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古玩交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古玩界鉴定术语 看看前人是如何玩古瓷器的?

送交者: 过眼堂[♂★★诗酒趁年华★★♂] 于 2024-05-27 12:48 已读 10761 次  

过眼堂的个人频道

+关注

序:古瓷鉴定术语,历来是师徒口授,无统一定义。近二十年,古玩风盛,著书颇多,但又各抒已见,相混淆,故作此篇。



绪言:前段时间整理了《古玩鉴定术语解释》瓷友们见了,便捧好,建议多整理些。本以为有五十条就足够一般辨识用了,再多也无多大实用意义,只能是少数人欣赏娱乐好奇探索罢了,这种知识,对于国计民生无多大帮助。提笔的动力在于:心痛,可惜。为了传承,后人若来研究,则需多费周折。吾并非是有才有德之辈,而是历史的原因,天时地利人和将这些术语天天灌耳,又常将实物把玩。古玩商们,甚至古玩学者,以为男童玩过的东西,有灵气,有童趣。连男童的洗脸水,他们都有特殊用途。



文革风波兴起,这些鉴定术语被人们淡忘了。现在国泰民安,爱古玩的人多了,常来聊古,问些来龙去脉,渐渐地脑海里又浮起五十多年前的一些往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政府开会,每次都告诫人们,不要与盗篓子的交往,知道盗篓子的要举报,越是这样,听到的故事越多,好奇,好玩,比起“东风压倒西风”的话,更入孩童之耳。文革兴起,破四旧立四新,就销声匿迹了,古玩商贩中的老头老太们,怕戴牛鬼蛇神的精神帽子,也都不敢公开往来,就连半公半私的合作性质的“寄售商店”也被迫自动关闭。一溜长的旧货地摊,全撤了。精神上的压抑,经济上的拮据,老人较快地消失了。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斤青椒曾卖到两元,而一只像样的翠环,只卖两角。切切传记。



最贱的是白玉环,一只两分钱,曾因跑腿工,而多次得之。





1、火石红:是指古瓷露胎处,显示红色,也有黄红色,紫红色,灰红色等.个别火石红严重者,也可从胎上爬上釉面一、二毫米。又分出窑时便有的,称“窑成火石红”;出窑后逐渐形成的,称“后天火石红”。现代仿者不象。古时的窑成火石红,其当时的面貌,只能从现代瓷器上推知。其经历了若干年后,面且全非,其它的一系列古瓷持征干扰了它。所以寻找古瓷特征,则以后出火石红为主。一般会出现在器物的凹处丶支钉上丶片缝上丶吐筋线上丶火性土垢上,并面上会有金属光泽,这是千年氧化加之火性外吐所致。时间不超过几十年的,不会产生金属光。年代越久远,金属光越强。火石红的主体成份是氧化铁红。若瓷质本身的含铁量极低,则不容易找到火石红,有的须借助百倍放大镜。若是一点儿火石红也找不到,则可判为新瓷。若是瓷器凹处的后出火石红的金属光不明显,则需结合其它古瓷特征综合判判。



2、破泡:是指釉面的气泡,因年久风化,硅胶化,经清洗,摩擦而产生的破裂,一般看到的是釉面上层的破泡,釉面损伤太严重时,才见到中下层破泡;宋瓷上,会有此现象,难仿。如在破泡里找到臭干黑或黄水斑,就可判定为古瓷了。另有种叫冰裂破泡的特征,很神奇美妙,气泡的顶端呈放射性的冰裂,更难仿,也仿不出来。



3、水流痕:是指古瓷在封闭的空间,长达数百年,其四周的物体挥发的水汽聚集流淌的痕迹,有动感。一般为深黄色,很难洗净。仿者,易洗。与土藏气丶土脏气有别。水流痕,也是鉴定为古瓷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并且用容易肉眼鉴别出。



4、水银沁:古瓷长久接触水银,会粘合,极难洗净。目前,尚没见有仿者。注意的是,古瓷上的与古铜上的水银沁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古人为了防腐,多有用水银的.秦始皇的陵墓里,便大量地使用水银.以铜为山,以水银为河.水银沁,也就是指陶瓷上沾有了金属汞。



