不可能对。

(4)真品一定是在圈子内流通,一旦被认定外行,不要说买,既便看都看不到。因此外行买真的概率极小。

(5)如果爱好者买古玩,不深入市场,不找到真行家,就不可能买到真古玩。既使偶然买到了真古玩,也未必认识或了解价格。最后还是要落到行家手里。

只有入行,深入圈内,才能看到真古玩,买到真古玩,这是收藏最基本的专业常识,也是为什么爱好者买不到真古玩的原因。所以说收藏爱好者买古玩的方式方法,实际上被误导了。

三 我多次发表文章,明确的阐述:对市场上流通的古玩鉴定,都是背靠背不公开鉴定,这是行业规矩。

如果公开对流通古玩鉴定,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事实证明,近些年,因公开鉴定,已经造成了很多矛盾及经济纠纷。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在古玩行业里,根本没有公开鉴定的规矩和行当:

(1)不懂古玩的人,根本不买古玩;懂古玩的人,靠自己的眼力,绝不会求助专家鉴定。

(2)实践是检验真假的唯一标准,鉴定只是人为的主观认定,市场才是真与假客观的实践验证,所以鉴定结论在市场。

(3)古玩是真是假,卖的出去,卖不出去,最终要由市场决定,因此鉴定只是满足了藏者的心理需求,除此没有意义。

(4)鉴定真或假与利益密切相关,真假对错,对人的情感和利益冲击非常大,甚至是至命的,所以对市场流通的古玩必须背靠背鉴定,不能公开。

(5)圈内的人非常明白,公开鉴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千百件的鉴定,能够从中逮到一件价值连城的古玩。然后利用对方不懂真假和价值,用古玩的买卖套路从中获利。

另一方面,一旦出名以后,便会有不断的私下邀请,这便能够利用专家的影响力,充当买卖和鉴定的中间人或经纪人,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这种利用名份,进行暗中的种种交易,无疑才是公开鉴定的终极目的。

(6)用两片嘴鉴定,无论出名还是赚钱都很容易,但是如果玩不好,轻的丢人现眼,重的身败名裂,严重的会遭到报复。

二十多年,业内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还少吗?由于鉴定行当来钱容易又很有诱惑力,因此宁可冒秋后算账的风险,也要干下去。这种有害无益的公开鉴定,迟早会出大事。

对爱好者来说,收藏首先必须要了解古玩行业的性质,特点,市场状况,行业规矩,业内复杂的人文环境:

(1)古玩是具有文化传承基因的行业。

(2)古玩是服务上层建筑的行业。

(3)古玩是精神寄托和享受情感的行业。

   (4)古玩是浓缩资本,有升值潜力的行业。

(5)古玩是商家做经纪人的行业。

(6)古玩是一辈子学无止境的行业。

(7)古玩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行业。

(8)古玩是修炼人生观,价值观的行业。

(9)古玩是提高文明素质的行业。

(10)古玩是一个全面系统规范的行业。

(11)古玩是谦虚谨慎,诫骄诫躁的行业。

(12)古玩是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行业。

(13)业余爱好不注重真伪新老。专业收藏必须买真藏旧。

以上这些才是正确收藏的核心价值观。要收藏必须深入业内、接触可信的人脉以后,圈内的商家行家才愿意拿出真品,让爱好者鉴赏。

收藏古玩的水混,水深,必须求助可信頼的商家行家。另外学收藏,最重要的是力争多看圈内的真品,多经手真品,这是正确的学习和收藏路径。

综上简述,能够较清析的认识到,收藏爱好者与古玩商的目的不同,出发点也不同;以及学习的方法不同;买古玩的方式不同;鉴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规矩不同;对古玩的态度不同。

所以先要确定,是爱好还是赚钱,是要做个爱好者,还是要做个古玩商,要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否则一旦被不正确的理念洗脑,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贴主:过眼堂于2024_06_03 22:04:14编辑
喜欢过眼堂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