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小孩打碎文艺馆近12万瓷瓶”被免赔 网友吵翻了

送交者: 青年游民[♂★★★声望勋衔14★★★♂] 于 2024-05-04 9:39 已读 1681 次  

青年游民的个人频道

+关注

5月2日,山东淄博国艺馆文化艺术馆内,一小孩打碎了一个标价116000元的华光陶瓷花瓶。庆幸的是,相关负责人表示:瓶子碎了确实可惜,但孩子确实不是故意的,没碰着孩子就是万幸了,全额免赔。


在山东淄博的一艺术馆内,九位观众正在参观,其中六位成人陪同着三名儿童。意外发生在最小的妹妹身上,她无意中用手触摸了价值116000元的陶瓷品,或许是施加了过大的力量,导致陶瓷从她手中滑落,最终撞击到地面,损坏不堪。



一个男孩在视频中大声呼喊:“看来,我的妹妹又惹上麻烦了。”


艺术馆回应称,尽管我们起初表示会按照正常的赔偿规定处理此事,但我们也意识到自身管理可能存在问题,因此我们最终决定免除赔偿责任。


网友对此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艺术馆应承担大部分责任,有人认为监护人应负责。此事提醒人们外出时要照看好孩子,教育孩子明白现实道理。


相关话题也冲上了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说易碎展品没有用玻璃罩子,出事了免赔也合理。






还有网友认为,监护人有责任,小孩子并非故意的。



有网友说,通常此类展览都会采用玻璃罩进行保护,双方都要保护好展品。





有网友认为,孩子做错事就应该要有教训。小孩及其家人这一次幸运地免受赔偿之苦,然而并非每次都能如此幸运。






澎湃评论


小孩打碎近12万瓷瓶,


不只是“虚惊一场”


小孩打碎博物馆近12万元的瓷瓶竟然可以免赔,这样的“反转”其实不完全是意外。首先,这个花瓶是华光陶瓷展馆展出的艺术品,不是博物馆的文物,据工作人员表示是某卖场的。既然如此,其116000元的标价和实际售价之间就存在较大的争议空间。


其次,孩子固然是“罪魁祸首”,但展览方同样难辞其咎。瓷瓶本是易碎物品,展出时理应做好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到,这个花瓶就摆放在人来人往的过道中,周围还陈列着多件同样精致的花瓶,看不到有任何保护措施。基于此,孩子究竟要承担多少责任,也有待商榷。


综合上述原因,相关企业大度地放弃索赔值得称道。但是不管怎样,损坏财物要赔偿是一个基本原则,此事留下的经验教训也不该被忽视。


事实上,类似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两年前,湖北武汉一网友爆料称他的孩子参加校外培训冬令营活动时,打碎私人博物馆130万元文物。随后,博物馆方回应表示,这件镇墓俑并非130万元,是9年前从日本买回的,当时花了20多万元,馆方只要求赔偿修复费用并对展品损坏适当补偿。事后经调解,培训机构方应承担60%责任,家长承担40%责任。


屡次发生的孩子不慎打碎展览品事件,提醒我们不能将其视作一场“意外”,更要防患未然。


一是博物馆要做好展览物品的保护措施。谨以此次摔坏的瓷瓶为例,放在展台上既没有玻璃保护罩,周边也未设置护栏,保护意识的薄弱和措施的欠缺,可见一斑。相关布展企业或许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博物馆也应该给予专业指导。


二则是家长要在教育孩子养成文明参观方面做足准备。这次免赔,不代表孩子就可以放任自己,进入相关场馆理应严格遵守参观规则。家长平时就要教育孩子不要擅动他人物品,和易碎品保持距离,告诫孩子不要因为乱跑、乱跳、追逐等行为破坏展品。


小朋友参观博物馆是好事,一不小心参观博物馆打碎瓷瓶只是偶发事件,切不可因噎废食。但是,也不能因为免赔就把这类事件当成“虚惊一场”。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如何在平时的教育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参观习惯。


当然,不只是个别孩子,近年来一些游客在参观时忙着拍照、直播、大声喧哗的行为也对他人造成了干扰。因此,如何让参观博物馆的基本礼仪规范和文明游览理念深入人心,才是此事带来的更大启发。

喜欢青年游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