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文官势力一大国家就要出事?不是都说限制皇权才有利于国家进步吗?
2024-04-26 22:39 发布于:天津市并不是所有的限制皇权就是好事,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比如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的明君,有话语权才能做更多有益的大事情。
权力的集中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权力的分散制衡则容易造成扯皮推诿现象,宋朝的重文轻武、明朝相权的废除,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效率的低下。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由于皇帝能力强,可以有效调动朝臣,并使大臣们各司其职,没有了相权的制约,朝廷可以更好的施行皇帝的意志,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大事,才能顺利进行。
可是朱元璋和朱棣之后,由于皇帝能力有限,威慑力有限,文官势力壮大,朝廷逐渐进入扯皮时期。
明英宗复位成功后,曾想恢复郑和下西洋活动,并派遣当年随郑和下西洋的人进行准备,除此之外还想恢复在东北地区的奴儿干都司,无奈群臣反对,再加上明英宗有被俘的前科,最后都被迫终止,明朝开始由开放开拓转向封闭自守,这直接影响了明朝国运。
明朝嘉靖帝和万历帝都是有名的“罢工皇帝”,动不动就数年甚至数十年不上朝,国家政事荒废,很多部门人员缺编严重,官员长期无法正常升迁,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
嘉靖帝和万历帝长期不上朝的一个原因,就是摆不平朝臣,这一方面是文臣势力的强盛,另一方面是皇帝的能力欠缺和威严不够,而文臣势力又无法控制皇帝,双方相持不下,皇帝采取了消极罢工的方式来处理。
崇祯皇帝上台后,想着励精图治,实现明朝中兴,可惜能力不足。文官集团的强大,的确对皇权增加了督导,但如果大臣们为了一己私利来限制皇权、干扰国家管理,则不如没有这种限制。
比如,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不断,急需开源,代表大地主的官员们想方设法阻止对大地主的征税措施,把压力全都压到了底层老百姓,老百姓生存不下去又被迫参加起义军,形成恶性循环。
皇权至上的古代社会,任何对皇权的限制都是有限的,对于强势的皇帝限制不住,也没多少人愿意冒死直谏,对于强势的皇帝,如果被佞臣左右,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如果监督皇权的文臣不是好的文臣,那这种监督和限制则是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