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跟着李现,又想去泉州了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4-05-11 18:32 已读 2532 次 4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当“归乡”成为话题顶流,人们对小地方的向往,也达到一个巅峰。


来源:那一座城( thecity2015)


作者:那一座城


福建泉州


×


情人的风


暴躁的妈、和煦的后爸、不靠谱的弟、古灵精怪的妹,


还有一个在老家干殡葬的,未来”现男友“。


如果不是因为身体亚健康,


在上海打拼多年的闽南妹庄洁,是不会回到海边这个小镇的。

一个叫南坪镇的地方。



赶在五一假期前,


央视播出的这部《春色寄情人》刷爆了,首播就拿下收视第一。


相应的,取景地泉州又一次火爆五一。


接待游客558多万人次,旅游消费50亿。


游客总数增速全省第一,携程数据显示全国第五。


福建打卡最多的城市。



继去年在云南追风后的李现,


这一次,在闽南小镇,组起了甜甜的CP。


被甜甜爱情牵入人们视野的南坪镇,


是那么的安逸、美好、治愈、温暖、热闹。



褪去城市铠甲,放弃了踩着高跟鞋拼命追客户的步调,


直面生活里的所有情,亲情、友情、爱情,亦直面亲人突然死亡的错愕。


对于女孩庄洁而言,在小镇,才算找回人生。


当“归乡”成为话题顶流,人们对小地方的向往,也达到一个巅峰。



现实里,并没有南坪镇。


但闽南的朋友一眼能看出,这不就是泉州所有或小众或美好的地方集锦吗。


庄洁小巷里的家,是独特的闽南胭脂红。



母亲的廖根鸡小铺,在古朴又市井的水门巷,是泉州人都知道的“水门两边好生活”。


邻居家喜丧请来的戏班子,在海边戏台唱起百年高甲戏。


还有几十年都几乎没有变的南安国光中学,风光迤逦的九都,男主相亲的东湖公园,以及男女主一起回忆校园往事的长廊,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爱情的现实与缱绻,扎进了海滨小镇的风光旖旎。


这个五一,情人的风,终是吹遍了泉州。



去看那抹温暖的“泉州红”


开往南坪的火车上,风风火火的女孩,一眼看中了帅哥。两眼便认出了这个车窗旁的忧郁哥,是自己的高中同学。


归乡的路途,与曾经相遇,多偶像剧的一幕。但被漠视和遗忘,又将人拉回现实。



南坪镇的样子,带着浓郁的回忆色彩。柔和的暖黄,彷佛将离家时的模样冻结,一切都没有变。


看着庄洁拖着行李,给了家人一个猝不及防的惊喜,代入感实在太强。


小巷两侧的红砖瓦,映衬着阳台上盛开的花,愈发明艳。


在这满屏尽是闽南胭脂红里,炙热的温暖,一下扑面而来。


庄洁回到的家,是泉州的西街旧馆驿。



原是一家民宿,叫“古驿”,它得名缘于这里很久以前就是古代驿站。


而这栋带有南洋风的番仔楼,由华侨建于60年代。


中西风结合,既有闽南古厝特有的厝埕、塌寿,也保留着旧时番仔楼特别的天台。


母亲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个内心细腻的人儿。天台上的花,开得娇艳,天台上的晚餐,也总能在星光点点里将人心暖化。


小镇姑娘和一家人嬉笑打闹的日常,基本都发生在这。



艳阳天的清晨,阳光快要把人烤化了,可隐约又被清凉的海风包围,咸咸的,湿湿的,暖暖的。


从阳台望出去,巷子里的故事,被无限拉长。


旧馆驿,又叫牛仔驿,属于泉州鲤城区。北接西街,南达古榕巷,整个巷子大约270米。


抬头便能看见开元寺东塔。有民宿,也有古迹。



生活和历史交错在一起,浓浓的烟火气和岁月的故事感,值得来来回回走上好几趟。


随便列几个名人吧。比如,清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清嘉庆进士杨滨海的故居,尚且较为完整的保留着。


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亦香吟馆,书香气息十足。董杨大宗祠,全国仅有的董、杨联宗史迹。



△董杨大宗祠。


有人称这里“十步一名人”,说来也不夸张了。


大量的红砖古厝,连成一片,将小巷染红,再延申出去,变成一座城。


红砖,是这城里重要的材料,是重要的、极具有代表性的闽南胭脂红。



△墙用红砖和石块混搭,冬暖夏凉,还伴随不规则之美。


出了西街,750米外,位于开元寺附近的另一栋老房子,就是男主陈麦冬的家。


同样的胭脂红配色,复杂的阁楼,多了一丝沉闷。


而要想找到更多的“泉州红”,不妨去走一走中山路、城南。


还有府文庙,泉州22个世界遗产点之一。


始于北宋,不只是千年文教圣地,还是东南沿海省份最大规模的文庙建筑体。


泉州一抹红,在建筑上,在历史里,也在它温暖的当下。



在泉州待了几个月的周雨彤(女主),后来在采访中回忆起,


她说,这是一座离童年很近的城市。


“没被过度开发,温暖又治愈。那里的人也好,包括那些建筑,府文庙、关岳庙,有浓郁的烟火气……”


去南安,追忆似水年华


当剧中陈麦冬(李现饰)背着庄洁,缓缓走进高中时代的时候,背景里的校园一下勾起了小璞的记忆。


高中读了三年的母校,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古朴的模样。


虽然校牌换成了剧中的名字,但延安楼、新华门、大操场一出现,还是让毕业了多年的小璞一眼认出——南安国光中学。



南安市,雅称“武荣”,福建县级市,由泉州代管。


而国光中学是南安很有名的一所学校,曾被媒体誉为”侨乡第一校“。始建于1943年,由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捐建。


