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龙母文化
我的故乡在南海县,现时是佛山治下的南海区,故乡有一个地理上的特征,南海县版图像一个马蹄铁,把佛山巿镶在其中,最东边的乡镇与广州巿接壤,而我的祖居在佛山以西,与三水区(以前的三水县)相距十余公里。西江就距我家门不远,乡亲大都深受西江文化影响,所为西江文化亦称为「龙母文化」。相传龙母姓温,诞于先秦时期,人美心善,温女在西江支流的程溪得到巨旦,及后孵化了五条小龙,温女像母亲般饲养牠们,故她被称为龙母。
小龙长大后,龙母指导牠们施雨解旱,修堤防洪,为乡民创造农耕的好环境,龙母的善行得到乡民爱戴。
秦始皇平百越后,得知其善行,传旨将龙母接到咸阳,龙母难抗皇命,只好含泪别五龙和乡亲,官船逆流而上,欲经灵渠北上,但五龙施法,在夜间把官船将带回程溪,官船再次扬帆,但翌日清晨官船又再被带回出发的地方,数夜亦如此,官员只得放弃,最终龙母在岭南地区得道成仙。龙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打入西江流域以至广东各地,是岭南地区的重要民间信仰。
龙母的故里程溪建有龙母祖庙,每年的龙母的两个诞日,即出生日的农历五月初八和成仙日的八月十五日,祖庙的贺诞最为隆重,方式很多: 舞狮舞龙、圣驾巡游、戴「龙母符」、放花炮、鲤鱼放生和各种有关龙母的文艺表演。
龙母亦代表西江的水神,母亲是三水县的水上人家,她还上契龙母,是龙母的契女儿,她曾向我说,未出嫁时,家人每次驾船到江中捕鱼,启程前和返家后,她都向龙母上香的。
在十年动乱期间及以后,母亲和乡民不敢公然拜祭龙母,以防惹祸上身,我家门前有一被青砖围着的小院,每年两个龙母诞,母亲都准备大量祭品,在院内拜祭龙母,为免我们小孩子四处张扬,她对兄长和我说,仪式只是祭祀先人。
及至八十年代中期,「龙母文化」在西江沿岸重现,我住的小乡村没有龙母庙,龙母诞那天,母亲会和相熟的村民,就在村的空地上,举行一些拜祭活动。当父亲退休后,龙母诞的当日,父亲会带同母亲去十多公里外的龙母庙参拜,并且母亲每次都会放生一条鲤鱼。
在我年幼的时候,原来从未吃过鲤鱼,年幼时跟母亲去巿场买菜,看到鲤鱼嚷着要买来吃,但母亲说鲤鱼的肉很差,不好吃的。我长大后到广州谋生,一次跟朋友晚饭,首次品尝到鲤鱼的鲜味,放假回家对母亲说起此事,她实时表现出不高兴,整晚都没有理睬我,我就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小孩般忐忑。次日,母亲温柔的对我说,鲤鱼曾救了龙母,所以她终身都不吃鲤鱼,亦不希望我再吃,从此,我再没有吃过鲤鱼了。
踏入九十年代,母亲患病,身体状况变差,但她还怀着虔诚的龙母信仰,经常嚷着不能到龙母祖庙参拜,有负龙母对她的庇佑,父亲看到母亲终日闷闷不乐,找来一辆小汽车,带母亲到肇庆云浮的龙母祖庙参拜。在母亲心中,龙母祖庙就像基督徒的百利恒城或清真教徒的麦加。
说也奇怪,母亲由云浮回来之后,身体状况突然转好,恢复了精神,所患的病亦大为减轻,难道真的是龙母显灵庇佑?
千禧前,母亲快要离开我们,她叮嘱兄长和我,这一生都不要吃鲤鱼,所以鲤鱼从此与我的肠胃无缘!
贴主:金扇玉郎于2024_04_20 5:55:23编辑贴主:金扇玉郎于2024_04_20 21:06:07编辑
贴主:金扇玉郎于2024_10_12 2:52:12编辑
已标注为金扇玉郎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