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政经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别用中国用语比较好!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05-09 22:32 已读 1706 次 1赞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台湾一位小学老师在批阅学生日记时特别批注不要使用“中国的用语”“估计”一词(如图),引发热议。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林保淳今日发文直批“估计”里的“猫腻”就是盲目的“反中”,台湾的“政治正确”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真是让人忧心。

林保淳教授指出,由于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汉字”(中文)系统,在如今网络普遍发达的扩散效用下,其用语、词汇会相互影响,是绝对无法避免的。这种交互的影响,不仅仅见于大陆的用词影响及于台湾,台湾的用词也同样影响到了大陆,更有意思的是,连日本的“汉词”,也一样不少人喜欢使用。

林教授认为,两岸由于整个发展历史、社会情态、政治制度及地方特色的不同,用语有异,是非常自然的现象,语言的能否长期为人所使用,但看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是个人好恶所能左右的,喜欢的人就用,不喜欢的人打死不用,各从其所好,其实又何必勉强?

林保淳表示,以“估计”一词来说,估与计都有估量、计量的意思,尽管大陆普遍使用,却不代表这就是大陆专属的,台湾作家使用估计一词的,也是不胜枚举,为何就不适用?难道台湾不是用汉字,而非得将某些词组拱手让给大陆不可?当然其中就是有许多“猫腻”存在了。

林教授讽刺道,台湾的流行语,喜欢援用“和制汉语”,明明是故事,却非得说成是“物语”不可;分明是“新娘”,也要用“花嫁”代替,不嫌其套用日本的词组,就是严格不允许别人用源于大陆的用语“视频”、“软件”,连泡面也不能说成“方便面”。

林保淳指出,台湾社会上不乏有人对大陆用语持无厘头的反对态度,其间的“猫腻”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盲目的“反中”,只要是与中国大陆相关的,一切都在反对之列,这无疑是整个政治意识形态侵蚀了文化、渗透入文字用语当中,也莫怪前此的“土豆”也非讲成是“花生”,而不能是“马铃薯”不可了,台湾的“政治正确”,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才是真正让人忧心的事。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