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故乡见闻…(“妈庙”耕地缺乏导致男人多出外谋生务农全靠女)
回答: (一) 【我的故乡】… 由 花名雞仔 于 2024-04-26 11:46
妈廟耕地有限只有一些“坑笼田”和“斜地”,由于耕地少大部分男人被生活所迫都选择出外谋生。家中留下來的都是一些妻儿老小在家种那一亩三分地,所以形成村中女多男少的现象,家乡务农几乎全靠女人。在缺少男人的情况下家乡妇女特别能干,犁田耙田重活妇女都能干,农活、家务、全归妇女一脚踢,妈廟男人外出谋生在世界各地都有,除了港澳外南洋特别多,大多数都是有去无回客死异乡,衣锦还乡的只有凤毛麟角。男人外出谋生由此产生家中一切事行全靠女人维持,过去的人都有落叶归根讲法。妈廟在外谋生的人很多,那些出外谋生的男人赚到钱就寄回家建楼买地。我的村子楼房还真不少,村内东方建筑石屋和西洋建筑古洋楼错落有致,大部分是从南洋香港回來建的,过去的人都这样,赚到钱就回乡买田买地建大屋,准备将来衣锦还乡好有体面,这就是过去的人落叶归根想法吧。妈庙村有许多古老的石屋分布在村道旁。最古老的是“四和堂”石屋,至今有300多年历史。相传,300多年前,福建李氏家族南迁于此,捕鱼为生,兴建石屋,以御海风。最让人寻味的还是村中的古洋楼。上世纪初,妈庙村中的大多数年轻人到香港“闯世界”。海外创业的村民衣锦还乡在村里盖洋楼。气派典雅的“蝴蝶楼”青砖黛瓦,为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屋梁和窗户有雕花等装饰,从洋楼的木梯拾级而上,木梯会发出悦耳吱吱声,洋楼楼顶的大天台可眺望村中的美景。村中最气派的要数“李竹林堂”和“存卢楼”。“李竹林堂”是当时妈庙村同乡会会所,从香港等地回乡的乡亲召集商议村中大事的地方。该楼正面有四根圆柱支撑着,共2层,楼上过道设有7个孔门,有浮雕,显得十分豪华而庄重。“存卢楼至今约有60多年的历史,采用进口的钢筋和罗马式圆柱修建,正面楼上有走廊,楼内外设有灯座,每层楼设有浴室。该洋楼外10米远的地方有一口井。据说,屋主雇请水夫取水至楼顶的水池中,再流经各浴室。洋楼顶层还修建了一个休闲亭子,这是一幢当时非常时尚的洋楼。 妈廟村的楼房比其它地方都多都好,难怪过去被外村人称为小金山。还传说外村妇女有情有独钟妈廟这一说,“要嫁就嫁妈廟人,食饭日日粘仔米、食菜餐餐咸虾公”,意思是说妈廟人富有,老家食米有两种“齐眉”和“粘仔”,人们常说“粘仔米”比“齐眉米”好食,“粘仔米”煮出饭来香。餐餐咸虾公是说新鲜大虾吃不完要腌咸食。过去妈廟人是否有如此好生活只有天晓,我就没见过了。枪打出头鸟有好必有坏,村子有钱自然引起土匪惦记,经常遭到成群结队土匪进村抢劫。这些土匪也是惠阳人外村來的。妈廟还经受过广西“红头贼”进村抢夺(我伯娘告诉我的)。坛主:花名雞仔于2024_04_30 7:22:31编辑
已标注为花名雞仔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