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国关系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秦始皇的一个决策,让中国领先世界上千年

送交者: 尘与土[♂★★云和月★★♂] 于 2024-04-21 8:27 已读 3220 次 1赞  

尘与土的个人频道

+关注

很多人提起秦始皇,第一印象就是暴君。在历史上,秦始皇留下的名声确实不好。焚书坑儒、拉壮丁修长城、苛重的赋税,这都是秦始皇被攻击的理由。


提起秦始皇的功绩,大部分人只会说: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献出土,秦始皇似乎和人们认知中不太一样。随着污名被洗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秦始皇的功绩。


他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百年纷乱;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为后来的民族大一统打下基础。

秦始皇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开创了郡县制。这个从秦朝绵延下来的制度,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起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卓越的政治眼光,确实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

在秦一统六国之前,中国的制度是分封制。西周灭商之后,为了更好地巩固统治,大肆分封诸侯国。


在最开始的时候,周王朝分封了数百诸侯。除了一些功臣,还有周王的兄弟和儿子。

分封制的本意,是让诸侯镇守一方,共同维护周朝安稳。随着诸侯国代代相传,彼此之间血脉联系变弱,诸侯国开始互相吞并。


由于长期不接触地方,导致周王朝对国家的掌控力变弱。西周灭亡之后,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作为分封制的受益者,秦始皇知道分封制的利害。正因如此,他在确定秦朝制度上第一次犯了难。


从嬴政给自己取名“始皇”就能看出来,他希望秦朝能够千百世流传下去。可分封制下的周朝历经八百年,最后还是亡国了。

因此从一开始,秦始皇就不想继续用分封制。但中国疆域辽阔,如果不用分封制,皇帝又怎么能及时管理这么大的帝国呢?


这个时候,朝堂也分成了两派,在制度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

一派以丞相王绾为首,坚持推行分封制。王绾的理由也很充分,秦国虽然一统天下,但由于诸侯国生活习惯不同,没人管理迟早出事。


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皇子们重新分封成诸侯王。这样既有利于国家稳定,也更能拥护皇权。

王绾的提议很正常,毕竟周朝就是这么做的,但秦始皇却不认同。正是因为有周朝的前车之鉴在,秦始皇才想废除分封制。


但王绾所说的也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这给秦始皇带来了巨大的烦恼。

李斯见皇帝为国家制度着急,经过深思熟虑后,向秦始皇提出了郡县制的想法。


“各地不派皇子,不分诸侯,由朝廷设官署,派官员管理地方。官员的任免掌握在陛下手中,派去的人选也需要陛下首肯。”

为防止官员在地方势力过大,应设立固定的任期。县、府官员几年一任,做得好了可以升迁,做的不好会被贬官。”


“如果无功无过,也应该向其他郡县平调,不能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任期一到,官员必须离开,由朝廷派遣新官员到任。”

“这样就杜绝了官员故意死守一地,将自己的势力做大这种现象。在郡县制度下,权力会被完全集中在陛下手中,也就能防止诸侯国自立的情况发生了。”


李斯在朝堂上朗朗而谈,一字一句说到了秦始皇心口。

但李斯的建议遭到了王绾的反对,“如果频繁更换官员,当地百姓又怎能快速熟悉办事流程。每个官员习惯不同,百姓挨个适应他们太麻烦了。”


“不用百姓适应官员,可以在此制度上设置专门的法律。”李斯反驳。

大秦每个官员,只需要遵守大秦制定的律例就行。每个官署一视同仁,同级之间权力相等,办事流程也都是一样的。”


“一旦确立郡县制,势必会有与它匹配的律法出现,而分封制才会出现不同律法的现象。”

秦始皇听着李斯的话,内心感到十分惊喜。他早知这个幕僚有才华,却没想到还是小看他了。


“爱卿说的对,朕的大秦只有一套秦律,不需要其他律法的存在。”秦始皇一锤定音,接受了李斯提出的郡县制。

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将全国划分成36个郡,郡的长官是郡守。郡的下级是县,设县令和县长。再往下还有乡、里、亭。


乡和里都是县以下的行政机构,里比乡要低一级。按照现在来算,里就相当于村,里正就是现在的村长。

乡就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亭主管治安,和现在的派出所相似。秦律规定,两亭之间相隔10里,主要是管理治安,抓盗贼一类的事情。


后来乡、里的作用被强化,平民更依赖里正和乡长的管理。

郡县制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实行郡县制的中国相比,同时期的欧洲简直混乱不堪。


中世纪的欧洲,有大贵族盘据一方,丝毫不惧怕皇室势力。更甚者,由于欧洲过度崇拜宗教,导致皇权旁落,神权至上。

在皇室式微的情况下,教廷和大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异常激烈。百姓不仅要给国家交税,还要向贵族交税。


在重税之下,无数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就是皇权不集中带来的危害。

虽然我国古代皇帝也自称真龙天子,但除了王朝末期,很少有皇权旁落的现象。


秦始皇确立的郡县制,为我国的政治制度打下基础。虽然中间有过修改,但我国的政治体制基本是按照郡县制发展的。

喜欢尘与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