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简说内分泌 | 居高不下的血糖,竟然因为一碗面?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4-04-10 22:20 已读 2009 次 2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23岁的小亮近期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每天饮水量大于2500ml,未引起重视,不久便出现呕吐症状,自行在药房购买胃药,呕吐稍缓解但仍会有干呕,口干,多尿,没有胃口,难以进食。后至急诊就诊,抽血查空腹血糖11.49 mmo/L(正常值:3.90-6.10mmo/L,酮体7.44 mmo/L(正常值:0.03-0.30mmo/L,经急诊紧急处理后转入病房系统救治。


转入内分泌科病房,给予补液消酮、静脉胰岛素降糖后,酮体转阴,遂改静脉胰岛素为皮下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可是入院3天,小亮的血糖仍然居高不下。问题出在哪里呢?药物?饮食?逐层拨开迷雾从细节一点点进行分析,饮食按糖尿病餐量制定,药物剂量没有问题,那问题出现在哪里?


正当医护在疑惑的时候,小亮的妈妈手上提着竹升面回病房。小亮妈妈说:“我儿子总是感觉饿,又钟爱竹升面,所以两餐中间就吃竹升面”。原来问题在这里!那么竹升面这一类的碳水化合物能吃吗?糖尿病两餐之间饿了加餐要怎么加?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在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中推荐,碳水化合物占比为45%~60%。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gly cemic index,GI)食物,主食多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习选择主食类食物和计量。


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GI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低GI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简单说就是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比较小,有助于血糖控制。竹升面升糖指数为50至60之间,属于中升糖食物。竹升面里面糖含量比较低,但要注意烹饪方法及配料的含糖量,故竹升面推荐正常三餐主食吃,且要注意进餐量并及时监测患者餐后血糖数值。



那么两餐中间的饥饿感该怎么办呢?《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指出,是否需要加餐、什么时间加餐、以及选择何种零食,应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来决定。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血糖监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餐,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可适当安排加餐或零食,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增加能量摄入,增加体重。


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体重指数应保持在18.5~23.9 kg/m²之间。在两餐之间出现饿了,是需要进餐的,加少了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多了可以导致血糖升高。两餐之间加餐最好是水果,但是不能过多,同时建议把水果折合成能量,计入每天的总热量。


糖尿病日常饮食尽量以蒸、煮、炖、拌、熬代替煎、炒、烹、炸;炒菜或做汤时不勾芡;烹制菜肴时,调料尽量简单化;用不粘锅炒菜,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量。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指出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中医食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本指导,以性味较为平和的食物以及食药物质,通过“扶正”与“纠偏”,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坚持辨证施膳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医认为食物具有“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 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祛寒,但易伤阴,强调寒热温凉阴阳平衡。“五味”包括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咸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在食养之时,要五味调和。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阴虚热盛证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气阴两虚证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阴阳两虚证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


糖尿病友也可门诊寻求中医辨证,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针对血糖居高不下的小亮,医生建议可以喝牛奶150毫升或者豆浆150毫升,或是吃他喜欢吃的黄瓜100克左右。经过饮食调护后,小亮血糖平稳下降至正常,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改为每日注射一次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正常平稳后出院。


简说内分泌 | 糖尿病并发神经痛,可试试中医外治法简说内分泌 | 糖友运动前了解这五个问题,如获降糖法宝简说内分泌 | 新发糖尿病手足痹痛,医生说可能是“瘦得太快啦”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采用中医药辨证和中药烫熨、熏洗、针刺、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对以下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患者四肢未梢麻痹、疼痛,灼热等感觉异常。


对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及早期糖尿病,配合中医治疗,保护胰岛功能,强化控制血糖。


糖尿病胃肠病变,中医药治疗改善患者长期便秘、腹胀。


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内服和梅花针治疗,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糖尿病足,采用中西医外治保守治疗,减少截肢风险。


糖尿病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见腰背及双下肢疼痛乏力等。


其它诊治疾病: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腺炎、甲亢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特发性水肿、高泌乳素血症等。


专家简介



刘振杰 主任医师


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痛风、多囊卵巢、甲状腺炎等内分泌病代谢疾病。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