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唐诗里的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4-04-27 22:22 已读 1356 次 3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如果把唐诗描写的内容按季节做一下统计,估计排行榜上靠前的非春天莫属。据说,有人专门研究过唐朝的气候,得出的结论是唐朝的气温比现在要高一些。那时候,陕西关中尚能出产柑橘,生长着大片竹林,都城长安很少下雪,渭河、洛河很少结冰。这一情况直到唐末五代初期才随着气温逐渐变冷,得以终结。云集在繁华长安城的诗人们虽然难以见到下雪,却能更早地接收到春讯。可以想象,和煦温暖的春日里,大唐的春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早一些,来得盛大一些,诗人们的笔下不免也就多了关于春天的描绘。


王维那首《送元二使安西》,是描写春天和友情的名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仲春的渭城(今咸阳),春雨淅淅沥沥,柳色绿意盎然,春天已无半点春寒料峭之感,不是早春京城那羞羞答答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而是货真价实的一片满目青翠。


再看孟浩然写于湖北襄阳鹿门山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地理位置稍稍偏南了一些,春天已经盛大到了鸟语花香、春色烂漫的程度了。夜里一阵风雨过后,不知道会吹落多少芳香的春花。


你若觉得这样的春天没有什么,不妨看看号称“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写了瓜洲的春天,此时的扬州竟然已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一片春天浩荡之势了。我有时候也在想,是唐朝的春天来势凶猛,还是唐朝诗人笔下气势非凡呢?而我们现在就算穿越不回唐朝,只在这唐人的诗句里,也已经醉倒在唐朝的春天里了。


唐朝的春天是大唐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诗人诗心勃发、才如泉涌的季节。在一派大好春光里,诗人们倾其笔墨记录了当时的一幅幅春日小景。诗圣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中所言仿佛是摄影师镜头慢慢拉近捕捉的画面,“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此时诗人眼里不再有流离奔波的悲切,只有飞燕繁忙、鸳鸯闲适的勃勃生机和柔柔春意。诗人感受和传达着春天里的愉悦和惬意。


白居易的《忆江南》和杜牧的《江南春》,则把对春天的思念和赞美毫不吝啬地留给了江南的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绚丽多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具象写真,虽然涵盖不了所有江南春色,却也成为北方人对江南春天的大体印象。


至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场景里忙着放风筝的孩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垂柳,“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杏花,“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花草……都是大唐春天里不可或缺的一抹春色。一如王维另一首《游春曲》中描绘的那般:“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天是浪漫的季节,唐朝的春天似乎从来都不缺少浪漫。在春天的气息里,就连诗仙李白也按捺不住从一次次宿醉中醒来:“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