5、玻璃胶:前人称陈骨胶。是古瓷年久,釉面硅胶化,微水溶。新瓷也有硅化胶,三次清洗,便无。而古瓷,再多次清洗,都有。目前,尚没见到有仿者。玻璃胶特征,一直伴随着古瓷,直至釉面全部风化脱落瓦解。随时检验,随时可感知。检验感知玻璃胶,是鉴定古瓷的一个重要手段。


6、土香气:是指古瓷在地下若干年,瓷吸收了土里的气味,水温之,则发出。因地下环境各异,而土香气也有别,出世百年,都可闻到。而干坑或烂坑出的,则又是另外的气味。不同的气味,可判知出土时的大概环境。这是一个判定古瓷的辅助特征,这需嗅觉敏锐的人才便于感知。



7、臭干黑:是指腐败的有机物沁染了古瓷,多数表现在素胎﹑破泡处。经长期水泡,会发软,涨大,而被洗掉。作伪仿者,用河塘污泥。在放大镜下有区别:臭干黑,无定形,河塘泥,有土粒。特别是微破泡里钻进的臭干黑,是需上百年才能形成,一般是出现在明之前的古瓷上。清三代的瓷上也会有,但很少,用放大镜寻找,也较难。晚清的,只有在欠火的低温瓷上,才能找到一点点。



8、黄金斑:是指金器常年压挤古瓷,而渗透进釉泡﹑或毛粗糙处,而留下的黄金痕迹。仿不出。年代越久,渗透的越深,也不容易清洗掉。



9、蛤蜊光:“先天蛤蜊光”是指古瓷长期受污染,而产生的五彩光,发金属亮光,直视无,侧目有。“后天蛤蜊光”是指经人们摩摸而产生的五彩光,其柔和,色淡,无金属光。针对蛤蜊光,再综合其它一些特征,可大致推判其出土时的基本环境。



10、朦胧光,现在可用热释光原理解之。古时视觉敏锐之人,在暗处,用开水烫古瓷,可见白色的﹑模糊的﹑略大于古瓷的光。新瓷无。



11、软伤痕:古瓷中的细货,一般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护,或不便实用,被放在冷僻处。故硬伤很少。仿者不知就里,故作硬伤痕。出土不久的,大多釉面无伤痕。



12、冬瓜霜:这是古瓷千百年自然风化的现象。试将古瓷洗净,放在封闭的玻璃罩里,时两个月,便可感到瓷面上生有一层白粉。依旧仿品也会有冬瓜霜,那是偏黄色,出窑年代不多,火性特重,与古瓷的白色冬瓜霜有差异。这也是判定古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13、豆腐花:是前人用以此比喻釉﹑胎,因老化而分裂的形态,相似盐卤点豆腐,而产生的花形,无法仿。缺点是需借助八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才能观察清楚。



14、白云纹:是与豆腐花同指一种现象。没法仿。再经风吹日晒,便会转化为龟裂纹。白云纹的边缘,没有直线条,都是自然的弯曲的交界不清的。



15、浮蜡:又指百年蜡,是指有机物长期污染瓷器,而留下的蜡状物。干燥时滑溜,湿热时涩手.仿者不滑手。出土年久的,需清水泡半个小时才能感知到涩手。天气干燥时,摸之,则如同摸小孩屁股一般,很细腻的感觉。浮蜡,是判定古瓷的一个重要依据。



16、铁锈斑:分:青花铁锈斑;胎釉铁锈斑。古瓷,因年久风化,都有水溶现象.故铁锈斑越洗越深沉。新仿伪,难水溶,铁锈斑浮浅。凡是天然青花料,都会有铁锈斑持征,只是浓淡轻重有区别。



17、水汽斑:不同于黄水斑,是水汽微量久聚,静止若干年形成的,直视可见。



18、无色水斑,因无色,不易被感觉到,须侧目寻视,与周边有细微色差,洗不掉。



19、亚光:因釉面年久老化,而生成的一种温和的暗淡的光。又称一片光。年越久,越温和。尚没听说能仿出者。因出窑十多年后,釉面结晶体分化瓦解,晶格组织之间,开始陆续产生无数肉眼观察不到的间隔,并随着年代的增长而加大,从而光线不能直射,产生散漫光,故见到的是亚光。亚光,是判定古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20、酥油光:类同于亚光,但有油润,常见于官﹑哥窑。没见有仿得三分像的。因为人们还没能弄清古人的生产工艺。

喜欢过眼堂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