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从东方到西方、尝遍人生百味,阅尽世间百态,
回答: (八) 【退休生活】… 由 花名雞仔 于 2024-04-28 5:38
我今年79岁见证了一些史实,我45年出生于中国,目前居住在英国,我经历了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是我出生地“广东惠阳大亚湾”,在老家居住了20年,直到1964年才离开,第二个居住地是“香港”,1964—1975年一共居住了十一年,第三个地方“英国”,1975年至今一共居住了四十多年。我从东方到西方、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酸甜苦辣日子我都经历过。尝遍人生百味,阅尽世间百态,看淡世事冷暖。我45年出生,这一年正好是日本投降,小时候喜欢听父亲讲故事,小学时也特别喜欢听老师讲故事。记得小学时每周都有一节课外活动,老师经常带我们到河边柳树底下讲故事,讲一些有关战争故事,讲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还有朝鲜战争那些英雄事迹。特别喜欢听刘胡兰、黄继光、 邱少云 、董存瑞等等的英雄故事。从我父亲所讲故事里,知道解放前老家人生活的一些情况,我从小就受到共产党教育,所以我思想偏向祖国。在老家童年时有食有玩最高兴,记得小时候我家很穷,年年我母亲都会有几次跑到外村买蕃薯(红薯)或其它杂粮,每次一去就是一整天,从天还没亮就出门,通常都是三、四个村里人一起去,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到家。每次母亲去买蕃薯,天还没黑就跑到村头张望,心里老是心慌慌的,母亲怎还没回来,(我们客家人讲的心憔憔),如果等得时间太长就会流眼泪哭。我们农村人,七、八岁才上小学,我上小学时己解放多年了,我记得在小学一年级己经开始教(拔泼摸佛)汉语拼音了,没多久又开始教简体字,初时那些简体字和现在的不一样,乱七八糟,有些还是自创的,例如,餐(歺)、澳(沃)、等等。在农村,解放后文化方面确实改变很大,过去别说女人了,男人也没有几个识字的。解放头几年,在我农村老家政府办有识字班、收工吃完晚饭去学识字,连我母亲一字不识这一辈人也开始学识字。男女小孩都有书读,在解放前穷家孩子那有钱读书,实话实说,我老家人文化教育方面,确实得益于共产党。我在老家时经历过由单干户时期的“互助组”转向“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经历过和见证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那段艰苦奋斗日子。我还亲自体验过“小球藻”、“深翻改土”、“摘绿肥”、和“小高炉的大炼钢铁”。那个时期人民生活虽穷但干勁十足,人人争先恐后想做模范、希望能选上五好社员,如果能得到一纸奖状,全家高兴不得了,当年我妈还是五好社员兼副队长呢,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我在第二居住地香港工作了十一年,见尽了当年香港的生活,资本主义的地方贫富不均,有钱人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不在话下,穷人只有住笼屋,生活好一点的才有可能住上木屋。那年代,山头、山尾、山坑、到处都有简陋木屋。我笼屋沒住过但木屋就住了好几年,住木屋时因“钉子户”关系和港英政府斗了好几年,最后在67暴动期间才住上了穷人期望已久的“高尚”徙置区的单人间,单人间地方很小,一个长方型只够摆张床和一张吃饭桌。吃完饭饭桌必须收起才有空间活动,厨房和厕所设在尽头一米宽的阳台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香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天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一切向钱看,香港人最现实无钱同鬼讲,在香港生活,餐來餐清今日不知明日过大有人在,我在香港十一年间,换了八,九份工作,居住的地方也换了八,九处。如果生活隐定谁愿意东奔西跑居无定所。结婚有孩子后生活更觉困难,我在香港干了十一年分文无存,结婚时还是和别人借钱摆酒,75年远走英国机票300镑还是向亲戚借来的。75年到英国一共在多间餐馆工作,从厨房做打杂开始、油煲、帮锅、炒锅,八年后有了自己第一间外卖店、再到餐馆。在英国滚打了四十多年,受尽欺负和歧视、尝遍人生百味,阅尽世间百态,看淡世事冷暖,资本主义社会好吗?见人见智吧!退休后回国所见,可以用一日万里来形容,祖国建设的繁荣有目共睹,中国的力量,特别是在这次疫情表现无遗,也显示出大国的担当。坛主:花名雞仔于2024_05_01 3:39:14编辑
已标注为花名雞仔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