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川菜中最是非的一道菜,回锅肉的鄙视链,不仅仅是味道问题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4-04-10 21:21 已读 2060 次 2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首先我们先肯定和自信的说一句,回锅肉是川菜,不仅仅是川菜,据说还是川菜菜谱上的第一道菜。当然加了据说江阳沽酒客也不肯定。但是有一点四川人不爱吃回锅肉的恐怕少之又少。


至少回锅肉是四川的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几乎是家家都能做,人人都会炒(这个比喻夸张中带着真诚),被称为“国民美味”。这道菜鲜香微辣,肥而不腻,入口浓香,配两碗饭都不够吃!


对于四川回锅肉的起源是众说纷纭,这个有些历史,直到今天都是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回锅肉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发明。然而,真相并非如此,很多人不会同意,也有人查证回锅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具体于何时诞生、由何人炮制、自何时流行已无法考证 。



古时称为“油爆肉”,味道偏向于咸鲜,到了明清时期,辣椒的传入,致使回锅肉基本定型。清末豆瓣的创制,大大提升了回锅肉的口感和品质,使回锅肉成为川菜中最著名的一道菜。但是既然有人推出的回锅肉不用豆瓣。


如果说还不能断定宋朝爆肉与回锅肉是否相同;那么,明代的油爆猪则清晰地呈现出回锅肉的基本特征。明人宋翊《竹屿房杂部》这样记载:“油爆猪,取熟肉细切块(切片),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是,回锅肉来自古代湖广填川外省人,用来祭祖的猪肉,变成了打牙祭。因为白水煮肉供奉后祭祖,再拿来食用,猪肉已经冷却,偏硬,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想到直接做白肉。反正有人提出来回锅爆炒加上各种佐料,这道菜就诞生了。



当然以上说法只能征服一部分人,对于较真派是各有各的看法。这个对于另外一部分只管吃鸡蛋不关心母鸡是谁的川人来说,才没有那么多讲究。


但是他们同样对回锅肉有不同的鄙视链。比如怎么才是一盘正宗的回锅肉,比回锅肉怎么来的更让大家容易产生争议。


一般来说,普遍的四川人认为回锅肉除了二刀肉,切薄片,炒出灯盏窝以外,蒜苗、郫县豆瓣、永川豆豉搭配在一起才是一盘正宗完美的回锅肉。



可是偏偏有人也用其他菜来配回锅肉,有青椒和灯笼椒、有白菜、洋葱,韭菜,锅盔、馒头片、或者泸州还有人用黄粑来搭配的。说实话有人对此很不满意,当然这是个人喜好。回锅肉也不是说不可以更改搭配。


还有人省去回锅的步骤,直接生煎,当然这个生煎除了没有煮的半熟以外,其他步骤都差不多。有人说这个叫回锅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也是哈,起码你回锅没得了,这么叫怎么得行呢?但是麻婆豆腐有麻婆吗?夫妻肺片有夫妻吗?奉劝各位不要跟四川人杠,容易把自己杠走。显然四川人在杠铃这块器械的娴熟程度,基本是世界奥运杠铃比赛无冕之王。



另外关于回锅肉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都在争论,有人说对骨头肉氽水时,喜欢冷水下锅,这样有利于去除血污。但做回锅肉则不同,一定要滚水下锅,才能封住里面的水分,成菜吃起来才更润泽一些。在煮之前,最好是在水里放入生姜片、青蒜苗、花椒粒熬出香味,再把肉放入煮制。炒的时候,若用菜籽油,能与肉片搭配出更好的效果。


但是有人说网上那种就是误人子弟,只有冷水下锅,这样肉里的残血能更好的出净,最后烧出来的红烧肉口感也会更纯。很多二杠子屁都不懂,就胡说八道,对此举有人义愤填膺。



可能大家会觉得怎么一道回锅肉,川人都这么大的争议呢?其实也是对美食的执着精神的表现,要不今天川菜有这样的成就。


对于沽酒客来说,我不反对别人怎么弄,但是我自己坚守的回锅肉就是,冷水、二刀肉或者坐臀、灯盏窝、蒜苗、豆瓣、豆豉、适当的白糖。除了白菜回锅肉我受不了,其他还行吧。当然也许你有不同意见。最后一点补充一点土猪肉其实今天好难买到,这也是回锅肉的关键。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