连同附近几所学校,被称为“光前学村”,“有点像厦门集美学村的乡村缩小版”。


很惊喜母校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小璞笑称“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


少年陈麦冬被罚站的地方,是小璞做了三年课间操的大操场。



△小璞在南安读书时的老照片。


高中时候塞满课本的木课桌,也成了男女主回忆的一部分。



△小璞高中的教室,同学们在课间休息。


剧中扮人偶的情节,是国光曾经元旦晚会时,真实的场景。


那是高中时代,非常快乐的一天。“这一天不用晚自习,所有同学集合操场,看不同年级的表演,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呐喊。”


手机还是诺基亚,大家在教室用多媒体K歌,不是周杰伦,就是林俊杰。一首《江南》,小璞作为手机铃声一直用到了现在。


像是时光突然重叠,很久没有再回去的小璞感慨道:


“是啊,人生中很快乐的三年”。



△小璞的高中时光。


在泉州乃至整个福建,南安像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弟,小璞也觉得,她的家乡小城,虽低调,却不乏美好。


以一城之力,温暖了世界的水,是南安卫浴水暖的一大骄傲。


此外,官桥的肉粽、牛肉羹、酸菜面,各个好味。


但还是以洪濑鸡爪,最叫人停不下嘴。



△小璞特别推荐的南安美食,洪濑鸡爪。


本地人眼中的南安,分上南安和下南安,一个靠山,一个靠海。


真正的山海之间,以溪美为界。


比起靠海滨的辽阔,上南安的景色,更有一种地处闽南独特的韵味。



△《春色寄情人》在九都取景的剧照。


尤其是,九都。


拥有整个泉州最高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8.1%,可谓坐拥万亩山林。


堪称泉州的山水秘境。


陈麦冬在这里晨跑,一心搞艺术的弟弟在这忘情创作。


就连李现的微博里,也特意写下了“哇嘎哩共,泉州甲水”



现实中,这儿是个滑翔伞基地。


所以,站在山坡上,俯瞰之余你还能体验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



去海边古城,听一出百年高甲戏


南坪镇不大,小到偶遇,是一件不那么刻意的事儿。


庄洁回到家第一天,闲不下来,被母亲安排骑着小电动送外卖。



穿过热闹的街巷,迎风的姑娘送的最大的一单,直接送进了戏台。


那是一户人家,为办喜丧,而宴请宾客搭的戏台。


台下,男女主之间的羁绊越来越深。


台上,闽南流传了百年的高甲戏热烈开场。




在泉州,这个戏台就在有着“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古城。


走过泉州许多地方,崇武古城一定是最难忘的。


海滨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都在古城里向人们张扬着。


这里的海风,无言,但过耳便有故事。



古城历史悠久,源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抵御倭寇而建。


到今天,它仍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


或许因为崇武海岸的缘故,区别于大多数古城。


除了是惠安女主要聚居地之一。


古老的城墙由白色花岗岩垒成,四面设有城门,整体呈一套很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古城内,有许多惠安石雕,作为南派石雕的代表,曾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果要看石雕,就去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岩雕艺术作品——鱼龙窟岩雕。


艺术家们取材于海礁岩崖,以奇石怪礁为底演绎千变万化。


它们像活了一般在岩礁起舞。


让这片海滩与古城,生出了别样的唯美与韵味。



如果能再在这里,像剧中一样,听上一出高甲戏,就更妙了。


高甲戏,以“丑”闻名的闽南地方戏。


“丑”到登峰造极、独树一帜,成就”美“。


别忘了“水门两边好生活”


在水门巷路口开小吃店的庄母,每天都忙个不停。


人来人往,南坪小镇的人们,似乎都好这一口鸡。


这也让母亲盘算着,扩张铺面,把生意做大。


”这地儿选的好啊“,真情实感追剧的泉州人,怎能不一眼识出水门巷。



热闹的街角,生活气十足的市井生活,在这儿展示得淋漓尽致。


东至中山南路,西至竹街。


水门巷可以说是泉州城内保存比较好的古城区之一


三条古巷,两水一竹。


这里,因泉州城的水门水关而得名,原泉州市舶司所在地。


简单来说,就是古代掌管海外贸易的官方机构,


如今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处,古海关遗址。


八卦沟的潺潺溪水旁,静立着一座水仙宫。


离水门巷不远的竹街6号,有座供奉刘备、关羽、张飞的三义庙。


庙的对面是“南薰门遗址”碑。


古朴建筑挨着民居,人们传统的生活气息,热气腾腾。



对于吃货们而言,水门巷,是个”炸物天堂“。


什么春卷、炸棗、醋肉、炸虾等,根本吃不过来。


一份茶点,加上一碗炸物,就是泉州人念念不忘的古早味。


还有那面线糊、酥脆猪油粕、水煎包、牛羊鹅肉火锅等等,


生活在水门,情有,爱也有。



——


这几年,泉州一直都很热门。


就拿刚刚结束的五一来说。


超40万人次逛西街,超29万人次游蟳埔。


蟳埔女簪花的浪漫不减,


到西街排队,去寻找“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年轻人孜孜不倦。



我们之前也多次到过泉州。


去街巷深处感知过历史的厚重,


去港口触碰那片曾经令泉州站上世界之巅的湛蓝,


也在一个又一个庙宇间,


仰望神的光照在这座城市里的,


自由、热烈、洒脱,与随和。



回想起来,大多数旅行者的路线,实在高调。


在泉州看尽历史的宏伟,终归是不够尽兴的。


索性,再走一次泉州吧。


去看看那些,还未到过的地方。


»»»


去看看那些


还未到过的地方


-再走一次泉州吧-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