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古玩交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古钱币基础图解

送交者: 过眼堂[♂★★诗酒趁年华★★♂] 于 2024-05-06 15:17 已读 2877 次  

过眼堂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五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古钱币发展衍变史。中国古代钱币萌发于夏代的天然海贝,演变出先秦刀币、布币、蚁鼻钱、金版、圜钱等多个品种。从秦半两开始,古钱币外圆内方的形状长期稳定了两千年,最终被西洋舶来的机器铸造的铜元、银币取代,退出历史舞台。笔者刚开始学习研究古钱币时,没有互联网,就靠一本厚厚的《简明古钱辞典》。书上的专业术语,完全是自己一边看书,一边研究实物摸索清楚的。现在网络发达,资讯传播可谓迅雷之速。笔者将自己收藏的钱币和其他钱币机构、藏家的藏品图文化,旨在为想涉足古钱币和刚开始研究古钱币的朋友提供一份简明的学习材料,希望有所帮助,请见多识广的老玩家也不要见笑。


一、 古钱币形状



二、 古钱币结构图(以主流的方孔圆钱为例)




面: 指钱币的正面。


背: 指钱币的背面。


背文:指钱币背面的文字、图案、符号的总称,又称幕文。钱肉,又称钱身地张。指钱体除去边廓和文字所剩下的空余部分。此部分厚实的叫“厚肉”,轻薄者谓“薄肉”。穿:指钱币的孔,也称好。方的叫方穿(方孔),圆的叫圆穿(圆孔)。


广穿:指钱孔较大者。


狭穿:指钱孔较小者。外郭:指钱身外周突出的部分,又称外缘、外轮、肉郭、边郭。


内郭:指钱孔四周突出的部分,又称好郭。


广郭:指内郭较宽者。


狭郭:指内郭较狭者。


重郭(重好):指二重内郭。


宽缘:外郭较宽,又称宽轮、宽边。


狭缘:外郭较狭,又称狭轮、狭边、细缘。



两种特殊的钱币解释(经常被泉友弄反,值得一提):


合背钱:钱的两面都是面文,仿佛两枚钱的背面贴合在一起,故称“合背钱”



合面钱:钱的两面都是背文,仿佛两枚钱的正面贴合在一起,故称“合面钱”



三、 古钱币文字


历代古钱文字种类繁多,笔者列举几种书法精湛,有代表意义的介绍。


1、玉筯篆小篆的一种。


凡笔画纤柔匀称、结构工整、字形特别优美典雅者,即可称“玉 篆”。如六朝北周三泉以及金代泰和重宝之文体,即为玉筯篆。




2、九叠篆篆书之一种。


多见于印章刻写。笔画折叠堆砌,均匀对称;折叠多少依笔画繁简而定,称“九叠”乃指其多。九叠篆盛行于宋、元,故北宋“皇宋通宝”可见九叠篆钱文,宋元宝钞上亦常见之。



3、瘦金体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一种书体,自称“瘦金书”。


以楷书为本,笔画俊逸挺拨,挥洒自如,不拘一格,刚健有力,故有“铁划银钩”之称。徽宗亲书之“大观通宝”、“崇宁通宝”均为瘦金体钱文之杰出代表。金“大定通宝”等亦仿瘦金体风格。




四、古钱币的几种性质


1、雕母手工雕刻的母钱,亦称“祖钱”。


六朝后造钱不再使用大型整体铜、石钱范浇铸,而改用母钱翻砂造型浇制。最初用铜、锡、牙、木等材料精心雕刻的母本,即为“雕母”。传世可见历代铜质雕母多种。形体稍大,铜质精良,雕工细腻,边廓峻深,文字纤劲,有刀刻斧劈之感。是为古钱中至珍之品。



2、铸母一般通称“母钱”。


系由雕母直接翻砂浇铸以供成批造钱用的母钱。铸母虽稍逊于雕母,然其质地、品相依旧异常精美。





3、样钱可分两类:由造钱主管机关呈送帝王以供审阅、抉择的样钱叫“进呈样钱”,多由铜、蜡、牙、木等雕制而成。


由中央颁发至各地造铸炉场当作样品或母钱的样钱叫“部颁样钱”。样钱亦具母钱精良优美的特性。



4、子钱以母钱翻砂大批浇铸出来的铜钱或铁钱。


一般正用品及传世品均系“子钱”。



五、古钱币的锈色和包浆古钱币的锈色和包浆


基本分为生坑、传世熟坑和水坑三种。


1、生坑生坑古钱币长时间埋于地下,由于所处环境温湿度和地理化学性质不同,以及金属本身材质配比不一,形成各种丰富多彩的锈色,笔者选择其中典型举隅。


(1)绿锈



(2)红绿锈



(3)蓝锈



(4)水银古



(5)朱砂结晶锈



2、传世包浆



3、水坑









喜欢过眼堂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